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关胸时间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存活率的影响
1
作者 白国峰 廖伟莉 +4 位作者 董小莉 杨景昊 张柳红 张豪 王希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0,共6页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心肌注射使得手术关胸时间产生差异,探究手术关胸时间差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存活率的影响,旨在为心肌梗死模型药物干预试验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其...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心肌注射使得手术关胸时间产生差异,探究手术关胸时间差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存活率的影响,旨在为心肌梗死模型药物干预试验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其中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即只过针不结扎;3个处理组,分别在LAD结扎后的10、30、45 min于左心室心肌定点注射生理盐水。连续记录21 d内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存活天数并计算大鼠存活率。结果显示,LAD结扎后,3个处理组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21 d后左心室前壁变薄;21 d内10 min注射组的大鼠存活率高达50%。结果表明,LAD结扎后应尽快注射,即手术关胸时间越早,术后大鼠存活率越高。研究结果可为LAD结扎后的注射时间提供参考范围,并为AMI相关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定点注射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方法选择及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勇 高大中 +7 位作者 殷跃辉 佘强 高翠菊 赵江龙 谭勇 唐永岗 陈运清 李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25-529,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构建心肌梗死模型的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位置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SD大鼠经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及连通呼吸机,打开左侧胸腔后分别在距离左心耳尖端约2 mm水平处(低位结扎组)与在距主动脉根部约3 mm处(高位结扎组)结扎左冠动脉,... 目的探讨构建心肌梗死模型的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位置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SD大鼠经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及连通呼吸机,打开左侧胸腔后分别在距离左心耳尖端约2 mm水平处(低位结扎组)与在距主动脉根部约3 mm处(高位结扎组)结扎左冠动脉,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冠脉外步骤同低位结扎组,术前术后分别行心电图检查,且4周后取出心脏行病理学检查及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高位结扎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约55.5%,总存活率13.3%;低位结扎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约36.2%,总存活率66.7%;假手术组大鼠无心肌梗死,存活率100%。大鼠体表心电图在非心肌梗死者QRS-T波群呈成"M"型波,在心肌梗死者R波与T波融合成高大的帐篷状单波,无明显ST段。4周后心肌组织形态学特点符合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结论距大鼠主动脉根部约3 mm结扎左冠状动脉,不能满足实验需要;距离左心耳尖端约2 mm水平结扎左冠状动脉,能满足实验需要;大鼠的体表心电图无明显ST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心肌梗死模型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心功能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安平 韩克 +1 位作者 马爱群 崔长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964-966,共3页
目的 建立简单、有效的兔心肌梗死模型及梗死后重构心肌心功能的检测。方法 不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 ,经胸骨左缘切口开胸 ,保持胸膜腔完整 ,缝扎左室支 ;存活 6周后 ,不用麻醉 ,兔在清醒状态下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功能并与有创检查结... 目的 建立简单、有效的兔心肌梗死模型及梗死后重构心肌心功能的检测。方法 不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 ,经胸骨左缘切口开胸 ,保持胸膜腔完整 ,缝扎左室支 ;存活 6周后 ,不用麻醉 ,兔在清醒状态下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心功能并与有创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率 2 3 .1% ,与假手术组相比 ,6周后冠脉结扎组左室增大 ,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受损 ,病理检查示心肌梗死存在 ,梗死面积平均为 2 6.6% ,有统计学差异 ;且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与有创检查结果及心肌梗死面积比较 ,具有相关性。结论 本法成功建立了兔心肌梗死模型 ,具有简便、实用、成功率高之特点 ;超声心动图为兔心功能的检测提供了可靠、可随访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兔可作为有关心肌梗死临床研究模型所用合适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模型 心功能 心动超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构建和评价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涛涛 肖颖 +5 位作者 奚赛飞 马毅超 方明笋 寿旗扬 潘永明 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46-51,I0004,共7页
目的优化和改良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取雄性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从麻醉、插气管、保温、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观察不同... 目的优化和改良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取雄性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从麻醉、插气管、保温、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和术后时间对心肌梗死程度的影响,用不同的染色方式进行心肌梗死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构建过程中各组大鼠麻醉时间、术后恢复以及心肌梗死面积的结果,戊巴比妥钠是更合适的麻醉药;结扎手术后时间对模型心肌梗死范围无明显影响(P>0.05),但心肌缺血危险区面积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明显减少(P<0.01);TTC与依文思蓝双重染色相对TTC染色能明显观察到心肌缺血危险区和梗死区范围。结论优化和改进后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提高了动物福利,制备和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模型 方法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珏 李贻奎 +1 位作者 陈孟倩 姚魁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100,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对研究人类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制备主要存在动物存活率低、繁琐复杂等问题。近年来,针对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对研究人类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制备主要存在动物存活率低、繁琐复杂等问题。近年来,针对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研究取得一些进展,在模型动物存活率、模型动物合格率、制备模型速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提高。该文就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因素以期简化模型制备过程,提高科研人员的造模水平,从而为医学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自主呼吸 冠脉结扎 麻醉 检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晋金兰 韦建瑞 +4 位作者 尹海燕 梁艳雯 郭键 吕荣贵 刘喜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5-799,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室重塑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建好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心梗对照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盐酸小檗碱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0 mg/kg,假手术组和心梗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8 W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和心脏结构,马松(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扩大[(7.28±0.29)mm比(6.86±0.36)mm,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扩大[(5.88±0.33)mm比(4.61±0.31)mm,P<0.01]、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增厚[(1.81±0.85)mm比(1.67±0.16)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45.77±3.17)%比(67.28±4.15)%,P<0.01];盐酸小檗碱组与心梗对照组相比:LVDs[(4.68±1.17)mm]缩小,LVPWTs[(1.65±0.14)mm]下降,LVEF[(64.64±5.8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LVDd[(6.89±0.99)mm]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胶原容积分数增加[(11.39±0.45)%比(2.65±0.45)%,P<0.01],盐酸小檗碱组[(7.00±0.87)%]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加(21.31±2.34比0.99±0.38,P<0.01),盐酸小檗碱组(14.15±1.62)较心梗对照组减少(P<0.01)。核因子-κB活化情况检测结果示,术后8 W时,心梗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细胞核内的p65含量增加[(0.14±0.02)ng/ml比(0.06±0.01)ng/ml],盐酸小檗碱组[(0.10±0.02)ng/ml]较心梗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可改善大鼠心梗模型心室重塑和心功能,其机制考虑与其部分抑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降低非心梗区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抗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心肌梗死模型 心室重塑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通冠方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冠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刚 钟伟 +5 位作者 于远望 郑刚 王礼凤 尚俊平 齐婧 尤金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SSTG)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STG低剂量组(0.25 g/mL)、SSTG高剂量组(0.5 g/mL)、硝酸异山梨酯组(0.1 mg/mL),灌胃2周后,采用PowerLa...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SSTG)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STG低剂量组(0.25 g/mL)、SSTG高剂量组(0.5 g/mL)、硝酸异山梨酯组(0.1 mg/mL),灌胃2周后,采用PowerLab血流动力学仪和电磁流量计,分别检测或计算用药后大鼠的HR、MAP、LVSP、LVEDP、LV Dp/dt max、LV Dp/dt mix和CBF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HR、MAP、LVSP均升高,LVEDP、LV Dp/dt mix、CB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HR、MAP、LVSP均降低,LVEDP、LV Dp/dt mix、CB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G高剂量组(0.5g/mL)HR、MAP、LVSP降低和LVEDP、CBF升高与低剂量组(0.25 g/mL)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与SSTG低剂量组(0.25g/mL)比较,SSTG高剂量组(0.5 g/mL)和硝酸异山梨酯组(0.1 mg/mL)HR、MAP、LVSP均降低,LVEDP、LV Dp/dt mix、CBF升高(P<0.05)。结论:双参通冠方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通冠方 心肌梗死模型 冠脉血流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铭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年第2期48-49,共2页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是研究人类心肌梗死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模型制作方法很多,但制备模型过程中动物的死亡率很高。本文分析了实验动物的选择、麻醉、气管插管及呼吸道护理、呼吸机的选择及设置、开胸体位及方式、冠脉结扎位置、...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是研究人类心肌梗死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模型制作方法很多,但制备模型过程中动物的死亡率很高。本文分析了实验动物的选择、麻醉、气管插管及呼吸道护理、呼吸机的选择及设置、开胸体位及方式、冠脉结扎位置、术后护理等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对大鼠存活率的影响,以便为提高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作的成功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及超声动态心功能进展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永才 谭伟江 +8 位作者 李想 陈哲璇 李小辉 郑双 王静 黎冰林 钟永鹏 杨丰华 张良清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年第1期43-46,50,52,共6页
目的:建立应用于西藏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造模方法,探讨术中室颤的抢救技术并利用超声进行动态的心功能评价完善模型的评估。方法:西藏小型猪全身复合麻醉后,开胸永久结扎第二角支和第三角支之间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1/3处,制备西藏... 目的:建立应用于西藏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造模方法,探讨术中室颤的抢救技术并利用超声进行动态的心功能评价完善模型的评估。方法:西藏小型猪全身复合麻醉后,开胸永久结扎第二角支和第三角支之间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1/3处,制备西藏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在手术期间进行ECG监测,造模前、术后2、3、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4周全身麻醉下开胸取心脏组织做病理切片。结果:左冠状动脉结扎后可见局部心肌颜色变灰白色并且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术后多时间点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表明随着术后时间的推进,心肌收缩功能逐渐减弱;术后4周病理切片显示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水不完整、组织间隙明显增大、清晰可见结缔组织,可见多量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梗死区域的心肌结构失去完整性并显示瘢痕组织大量形成。结论:成功建立西藏小型猪的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多时间点的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估术后心功能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西藏小型猪 心肌梗死模型 心功能进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早期心肌梗死的肌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季生 姚申 +2 位作者 应爱娣 颜召文 佘伟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49-51,F002,共4页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早期(5分钟到24小时)心肌梗死模型.用抗肌红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肌红蛋白脱失(缺染)情况,结果表明:冠状血管结扎后30分钟,梗死区少数心肌出现轻度不完全性缺染;结扎2-6小时,...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早期(5分钟到24小时)心肌梗死模型.用抗肌红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肌红蛋白脱失(缺染)情况,结果表明:冠状血管结扎后30分钟,梗死区少数心肌出现轻度不完全性缺染;结扎2-6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扩大呈带状、条状、片状;结扎lO-24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达全层,大部分属完全性缺染,与非梗死区分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肌红蛋白 早期心肌 实验性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冠状动脉前降支 心肌梗死模型 大鼠心肌 PAP法 蛋白抗体 冠状血管 不完全性 心肌 结扎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丰强 王爱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5-1325,共1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疗效,并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比较。方法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培养、标记:提取鼠骨髓液,经离心后贴壁法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疗效,并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作比较。方法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培养、标记:提取鼠骨髓液,经离心后贴壁法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传代后,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备用。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分成4组。③细胞移植:在梗死区边缘4个不同部位注射植入标记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④药物喂养:采用灌胃的方法,喂养阿托伐他汀5 mg/(kg.d)。⑤术后4周,测定大鼠左室收缩压、舒张末压、压力变化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检测细胞移植情况及新生血管密度。结果①细胞培养:刚提取的干细胞呈圆形,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明显,培养液中含有杂质,换液传代后,细胞形态一致,呈梭形。②细胞表面抗原鉴定:传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31、CD45表达阴性;而CD44、CD54表达阳性。③大鼠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与联合组左室收缩压、压力变化最大上升与最大下降速率均明显升高,舒张末压明显降低,联合组改善程度更明显;④大鼠心脏组织学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大鼠梗死心肌内可见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阳性细胞,且联合组的细胞数量更多。⑤血管密度:联合组大鼠梗死心肌内血管密度高于其它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有协同提高疗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阿托伐他汀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阿托伐他汀 大鼠 移植治疗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细胞培养 细胞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心梗模型的建立及梗死边缘区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伟江 王静 +11 位作者 李想 李小辉 雷迁 黄家园 龚宝勇 李菁 陈智英 王剑 陈小红 王希龙 杨丰华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8-566,共9页
目的建立应用蕨麻小型猪建立心肌梗死(心梗)的造模方法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模型指标,探讨心梗边缘区的基因表达与代谢失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只雄性蕨麻小型猪,随机分组,其中假手术对照组和心梗手术组各5只,不经任何手术处理的正常对照组... 目的建立应用蕨麻小型猪建立心肌梗死(心梗)的造模方法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模型指标,探讨心梗边缘区的基因表达与代谢失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只雄性蕨麻小型猪,随机分组,其中假手术对照组和心梗手术组各5只,不经任何手术处理的正常对照组3只。麻醉后在左前冠状动脉行靠近心尖的三分一降支主干支进行永久性结扎形成心肌缺血、梗死。术后4周进行心功能超声检测、采血并进行血清生化分析;安乐死后取梗死边缘区进行病理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超声图可见明显的心梗区域,数据显示心梗手术组的收缩末期左心室腔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较假手术组分别降低32%和40%;血清中有谷草转氨酶、血清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等升高;病理切片显示梗死边缘区域的心肌纤维断裂、溶解,结缔组织增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在梗死边缘区有2个调控心梗后重构和组织病理通路,3个炎症和免疫调节通路,8个脂肪、蛋白、糖能量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有显著性改变。结论成功建立了蕨麻小型猪的心梗模型,其冠状动脉分支少,便于手术且成模稳定性,模型表征可与临床指标相吻合;模型梗死边缘区的基因表达谱特征与临床上代谢失偿表现有相同变化趋势,为心梗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及心梗边缘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小型猪 心肌梗死模型 模型评价 边缘区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及对小鼠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仇普斌 刘超 +3 位作者 李伟 潘少辉 刘文帅 华进联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9-14,I0001-I0003,共9页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观察UC-MSC体内移植对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10μmol/L 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UC-MSC 14 d,通过RT-PC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分化效果;采用腹腔注射盐酸...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观察UC-MSC体内移植对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10μmol/L 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UC-MSC 14 d,通过RT-PC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分化效果;采用腹腔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每只3.0 mg/(kg/d),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鼠;在注射ISO 48 h后,实验组将DAPI标记的UC-MSC经两次尾静脉移植给心肌梗死模型鼠,移植后第4周和第8周,分别采集实验小鼠的心脏、脾脏,以未移植细胞组的小鼠心肌损伤模型作为对照,通过心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测量,免疫荧光和碱性复红-苦味酸(HBFP)染色鉴定其体内分化和修复作用。结果 RT-PCR分析表明诱导的UC-MSC表达心肌特异性基因:心肌α-actin、TBX5、GATA4和NKx2.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细胞呈心肌α-actin和NKx2.5阳性,且呈双核现象。尾静脉移植后第4周和第8周,模型受体鼠心脏均发现有DAPI阳性细胞迁移至心肌组织且呈现心肌α-actin阳性,HBFP染色及心脏和脾脏指数结果显示移植UC-MSC对心肌损伤的模型鼠有明显的修复和治疗效果。结论 UC-MSC在体外经5-aza诱导可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尾静脉体内移植UC-MSC对心肌损伤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移植 心肌梗死模型 小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肽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14
作者 任勇 张存泰 吴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 日本大耳白兔 室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肽 心肌梗死模型 跨膜动作电位 室性心动过速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家猪心梗存活心肌诊断中的实验及临床初步应用
15
作者 袁丽华 张冰 朱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0-593,605,共5页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成像、心肌活力及运动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家猪心肌梗死存活心肌诊断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心肌梗死3天模型14例、3周模型12例及心肌梗死患者17例进行心脏磁共振(MR)检查。平衡梯度回波序列(BFFE)用于观察...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成像、心肌活力及运动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家猪心肌梗死存活心肌诊断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心肌梗死3天模型14例、3周模型12例及心肌梗死患者17例进行心脏磁共振(MR)检查。平衡梯度回波序列(BFFE)用于观察心肌运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1TFE)用于观察首过心肌灌注表现;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用于观察延迟时相心肌活力表现。结果:家猪心肌梗死3天、3周MR检查及患者可见心肌内的首过灌注缺损区,发现率为100.0%、92.0%和82.3%。心肌活力分析示,左心室心肌内存在不同范围的强化灶,发现率为7.0%、50.0%和88.2%。心肌运动减弱节段与强化节段基本一致。明显纤维化或瘢痕心肌表现为心肌变薄,并始终保持低信号。结论:通过综合分析延迟强化,运动能力显著降低和可能存在的首过灌注缺损,可以更有效地识别梗死或瘢痕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灌注成像 心肌活力分析 心脏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可 刘卫金 +2 位作者 邹利光 戚跃勇 张启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杂种犬11只,麻醉后经右侧颈总动脉置入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堵闭120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注入手术逢线或细颗粒状明胶海... 目的探讨应用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杂种犬11只,麻醉后经右侧颈总动脉置入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堵闭120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注入手术逢线或细颗粒状明胶海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及正常区域取标本进行TTC大体染色及HE染色观察。结果3只犬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5只犬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存活3d,TTC染色发现梗死范围与左前降支供血范围一致,HE染色证实心肌梗死区域。1只因麻醉过量死亡;1只误栓入右冠状动脉;1只误栓入左冠状动脉主干,栓塞后4min诱发心室颤动而死亡。结论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具有创伤小、动物生存时间长,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可重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电生理检查等优点,此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学 急性心肌动物模型 心肌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镇痛管理在实验猪开胸心梗造模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哲璇 叶永才 +4 位作者 谭伟江 李想 刘晓霖 杨丰华 张良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28,134,共7页
猪的心肌梗死开胸造模手术须在麻醉条件下进行。猪的麻醉镇痛管理与造模手术成败密切相关,但文献却缺少详细描述与分析探讨。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总结麻醉镇痛管理中麻醉用药、麻醉手段、麻醉监测评估、麻醉常见危机以及术前术后的麻醉管理... 猪的心肌梗死开胸造模手术须在麻醉条件下进行。猪的麻醉镇痛管理与造模手术成败密切相关,但文献却缺少详细描述与分析探讨。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总结麻醉镇痛管理中麻醉用药、麻醉手段、麻醉监测评估、麻醉常见危机以及术前术后的麻醉管理,为建立猪心肌梗死造模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心肌梗死模型 开胸手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肿瘤及缺血心脏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忱 程康 卫洪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43-1644,共2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两种肿瘤模型及心肌梗死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裸小鼠LoVo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和大鼠冠脉结扎性心肌梗死模型.之后各分为四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两种肿瘤模型及心肌梗死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裸小鼠LoVo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和大鼠冠脉结扎性心肌梗死模型.之后各分为四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VEGF、bFGF、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的影响;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生存时间和肝脏移植瘤重量的影响;对大肠癌肝转移裸鼠脾脏接种瘤重量和肝转移发生率的影响;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坏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血管新生 肿瘤模型 移植性肝癌模型 心肌梗死模型 大肠癌肝转移 实验性心肌 肝转移模型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第36卷(1~6期)总目次
19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I0001-I0010,共10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模型 糖尿病大鼠 吉林大学学报 大鼠海马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生长抑制作用 2010 医学 现代医药学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第26卷总目次
20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I0001-I0012,共12页
政策指向1:5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的新局面//王国强院士主页3:453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制作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的研究//李连达,周晓辉,吴理茂,韩蕾,李贻奎,王炜,乔洪翔,杨俊。
关键词 中医药学 总目次 电视辅助胸腔镜 中华 心肌梗死模型 中医药工作 李连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