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异常
被引量:
3
1
作者
白旭东
徐惠
+3 位作者
赵丽荣
孙莹
齐宏彬
杨晓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心内膜位移 (CK) ,DTI指标包括 :收缩期波峰值 (Vs) ,舒张早期波峰值 (Ve) ,舒张晚期波峰值 (Va)。结果 :心肌梗塞患者 CK检测的室壁运动幅度及 DTI检测的室壁沿长轴运动速度均减低 ,有梗塞节段室壁运动减低更明显 ,单独 CK与 DTI指标诊断室壁运动异常和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均较低 ,CK和 DTI对 RWMA的敏感度分别为 85 .0 7% ,86 .5 6 % ,CK和 DTI对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分别为 87.6 2 % ,85 .33% ,而 CK与 DTI指标相结合后 ,对 RWMA的敏感性达 99.5 1% ,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性达 99.11%。结论 :CK和 DTI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诊断心肌梗塞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判定梗塞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心肌梗塞
/诊断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长轴应变及其与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晓勇
刘和俊
+2 位作者
汪太平
史学功
金朝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2-805,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分析36例正常对照组和48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组的患者,分别测量左室心尖二腔观、三腔观、四腔观节段及整体纵向收...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分析36例正常对照组和48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组的患者,分别测量左室心尖二腔观、三腔观、四腔观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并分析其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组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峰值应变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前壁基底段、中间段;侧壁中间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心尖部降低程度明显(P<0.01);左室心肌整体收缩峰值应变与LV-EDV、LVESV、LVEF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左室长轴局部和整体的心肌收缩峰值应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平面组织追踪技术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肌梗死患者左室不同步运动
被引量:
1
3
作者
段开诚
王玲
+3 位作者
吴媛媛
张新书
唐海沁
张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应用三平面组织追踪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肌梗死患者左室不同步运动。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60例心肌梗死患者(QRS间期≤120ms者30例,QRS间期>120ms者30例)采集心尖四腔观三平面组织速度图像,取左室6个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总共12个节...
目的应用三平面组织追踪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肌梗死患者左室不同步运动。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60例心肌梗死患者(QRS间期≤120ms者30例,QRS间期>120ms者30例)采集心尖四腔观三平面组织速度图像,取左室6个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总共12个节段。应用组织追踪技术测量各节段收缩达位移峰的时间(Td),计算最大差值(Td-maxD)和标准差(Td-sD)。结果两组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同步性指数Td-maxD、Td-sD均显著延长(P<0.05)。QRS间期延长与QRS间期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之间Td-maxD、Td-s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室心肌的不同步运动在QRS间期正常及增宽的心肌梗死患者广泛存在。QRS间期>120ms不能作为选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异常
被引量:
3
1
作者
白旭东
徐惠
赵丽荣
孙莹
齐宏彬
杨晓英
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电诊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基金
吉林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2 0 0 0 0 9)
文摘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心内膜位移 (CK) ,DTI指标包括 :收缩期波峰值 (Vs) ,舒张早期波峰值 (Ve) ,舒张晚期波峰值 (Va)。结果 :心肌梗塞患者 CK检测的室壁运动幅度及 DTI检测的室壁沿长轴运动速度均减低 ,有梗塞节段室壁运动减低更明显 ,单独 CK与 DTI指标诊断室壁运动异常和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均较低 ,CK和 DTI对 RWMA的敏感度分别为 85 .0 7% ,86 .5 6 % ,CK和 DTI对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分别为 87.6 2 % ,85 .33% ,而 CK与 DTI指标相结合后 ,对 RWMA的敏感性达 99.5 1% ,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性达 99.11%。结论 :CK和 DTI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诊断心肌梗塞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判定梗塞节段。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心肌梗塞
/诊断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ultrasonography
myocardial infarction/diagnosis
color kinesis technology
Doppler tissue imaging
regional wall movement abnormalities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长轴应变及其与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晓勇
刘和俊
汪太平
史学功
金朝龙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2-805,共4页
文摘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分析36例正常对照组和48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组的患者,分别测量左室心尖二腔观、三腔观、四腔观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并分析其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组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峰值应变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前壁基底段、中间段;侧壁中间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心尖部降低程度明显(P<0.01);左室心肌整体收缩峰值应变与LV-EDV、LVESV、LVEF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左室长轴局部和整体的心肌收缩峰值应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ultrasonography
angioplasty
translumin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平面组织追踪技术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肌梗死患者左室不同步运动
被引量:
1
3
作者
段开诚
王玲
吴媛媛
张新书
唐海沁
张勇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内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6-688,共3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编号:KJ2007B203)
文摘
目的应用三平面组织追踪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肌梗死患者左室不同步运动。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60例心肌梗死患者(QRS间期≤120ms者30例,QRS间期>120ms者30例)采集心尖四腔观三平面组织速度图像,取左室6个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总共12个节段。应用组织追踪技术测量各节段收缩达位移峰的时间(Td),计算最大差值(Td-maxD)和标准差(Td-sD)。结果两组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同步性指数Td-maxD、Td-sD均显著延长(P<0.05)。QRS间期延长与QRS间期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之间Td-maxD、Td-s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室心肌的不同步运动在QRS间期正常及增宽的心肌梗死患者广泛存在。QRS间期>120ms不能作为选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Key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ultrasonagraphy
分类号
R542.220.45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0.4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异常
白旭东
徐惠
赵丽荣
孙莹
齐宏彬
杨晓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长轴应变及其与重构的关系
龚晓勇
刘和俊
汪太平
史学功
金朝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平面组织追踪技术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肌梗死患者左室不同步运动
段开诚
王玲
吴媛媛
张新书
唐海沁
张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