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胎儿心肌细胞共同培养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发生心肌样分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常静 雷寒 +1 位作者 陈建斌 贾锋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65-1468,共4页
目的了解与胎儿心肌细胞共同培养对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心肌方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培养出胎儿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将后者用丝裂霉素处理后制备成滋养层;收集辅助生育中心施行... 目的了解与胎儿心肌细胞共同培养对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心肌方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培养出胎儿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将后者用丝裂霉素处理后制备成滋养层;收集辅助生育中心施行试管婴儿后所剩余的健康胚胎,取内细胞团接种在滋养层上分离培养出人ESCs。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zation,FISH)方法来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XY染色体,选用不同性别的胎儿心肌细胞与2—5代人ESCs以1:2的比例混合,然后以5×10^4/cm^2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共同培养,诱导其向心肌方向的分化。将未与胎儿心肌细胞混合的人ESCs以相同密度接种于培养皿中作为阴性对照。至第5天收集共同培养的细胞,进行双重染色,即FISH染色及心肌特异性蛋白Desmin或cTn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与胎儿心肌细胞共同培养5d后,40%~50%的人ESCs在心肌细胞的诱导下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Desmin或cTnⅠ,而没有进行共同培养的人ESCs不表达上述蛋白。结论与胎儿心肌细胞的共同培养能诱导人ESCs发生向心肌方向的分化,人ESCs有望成为心肌干细胞移植的细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肌细胞 人胚胎干细胞 共同培养 心肌样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面验证共培养微环境诱导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样分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林静 邓伏雪 +3 位作者 胡云凤 朱卫文 伍家燕 常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421,共8页
为了多层面探讨共培养微环境诱导法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肌样分化的可行性,取第3代MSCs与原代心肌细胞(CMs)进行共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诱导1周后的MSCs形态学变化,用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 为了多层面探讨共培养微环境诱导法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肌样分化的可行性,取第3代MSCs与原代心肌细胞(CMs)进行共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诱导1周后的MSCs形态学变化,用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诱导的MSCs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α-肌动蛋白(α-actin)、Nkx-2.5和GATA-4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别检测诱导组和对照组的代谢产物。诱导1周后的MSCs形态呈心肌样改变,cTnI、α-actin、Nkx-2.5和GATA-4的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显示诱导的MSCs代谢物向CMs转变趋势明显。通过多元和单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变量,根据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比对结果,最终确定12种差异代谢物。与未经诱导的MSCs相比,经诱导的MSCs与CMs中变化趋势相同的差异代谢物有7种,变化趋势不同的差异代谢物有5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形态、基因、蛋白质还是代谢层面看,MSCs通过与CMs间接接触共培养后均发生了心肌样改变,但是与CMs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培养微环境 代谢组学 心肌样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2-3p调控Kruppel样因子6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样分化的影响
3
作者 钟晓鸣 张蕾 +5 位作者 姚新亮 刘洪洋 张媛 万琪琳 李彦明 程冠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2-3p(miR-22-3p)调控Kruppel样因子6(KLF6)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心肌样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BMSC,将第3代BMSC分为对照组、5-氮杂胞苷(5-AZA)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22-3p模拟物组、miR-22-3p... 目的探究微小RNA-22-3p(miR-22-3p)调控Kruppel样因子6(KLF6)表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心肌样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BMSC,将第3代BMSC分为对照组、5-氮杂胞苷(5-AZA)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22-3p模拟物组、miR-22-3p模拟物+空载质粒组、miR-22-3p模拟物+KLF6过表达质粒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miR-22-3p及KLF6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结蛋白(Desmin)、肌钙蛋白T(cTnT)、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esmin、cTnT、Cx43、KLF6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凋亡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22-3p和KLF6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AZA组BMSC中miR-22-3p(q=7.971,P<0.001)、Desmin(q=7.876,P<0.001)、cTnT(q=10.272,P<0.001)、Cx43表达(q=6.256,P<0.001)以及细胞凋亡率(q=12.708,P<0.001)显著增加,而KLF6 mRNA(q=20.850,P<0.001)及蛋白表达(q=11.080,P<0.001)显著降低;与5-AZA组和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2-3p模拟物组BMSC中miR-22-3p(q=3.591,P<0.001;q=11.650,P<0.001)、Desmin(q=5.975,P<0.001;q=13.579,P<0.001)、cTnT(q=7.133,P<0.001;q=17.548,P<0.001)、Cx43表达(q=4.571,P=0.037;q=11.068,P<0.001)显著增加,而KLF6 mRNA(q=7.384,P<0.001;q=28.234,P<0.001)及蛋白表达(q=4.594,P=0.036;q=15.945,P<0.001)显著降低,miR-22-3p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5-AZA组(q=8.216,P<0.001);与miR-22-3p模拟物+空载质粒组比较,miR-22-3p模拟物+KLF6过表达质粒组KLF6 mRNA(q=23.891,P<0.001)及蛋白表达(q=13.378,P<0.001)显著增加,Desmin(q=9.505,P<0.001)、cTnT(q=10.985,P<0.001)、Cx43表达(q=8.301,P<0.001)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q=4.713,P=0.029)。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KLF6是miR-22-3p的潜在靶基因。结论miR-22-3p通过抑制KLF6表达来促进BMSC心肌样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3p Kruppel因子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刺激通过HIF-1α直接调节Myocardin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哈艳平 刘晓晓 +5 位作者 邵钟铭 邹园 伍彩霞 郭峻莉 申志华 揭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刺激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向心肌细胞谱系分化过程中对心肌素(Myocardin)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Sprague Dawley大鼠股骨BMSC,磁激活细胞分选法获得c-Kit^(+)细胞亚群。分别用H... 目的探讨低氧刺激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向心肌细胞谱系分化过程中对心肌素(Myocardin)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Sprague Dawley大鼠股骨BMSC,磁激活细胞分选法获得c-Kit^(+)细胞亚群。分别用HIF-1α过表达慢病毒感染或物理性低氧(2%O2)刺激c-Kit^(+)BMSC,定量RT-PCR检测HIF-1α、Myocardin和心肌细胞分化基因(Nkx2.5、cTnT)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yocardin和cTnT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HIF-1α对Myocardin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HIF-1α过表达慢病毒感染和物理性低氧刺激均诱导c-Kit^(+)BMSC中Myocardin和心肌细胞分化标志基因Nkx2.5、cTnT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shRNA抑制Myocardin后一定程度上减弱低氧诱导的c-Kit^(+)BMSC心肌细胞样分化。HIF-1α可直接上调Myocardin启动子活性。结论低氧刺激可通过HIF-1α直接上调Myocardin表达,进而促进c-Kit^(+)B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分化 低氧 HIF-1Α MYOCARD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玉河 方五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612-3613,共2页
近年来,人们在动物试验中发现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最终达到修复坏死心肌,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1]。因此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向心肌化条件分化后植入受损心肌处,
关键词 心肌细胞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体外扩增 新生血管形成 正常生理功能 骨髓干细胞 心肌细胞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