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自噬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其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子一 何贵新 +6 位作者 秦伟彬 宋惠 张利文 唐伟智 杨斐斐 刘凌云 欧阳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94-2300,共7页
线粒体作为细胞“守护者”,在生物体中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的自噬方式,在清除损伤的线粒体、维持线粒体的数量及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心肌细胞在心肌梗死后会经历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并伴随着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作为细胞“守护者”,在生物体中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的自噬方式,在清除损伤的线粒体、维持线粒体的数量及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心肌细胞在心肌梗死后会经历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并伴随着线粒体功能的异常及数目的增多,导致心肌纤维化的形成。线粒体自噬的激活对于改善心肌损伤和心肌纤维化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对线粒体自噬在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具体通路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及中医药干预线粒体自噬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线粒体自噬 心肌纤维化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伟 刘红旭 周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现状,分析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方法:①电子检索2000—2005年CNK 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医药治疗AM I临床研究文献。②逐一阅读检出... 目的:了解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现状,分析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方法:①电子检索2000—2005年CNK 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医药治疗AM I临床研究文献。②逐一阅读检出文献,筛检出有中医药干预并行再灌注治疗AM I的临床研究文献。③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并进行总结综述。结果:①中医药干预可增加再灌注成功率,降低再灌注损伤,减少再灌注并发证,防止再灌注后再狭窄,并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②中医药治疗仍未充分发挥个体化治疗特色,并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支持。结论: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应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特色,加强循证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治疗 中医药 急性心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卢健棋 庞延 +1 位作者 黄舒培 王林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0-62,共3页
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受到广泛关注。对于本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众多医家从中医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新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医药 心肌后心律失常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的microRNAs组学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概况
4
作者 刘宁 姚静 戴国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500-2503,共4页
心肌梗死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易并发心律失常、心肌重构、心力衰竭等,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microRNAs组学属于基因组学分支,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其在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调控心梗后... 心肌梗死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易并发心律失常、心肌重构、心力衰竭等,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microRNAs组学属于基因组学分支,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其在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调控心梗后血管生成、心律失常、心肌重构等多个过程,为心肌梗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通过调控miRNAs表达干预心肌梗死已取得一定进展,如促进心梗后血管生成、抑制心梗后心律失常、延缓心梗后心室重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microRNAs组学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柄茜 顾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3-107,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脏会经历一系列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为心室重构,心室重构会加剧心力衰竭的形成。现代研究表明,多种机制参与到心室重构的进程中。目前现代医学的标准治疗方案并不能完全从...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脏会经历一系列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为心室重构,心室重构会加剧心力衰竭的形成。现代研究表明,多种机制参与到心室重构的进程中。目前现代医学的标准治疗方案并不能完全从诸多靶点进行心室重构的全面控制。中医药从分子、细胞及动物研究方面,已表明其干预AMI后心室重构的有效性,丰富了AMI后心室重构的防治手段。通过近年文献研习,系统介绍了AMI后心室重构的心肌纤维化、能量代谢、自噬等机制,并对新近中医药通过以上靶点干预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室重构 纤维化 能量代谢 自噬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杜泓森 侯季秋 +6 位作者 陈雅丽 王帅 王超 杨静静 史金玉 黄乐曦 赵海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各建库日期至2018年8月,比较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AMI后心...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各建库日期至2018年8月,比较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AMI后心室重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再用Grade Pro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共计1 50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联合治疗可减少左室舒张末容积(SMD=-0. 37[-0. 63,-0. 12]),减小左室质量指数(SMD=-0. 41[-0. 76,-0. 07]),升高左室射血分数(SMD=0. 79[0. 58,1. 00]),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常规治疗(OR=4. 56[2. 27,9. 17])。结论:中药能安全有效地减轻AMI后患者心室重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室重构 中医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管慧 戴国华 +4 位作者 高武霖 孙聪 侯晓铭 任丽丽 刘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553-3556,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真实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真实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暴露定义为使用中药注射剂≥7 d,或使用口服中成药或中药汤剂≥28 d。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住院和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9例,其中院内死亡51例,完成随访92例。住院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28.16%对比39.29%,P<0.05)发生率明显降低。随访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18.75%对比28.57%,P<0.05)、急性心力衰竭(14.06%对比21.43%,P<0.05)和心血管再住院(28.13%对比42.86%,P<0.05)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结论:真实世界条件下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和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再入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急性心肌 心力衰竭 终点事件 队列研究 多元LOGISTIC回归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热点和趋势 被引量:2
8
作者 龚玉芳 邓海霞 +2 位作者 肖桂兰 陈祖民 李怡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10,I0002,共5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总结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成果,并用Citespace探索2000—2021年的热点和前沿。方法用CNKI检索出2000—2021年出版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并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机构、作... 目的该研究旨在总结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成果,并用Citespace探索2000—2021年的热点和前沿。方法用CNKI检索出2000—2021年出版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并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机构、作者、关键字的数量等。结果总共纳入1511篇文献,结果提示,总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史大卓,机构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障碍、心室重构、心力衰竭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年发文量逐年上升。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前景良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治疗与康复、中医护理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形式多样,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以确定潜在合作者和合作机构、热门话题和研究前沿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中医药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及中医药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培培 丰明会 +1 位作者 吕嵘 徐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04-2110,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心肌梗死后会发生重塑,是心脏应对损伤发生的结构和功能性改变。此过程中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炎症、增殖和疤痕成熟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由大量坏死细胞及其内容物诱导的免疫细胞大量聚集,从而...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心肌梗死后会发生重塑,是心脏应对损伤发生的结构和功能性改变。此过程中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炎症、增殖和疤痕成熟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由大量坏死细胞及其内容物诱导的免疫细胞大量聚集,从而通过吞噬作用或产生蛋白水解酶清除局部坏死细胞,后两个阶段是一种更为复杂和精细的修复过程,主要由抗炎细胞、细胞因子以及成纤维细胞参与,包括炎症消退、新血管形成和疤痕形成。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心肌梗死后的三个阶段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巨噬细胞与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围绕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中的细胞作用机制和中医药对其功能的调节相关研究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心肌 炎症 心肌纤维化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及中医药干预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新进展
10
作者 冯雨菲 何贵新 +6 位作者 胡梦弦 郑国坤 肖婷 玉黎燕 申永艳 陈天宇 秦伟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0-195,共6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愈加严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然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相较于其他治疗手段,干细胞移植作为修复梗死心肌的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愈加严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然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相较于其他治疗手段,干细胞移植作为修复梗死心肌的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通过分化心肌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和旁分泌功能三个方面来发挥修复作用,进而达到治疗效果。而中医药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多靶点、多环节、多通路的特点,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归巢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种类、机制、输注方式以及中医药干预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心肌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历史源流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贇 方邦江 +4 位作者 周爽 陈宝瑾 郭全 季学清 王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81-1682,共2页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中医对糖尿病合并中风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治疗等均有所阐述,近年来人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主要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历代文献论述及现代研究...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中医对糖尿病合并中风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治疗等均有所阐述,近年来人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主要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历代文献论述及现代研究包括中药复方、中药注射液、针刺等归纳总结,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 历史源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药疗法的运用及效益研究
12
作者 杨浩峰 李兴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460-460,共1页
目的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药疗法的运用及效益研究.方法:选取110 例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 例和对照组55 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 目的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药疗法的运用及效益研究.方法:选取110 例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 例和对照组55 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的评分结果分别是(8.45±2.40)分和(5.12±1.04)分,治疗前后治疗组的评分结果分别是(8.47±2.41)分和(2.84±0.88)分,两组治疗前后同组结果或者是治疗后两组结果对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式后,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急性期 中医药疗法 效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大卓教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临床经验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璇 王培利 +3 位作者 柴华 梁芳 杨朔 史大卓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384-1387,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血运重建治疗和抗血小板、调脂药物的应用,显著改善了预后,但近晚期血栓形成、无/慢复流和支架内再狭窄等仍是严重影响预后重要问题。因此,如何中西医优势互补,进一步改善预后,仍是中...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血运重建治疗和抗血小板、调脂药物的应用,显著改善了预后,但近晚期血栓形成、无/慢复流和支架内再狭窄等仍是严重影响预后重要问题。因此,如何中西医优势互补,进一步改善预后,仍是中医临床面临的一个挑战。史大卓教授在结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明辨AMI气血阴阳虚实之不同,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在传统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注重"毒"邪致病这一病机特点,临证灵活应用益气、活血、化毒、生肌、通腑等法,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中医药 @史大卓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的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东风 陈敏生 +4 位作者 李昭骥 李燕屏 熊龙根 刘世明 程麟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AMI患者应用国产尿激酶及进口链激酶开始溶栓治疗后90分钟行CAG。结果:尿激酶和链激酶血管开通率分别为60.8%及63...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AMI患者应用国产尿激酶及进口链激酶开始溶栓治疗后90分钟行CAG。结果:尿激酶和链激酶血管开通率分别为60.8%及63.0%;CAG提示有残留血栓的分别为86.9%及81.5%;5周病死率分别为8.6%及7.4%;严重出血并发症分别为1.85%及2.17%,均无统计学意义。加大尿激酶剂量至200IU,并不增加血管开通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AMI是由突然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尿激酶和链激酶用于静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冠状动脉 AMI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配合物理疗法防治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淑梅 杨秀兰 +3 位作者 曹宏霞 王秀梅 王海荣 吕烨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物理疗法对于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疗效。方法:将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144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采用药物配合物理疗法,方法是:麻仁软胶囊1粒,2次/日,口服,同时结合腹部按摩和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物理疗法对于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疗效。方法:将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144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采用药物配合物理疗法,方法是:麻仁软胶囊1粒,2次/日,口服,同时结合腹部按摩和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麻仁软胶囊2粒,2次/日,口服。分别于治疗后的第1周、2周、3周统计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3周,便次增加情况、大便性状及排便时间改善方面2组无明显差别(P>0.05);排便不尽感改善实验组好于对照组,而对照组腹痛腹泻率较高(P<0.05)。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第1周和第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周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配合物理疗法对于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病人疗效可靠、持久,能够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其疗效优于单一药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便秘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骁 江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8-970,共3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在1990年到2019年间,CVD的总流行病例从2.71亿增加到5.23亿,而每年死于CVD的人数从1210万增加到1860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心肌梗死作...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在1990年到2019年间,CVD的总流行病例从2.71亿增加到5.23亿,而每年死于CVD的人数从1210万增加到1860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心肌梗死作为CVD中的主要致死原因,可导致多种形式的身体和精神异常。抑郁症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也是心肌梗死后患者普遍发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抑郁 运动 血清素摄取抑制药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充分认识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法(1)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83-68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及饮食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增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中医药治疗 辩证论治 饮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充分认识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法(2)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71-772,共2页
关键词 心肌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三怡 彭双双 李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 基于抑制心室重构和心肌保护作用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06例,根据... 目的 基于抑制心室重构和心肌保护作用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溶栓组50例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组56例。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 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随访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直接PCI组术后1个月LVEDD、LVESD和LAD显著低于溶栓组[(40.08±5.18)mm vs(47.22±5.08)mm,(29.12±5.07)mm vs(35.33±5.13)mm,(33.07±5.07)mm vs(40.08±5.18)mm,P<0.01],LVEF显著高于溶栓组[(55.08±5.17)%vs(49.07±5.19)%,P<0.01]。2组术后LVEDD、LVESD、LAD显著低于术前,LVEF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8 h及24 h的CK-MB、hs-cTn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8 h及24 h的CK-MB、hs-cTnT、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术后24 h的CK-MB、hs-cTnT、hs-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PCI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例显著高于溶栓组(16.1%vs 4.0%,P<0.05)。结论 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精准溶栓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老年AMI患者心室重构,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冠状血管 血栓溶解疗法 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