期刊文献+
共找到995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智晓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0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35例,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应用ROC曲线对TRI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35例,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应用ROC曲线对TRI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2年全因死亡的最佳截断值。以最佳截断值(23.05)将患者分为高TRI组86例及低TRI组149例,比较两组术后预后情况。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SYNTAX评分逐渐加大(P<0.05);相较于低TRI组,高TRI组的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率更高(P<0.05)。结论TRI可有效评估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可有效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溶栓危险指数 冠状动脉病变 介入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英伦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48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TRI不同分为高危组(TRI≥23.05分)与低危组(TRI<23.05分),各241例。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冠状...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48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TRI不同分为高危组(TRI≥23.05分)与低危组(TRI<23.05分),各241例。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低危组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情况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脑卒中、血运重建、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再发、死亡等远期预后发生率分别为0.83%、7.47%、1.24%、2.90%、1.24%,高危组分别为3.73%、13.28%、4.56%、7.88%、4.98%,低危组远期预后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可作为医生治疗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期预后 急性心肌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 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影响
3
作者 王聪颖 陈坤 +2 位作者 王立立 陈淑霞 谷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82例,...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82例,根据1年内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分为心肌梗死组83例和非心肌梗死组299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I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二者联合预测对1年内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II与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FPG、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0~1.001,P=0.001;OR=1.106,95%CI:1.016~1.203,P=0.020;OR=4.798,95%CI:2.621~8.786,P=0.000),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保护因素(OR=0.255,95%CI:0.073~0.895,P=0.033;OR=0.474,95%CI:0.270~0.834,P=0.010)。ROC曲线分析显示,SII、FPG及二者联合预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年内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0.619、0.702,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P<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水平患者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低水平患者(Plog rank<0.01)。结论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SII、FPG、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和FPG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心肌 回归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 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 预测价值
4
作者 毕梦婷 苗浩 +4 位作者 李佳正 段洋 张敏 张卓琦 陆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79例STEMI患者,这些患者在PCI术...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79例STEMI患者,这些患者在PCI术后1周内接受了心脏磁共振检查,并根据有无MVO分为阳性组(157例)和阴性组(122例)。结果与MVO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肌钙蛋白T峰值[4943(2847,7366)ng/L比1506(729.95,3526.50)ng/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80.28,300.00)ng/ml比78.82(24.93,204.45)ng/ml]、SII峰值[1787.55(1267.24,2784.53)比1213.59(775.40,1956.83)mg/L]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18.1(8.1,40.1)mg/L比8.0(3.4,26.4)mg/L]显著更高(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43.65±9.51)%比(49.16±9.28)%]显著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钙蛋白T峰值(OR=2.416,95%CI 1.692~3.450,P<0.01)和SII(OR=2.445,95%CI 1.510~3.991,P<0.01)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O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肌钙蛋白T和SII联合预测MVO的效能高于单独使用任一指标,联合指标诊断MVO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高于cTnT峰值的0.783和SII峰值的0.689。结论肌钙蛋白T和SII是STEMI患者PCI术后MVO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使用这两个指标可以更准确地预测MVO,为评估急诊PCI术后MVO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uChE、Hcy、GDF15、hs-CRP水平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云 杜乔 董京京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3期40-4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丁酰胆碱酯酶(BuChE)、同型半胱氨酸(Hcy)、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AMI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丁酰胆碱酯酶(BuChE)、同型半胱氨酸(Hcy)、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AMI患者144例,按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13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比较不同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患者术前血清BuChE、Hcy、GDF15、hs-CRP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项血清指标水平与NYHA分级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术前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术前血清BuChE水平降低,血清Hcy、GDF15、hs-CRP水平升高(P<0.01);与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Ⅲ级患者比较,NYHA分级Ⅳ级患者术前血清BuChE水平降低,血清Hcy、GDF15、hs-CRP水平升高(P<0.05);AMI患者血清BuChE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负相关,血清Hcy、GDF15、hs-CRP水平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年龄和术前BuChE、Hcy、GDF15、hs-CRP水平均为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术前血清BuChE、Hcy、GDF15、hs-CRP联合检测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敏感度为86.27%。结论AMI患者血清BuChE、Hcy、GDF15、hs-CRP水平与心功能有关,术前血清BuChE、Hcy、GDF15、hs-CRP联合检测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丁酰胆碱酯酶 半胱氨酸 生长分化因子15 超敏C反应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宁 陈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99例和对照组299例。...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99例和对照组299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分析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心源性休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源性休克组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1)。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0,95%CI:1.294~4.017,P=0.004;OR=2.326,95%CI:1.281~4.225,P=0.006;OR=3.868,95%CI:2.145~6.975,P=0.000;OR=3.587,95%CI:1.868~6.886,P=0.000;OR=4.040,95%CI:1.951~8.365,P=0.000)。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36~0.862),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34~0.840)。对验证集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117,P=0.524),说明本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与对照组比较,心源性休克组院内病死率显著升高(12.12%vs 0.67%,P=0.000)。结论心源性休克可导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年龄≥80岁、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是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休克 心源性 危险因素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30天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比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永 赵彤 +6 位作者 罗晓亮 高晓津 李佳 张峻 程慧 高方明 李国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30天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3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病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30天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3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病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n=132)的临床资料及30天预后情况,根据TyG均值分为低TyG组(TyG≤9.25,n=71)和高TyG组(TyG>9.25,n=61)。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分析来验证TyG指数的应用价值。结果与低TyG组(TyG≤9.25)相比,高TyG组患者组年龄更大[(67.6±8.4)岁比(64.0±10.2)岁,P=0.028],男性比例更高(50.8%比31.0%,P=0.020),白细胞水平上升幅度更大[(13.54±5.55)×10^(9)/L比(11.03±4.45)×10^(9)/L,P=0.005],30天全因死亡率更高(57.4%比36.6%,P=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低TyG指数(HR=0.502,95%CI 0.302~0.835,P=0.008)是30天全因死亡的保护性预测因素。结论TyG指数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30天全因死亡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心肌 室间隔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建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有鹏 潘轶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GWMI)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 目的研究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GWMI)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350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MACE组82例和非MACE组26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危险因素,并构建危险因素的回归方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风险评估模型、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远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GRACE评分、B型钠尿肽、GWMI明显高于非MACE组,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及血运重建比例明显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GWMI预测MACE的截断值为1.04,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0.678~0.8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型钠尿肽、GWMI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运重建为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P<0.0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风险评估模型、GRACE评分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95%CI:0.862~0.952)、0.757(95%CI:0.692~0.822)。结论非梗死区GWMI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MACE的影响因素,基于非梗死区GWMI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预测远期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评估与减低 室壁运动异常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抗体水平及其与侧支循环状态的相关性
9
作者 高景芳 柴海霞 +3 位作者 李莉 耿学斌 马燚 贾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抗体(adropin)水平及其与侧支循环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93例,根据侧支循环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抗体(adropin)水平及其与侧支循环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93例,根据侧支循环状态分为循环良好组121例及循环不良组72例。检测2组adropi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发生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循环不良组高血压、空腹血糖、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循环良好组,adropin、血小板平均容积明显低于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ropin、空腹血糖、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高血压均为老年AMI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P<0.01)。adropin、空腹血糖、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高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0.762、0.761、0.715、0.563,其中adropin水平的预测价值最高(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adropin水平降低与侧支循环不良密切相关,是侧支循环不良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侧支循环 红细胞指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
10
作者 朱慧婉 金爱莲 +2 位作者 刘星 徐鑫 王宪沛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估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AMI患者,其中P...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估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AMI患者,其中PTCA组104例,溶栓组116例。比较两组在治愈率、心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胸痛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并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CA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2%,显著高于溶栓组的86.2%(P=0.035)。PTC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溶栓组的44.8%(P<0.001)。此外,PTCA组心源性休克救治成功率为70%,显著高于溶栓组的22.2%(P=0.001),且PTC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溶栓组明显改善(P<0.001)。结论PTCA在改善AMI患者的短期和中期预后方面显著优于溶栓治疗,尤其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提升心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PTCA可作为高危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建议进一步通过多中心研究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PTCA 溶栓治疗 心源性休克 再灌注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卫锋 贾海燕 +6 位作者 胡琪琪 贾辛未 解俊敏 王艳飞 张靖 王鹏然 吴艳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5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355例,电话回访到343患者。根据AIP四分位数水平分为A1组84例(<0.212)、A2组87例(0.212~0.339)、A3组86例(0.339~0.434)和A4组86例(≥0.434)。随访1年,观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重建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4组MACE发生率;采用ROC曲线分析AIP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1年随访期间,4组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住院、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8.528,P=0.03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心房颤动、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支架个数、SYNTAX评分、Killip分级、B型钠尿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为老年急性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AIP对MACE预测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3.0%,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76~0.933);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7%,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954~0.987),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AIP是一个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与Killip分级、SYNTAX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支架个数联合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预后 预测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李拉拉 杨彦平 +3 位作者 杨剑 段晓静 陈光平 刘微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 分析Ⅱ型心肌梗死(T2M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时间内我院收治的T2MI患者182例,随访观察1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8例)和存活组(n=134例)。分析T2MI患者的临床特点,比... 目的 分析Ⅱ型心肌梗死(T2M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时间内我院收治的T2MI患者182例,随访观察1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8例)和存活组(n=134例)。分析T2MI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T2MI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0岁以上患者居多,70~80岁占比最高达到37.91%,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具有吸烟史的患者占比26.92%,自身基础疾病较多,1年内死亡率达到26.37%。死亡组与存活组的性别、体质量(BMI)、合并糖尿病、吸烟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心律失常患者占比、高血压患者占比、心力衰竭分级(Killip分级)中≥Ⅱ级占比及肌钙蛋白(cTn)、脑钠肽(NT-proBN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Killip分级中Ⅰ级占比、LVEF水平则低于存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高龄、心律失常、高血压、NT-proBNP及cTn高水平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MI患者高龄、女性患者占比较大,自身合并基础病多,死亡率高。高龄、合并高血压及高浓度NT-proBNP、cTn水平均为影响T2MI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T及休克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夏兵 刘爱军 +1 位作者 张永林 钱文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82-85,9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及休克指数(S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滨海县人民...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及休克指数(S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进行PCI治疗的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MACE组(60例)与无MACE组(14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术前白蛋白、BNP、c Tn T、SI。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MACE的价值。结果 MACE组糖尿病患者占比及年龄、BNP、c Tn T、SI水平高于无MACE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45,95%CI=1.056~4.357)、BNP (OR=1.985,95%CI=1.156~3.408)、c Tn T (OR=1.997,95%CI=1.145~3.483)、SI(OR=1.897,95%CI=1.260~3.196)是AMI患者PCI治疗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NP、c Tn T、SI均可用于预测AMI患者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P<0.05)。结论 年龄、BNP、c Tn T、SI可影响AMI患者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可用于预测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T 休克指数 急性心肌 经皮冠脉介入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艾丽菲热·艾海提 马艺萍 +3 位作者 刘柯 麦迪乃姆·阿卜力孜 卡迪尔亚·依布拉音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共计815例。根据SII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低SII组(n=349)和高SII组(n=350)两组;结局指标为术后发生V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II与AMI患者术后VA的关联,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评估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ROC曲线分析SII对术后VA发生事件的预测能力,同时进行亚组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在最终纳入的699例患者中,193例(27.6%)患者出现VA。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SI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AMI患者的VA发生风险增加0.72倍(OR=1.72,95%CI 1.32~2.24,P<0.001);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AMI患者的VA发生风险增加1.42倍(OR=2.42,95%CI 1.44~4.07,P=0.001)。多变量校正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显示,SII与AMI患者再灌注后发生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P值=0.056)。ROC曲线分析,SII预测AMI患者PCI后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95%CI 0.704~0.795),敏感度70.9%,特异度71.5%。亚组分析提示,与<60岁、女性患者相比,高SII水平与≥60岁的男性AMI患者PCI术后VA发生风险的关联更强。结论 SII升高与AMI患者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且随着SII水平升高,VA发生风险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心肌 再灌注 室性心律失常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闫劲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冠脉介入方案的效果及其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莱西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冠脉介入方案的效果及其治疗前后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莱西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室功能指标、B型利钠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3天,两组的B型利钠肽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研究组的B型利钠肽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有助于患者心室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 冠脉介入 静脉溶栓 心室功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纤维蛋白原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敬敬 候慧娟 徐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纤维蛋白原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458例AMI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根据冠脉病变部位分支和冠脉狭窄程度计算Gensini评分。根... 目的探讨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纤维蛋白原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458例AMI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根据冠脉病变部位分支和冠脉狭窄程度计算Gensini评分。根据Gensini评分将AMI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n=113)、中重度病变组(n=345)。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纤维蛋白原、谷氨酰转肽酶(GGT),计算FIB-4。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IB-4、纤维蛋白原和GGT水平对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FIB-4、纤维蛋白原和GGT对AMI水平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轻度病变组纤维蛋白原、GGT、ALT、AST、D-二聚体、FIB-4低于中重度病变组(P均<0.05)。FIB-4、纤维蛋白原、GGT水平升高是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P均<0.05)。FIB-4、纤维蛋白原、GGT联合评估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评估(P均<0.05)。结论FIB-4、纤维蛋白原和GGT水平升高与AMI患者冠脉病变加重有关,三者联合对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冠状动脉病变 基于四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 纤维蛋白原 谷氨酰转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指数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性的护理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渝娜 许秀丽 孟庆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风险指数在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预后中的护理意义。方法 对 4 0 8例确诊为STEMI患者的风险指数进行回顾性分析。风险指数按患者入院时的心率、收缩压、年龄用公式 {HR× (age/1 0 ) 2 } /SBP计算得出。... 目的 探讨风险指数在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预后中的护理意义。方法 对 4 0 8例确诊为STEMI患者的风险指数进行回顾性分析。风险指数按患者入院时的心率、收缩压、年龄用公式 {HR× (age/1 0 ) 2 } /SBP计算得出。结果  (1 )随着年龄、心率和收缩压的增加 ,STEMI患者的风险指数和病死率亦随之增加(P <0 .0 5 )。 (2 )STEMI患者风险指数越大 ,住院期间死亡率越高。 (3)STEMI患者中存活组的风险指数明显低于死亡组 (P <0 .0 0 1 )。结论 STEMI患者风险指数与住院期间死亡率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指数 ST段拾高型心肌 危险 护理 预后 心电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畅 李伊旻 +1 位作者 窦镜申 蒋廷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274-327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 a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213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 a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213例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及电话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非MACE组(未发生MACE,170例)、MACE组(发生MACE,43例),并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病变支数≥2支占比升高,入院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凝血酶原时间(PT)较非MACE组升高,入院时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水平较非MACE组降低(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变支数≥2支(OR=2.172,95%CI:1.291~3.653,P<0.05)、GRACE风险评分(OR=1.035,95%CI:1.019~1.050,P<0.05)、糖尿病(OR=2.705,95%CI:1.114~6.567,P<0.05)和RDW值(OR=2.145,95%CI:1.250~3.681,P<0.05)是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GRACE风险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P<0.001),截断值为147.5分;RDW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693(P<0.001),截断值为13.05%。结论患者病变支数≥2支、GRACE风险评分、患有糖尿病、RDW水平升高为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血红蛋白、TC、及PT水平对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威 李馨 +3 位作者 王秋雨 范继红 崔赛 贺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2-745,共4页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43例,根据急诊PCI术后血流情况分为...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43例,根据急诊PCI术后血流情况分为慢血流-无复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级]40例(病例组)和血流正常(TIMI血流3级)403例(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并分析2组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发病至球囊打开时间、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脉搏>100次/min,收缩压<100 mm Hg(1 mm Hg=0.133 kPa)、Killip分级>1级、左前降支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50%、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死亡比例显著升高,男性、平均收缩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OR=1.320,95%CI:0.618~2.123,P=0.046)、平均收缩压(OR=1.239,95%CI:0.752~1.525,P=0.004)、收缩压<100 mm Hg(OR=1.330,95%CI:0.836~1.675,P=0.013)是急性STEMI患者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是保护因素(OR=-1.755,95%CI:-2.338~-1.171,P=0.002)。结论 2型糖尿病、较低的收缩压是急性STEMI患者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重指数与院内死亡的关联研究
20
作者 王秀玲 尹春琳 夏经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联,并评估代谢和炎症在此关联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应用lo...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联,并评估代谢和炎症在此关联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不同BMI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联,进一步纳入代谢和炎症因素,评估其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928例患者,其中男性2289例,女性63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2±12.5)岁。校正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心肌梗死类型、再灌注治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病变冠状动脉血管数量、肌钙蛋白Ⅰ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后,肥胖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高于正常体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4,95%CI 1.30~9.63,P=0.01),超重患者与正常体重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校正代谢因素后结果和校正前一致,进一步校正高敏C反应蛋白后,肥胖患者与正常体重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差异不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未能发现肥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相反,肥胖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较正常体重患者更高,应重视肥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管理,抗炎治疗对不同BMI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急性心肌 院内 炎症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