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原因看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
作者 赵玉树 马玉华 《中国健康教育》 1990年第4期19-19,共1页
我院自1983年6月至1989年12月六年半时间共收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13人住院。其中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等知识分子26人,农民及工人87人,共死亡17人,病死率为15.04%,与国内本病病死率相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入院后经综合措施治疗,自觉症状... 我院自1983年6月至1989年12月六年半时间共收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13人住院。其中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等知识分子26人,农民及工人87人,共死亡17人,病死率为15.04%,与国内本病病死率相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入院后经综合措施治疗,自觉症状一般很快消失,因而尽管医务人员反复劝告,但警惕性大减。从本组资料看,在一周内完全卧床休息期,不听劝告,外出活动而死亡者在总病死率中比例相当高。究其不听劝告的主观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文化程度不高,不易接受医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总病死率 死亡原因 心肌梗塞病人 休息期 文化程度 急性心梗患者 危害性认识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门控心脏血池显像相位分析在束支传导阻滞中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栾兆生 彭勇 +4 位作者 苏玉文 孙熙琴 王伟 刘华生 周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4期58-60,共3页
核素门控心脏血池显像相位分析法,为在直视下观察心电传导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应用相位分析诊断束支阻滞系统研究资料报道不多。本文通过31例束支阻滞、35例正常人及23例心肌梗塞病人的动、静态相位分析结果,对束支阻滞... 核素门控心脏血池显像相位分析法,为在直视下观察心电传导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应用相位分析诊断束支阻滞系统研究资料报道不多。本文通过31例束支阻滞、35例正常人及23例心肌梗塞病人的动、静态相位分析结果,对束支阻滞在此项检查中的表现特点、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分析 束支阻滞 心肌梗塞病人 门控 相位图 图像放大 图像显示 梗塞部位 电传导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情况
3
作者 石元秋 《中国医院管理》 1984年第2期25-27,共3页
医学的社会职能,是以人群为服务对象,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卫生保健服务通过计划、管理、实施和评价等方法,能使科学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让人力、物力发挥最大的作用。关于“2000年人人健康”1977年第3... 医学的社会职能,是以人群为服务对象,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卫生保健服务通过计划、管理、实施和评价等方法,能使科学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让人力、物力发挥最大的作用。关于“2000年人人健康”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2000年人人健康”的主要卫生目标。人人健康不是指到2000年时不再有人生病或成为残废,而是说所有人群的健康水平至少要达到积极地进行社会生活和有效地进行工作;它指出人们将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运用比现在更好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去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并指出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桎梏,来创造自己的及其家庭的健康生活。实现这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服务 世界卫生大会 卫生服务 创造自己 精神保健 生物医学模式 死因构成 国家健康 心肌梗塞病人 社会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记事
4
作者 刘英 《中国医院管理》 1984年第5期64-,共1页
广州市医疗卫生系统从今年元旦起,采用无线电设备指挥全市急救工作,加强了各医院的协作关系,提高了抢救效率。我国第一个专门收治器官移植病人的病房——器官移植病房,1984年2月8日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开设。这个具有二十多张病床... 广州市医疗卫生系统从今年元旦起,采用无线电设备指挥全市急救工作,加强了各医院的协作关系,提高了抢救效率。我国第一个专门收治器官移植病人的病房——器官移植病房,1984年2月8日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开设。这个具有二十多张病床的病房配备了专供病人使用的自动吸氧、自动吸引、紫外线消毒、自动空调系统等设施,为患者提供了良好而又便于管理的治疗条件。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生物医学工程室建立了由电脑控制的心律监护系统,一年中抢救了40多位心肌梗塞病人的生命。这个医疗上的成就,比忠实灵敏的科学设施的侦察和报警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系统 心肌梗塞病人 器官移植 治疗条件 生物医学工程室 急救工作 紫外线消毒 监护系统 无线电设备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