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木素碱性品红苦味酸(HBFP)染色法对诊断心肌早期缺血的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赖跃 廖志钢 聂忠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6-18,30,F003,共5页
法医病理学检验中,常需一种诊断心肌早期缺血性损害的准确方法,以便解决疑为心肌早期缺血,迅速死亡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因为HE染色病变不典型,难以作出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为此,我们采用Lie等介绍的苏术素碱性苦味酸(HBFP)染色... 法医病理学检验中,常需一种诊断心肌早期缺血性损害的准确方法,以便解决疑为心肌早期缺血,迅速死亡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因为HE染色病变不典型,难以作出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为此,我们采用Lie等介绍的苏术素碱性苦味酸(HBFP)染色法,对26例法医尸体解剖的心肌组织切片进行研究,并同HE染色进行了对比观察。期望在诊断早期心肌缺血方面作出一恰当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早期缺血 染色法 诊断 碱性品红 苏木素 急性心肌缺血 早期心肌缺血 HE染色 病理学检验 缺血性损害 碱性苦味酸 组织切片 尸体解剖 对比观察 不典型 法医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腔内涡流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童锴 张瑾 +3 位作者 王晶 周肖 徐勇 智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定量评估早期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涡流的结构及位置等特征,以期发现有助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方法疑似心绞痛患者共105例,射血分数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和心梗病史。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成早期心肌缺血组(冠脉狭窄>75%,n=56)和对照组(无明显冠脉狭窄或<75%,n=49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行VFM检查,存图后将VFM资料导入超声工作站脱机分析得到涡流各项参数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涡流各项参数包括:涡量(QMAX)、涡流半径、直径(r、R)、面积(S)及涡强(Q/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涡流的流量、面积及半径等参数无差异(P>0.05),但是早期心肌缺血组涡强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两者比较有差异,分别为:23.68±11.66/20.20±6.29(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的VFM技术对于定量评估左室涡流的可行性较高,其中涡强(Q/S)可能成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涡流 早期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肌缺血心肌肌红蛋白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官大威 李德祥 吴博韬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51-53,T001,共4页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只犬急性冠脉阻断60及90分钟后心肌肌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缺血60分钟已有明显的肌红蛋白脱失,比相应H、E 染色切片更易辨认缺血灶,在H、E 染色改变不明显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显...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只犬急性冠脉阻断60及90分钟后心肌肌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缺血60分钟已有明显的肌红蛋白脱失,比相应H、E 染色切片更易辨认缺血灶,在H、E 染色改变不明显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显示出肌红蛋白的缺失.冠脉阻断90分钟时,缺血区肌红蛋白缺失更加清晰,因此该方法可用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肌缺血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蛋白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肌红蛋白 肌肌 冠脉阻断 变化情况 实验应用 染色切片 缺血 缺血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早期心肌缺血心肌肌钙蛋白T脱失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大中 陈玉川 +1 位作者 胡丙杰 蔡明屈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上心肌肌钙蛋白T的脱失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显色观察。结果缺血15分钟,大鼠心肌肌钙蛋白T即有明显脱失,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脱失面积呈扩大趋势。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缺血大鼠心肌肌钙蛋白T的脱失面... 目的研究早期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上心肌肌钙蛋白T的脱失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显色观察。结果缺血15分钟,大鼠心肌肌钙蛋白T即有明显脱失,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脱失面积呈扩大趋势。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缺血大鼠心肌肌钙蛋白T的脱失面积与正常大鼠心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肌钙蛋白T是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肌缺血 心肌肌钙蛋白T 免疫组化技术 计算机图像分析 法医鉴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S100A8/9、HIF-1α在大鼠早期心肌缺血致心源性猝死诊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蕊 高云飞 +2 位作者 李成 张婧薇 王海鹏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76-78,共3页
早期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是法医实践中最常见猝死类型之一,具有死亡迅速特点,常规病理学检测手段缺乏特异性的形态学改变,且存在死后自溶等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识别并做出早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诊断是目前法医学诊断... 早期心肌缺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是法医实践中最常见猝死类型之一,具有死亡迅速特点,常规病理学检测手段缺乏特异性的形态学改变,且存在死后自溶等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识别并做出早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诊断是目前法医学诊断的重要难题,同时也是目前法医病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人体样本和动物模型等寻找敏感、稳定、实用的心源性猝死后诊断的标志物,然而没有一个标志物既特异又敏感。本研究追踪了IL-1β、S100A8/9、HIF-1α这3个早期心肌缺血标志物的相关文献及最新进展,探究这3个早期心肌缺血标志物用于心源性猝死法医病理学诊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肌缺血 心源性猝死 法医病理学 HIF-1Α S100A8/A9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犬心肌缺血后冠脉再灌注损伤 Ⅱ、心肌琥珀酸脱氢酶光镜及电镜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官大威 李德祥 朱宝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6-19,49,共5页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早期心肌缺血后冠脉再灌注的研究.有人认为冠脉再灌注有利于早期缺血心肌的恢复;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后单纯冠脉再灌注不仅能使缺血心肌组织结构的损伤加重,而且能使原有的心肌梗塞范围扩大,这与一些...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早期心肌缺血后冠脉再灌注的研究.有人认为冠脉再灌注有利于早期缺血心肌的恢复;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后单纯冠脉再灌注不仅能使缺血心肌组织结构的损伤加重,而且能使原有的心肌梗塞范围扩大,这与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心肌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是心肌进行有氧代谢的一种重要的酶.本文应用的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急性犬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冠脉再灌注对此酶浮性和分布的影响,目的在于进一步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后冠脉再灌注的效果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脱氢酶 再灌注损伤 急性心肌缺血 光镜 冠心病猝死 早期心肌缺血 电镜组织化学 脱氢酶活性 线粒体结构 黄嗓吟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T在家兔缺血心肌中的表达及其死后稳定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熊小明 邓世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0-93,161,共5页
目的探寻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家兔缺血心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死后稳定性,并对其在法医学实践中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系统,检... 目的探寻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家兔缺血心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死后稳定性,并对其在法医学实践中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系统,检测死后cTnT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cTnT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缺血区心肌组织可见明显不规则灶状、片状cTnT缺失区,间质呈阴性表达。在4℃放置,随放置时间延长,正常和缺血心肌组织cTnT阳性表达均有减弱趋势,至14d时均完全缺失。但仅在4℃放置1~7d内,缺血心肌和正常心肌标本之间cTnT阳性反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nT的免疫组化表达用于认定死后4℃放置的尸体是否有死前心肌缺血时,宜在7d以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心肌肌钙蛋白T 死后稳定性 早期心肌缺血 死后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典型病变心源性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燕枝 于海胜 +3 位作者 汪炜 李萱 张可丽 方义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心肌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是法医学中常见的SCD原因,其导致的SCD死者无明显心脏病史,发病突然,多在心肌缺血后6 h内死亡,缺乏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体...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心肌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是法医学中常见的SCD原因,其导致的SCD死者无明显心脏病史,发病突然,多在心肌缺血后6 h内死亡,缺乏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体征,以及死后自溶、尸体保存等因素的影响,使这类案例的死后诊断成为法医界难题。该文就生物化学标志物、病理学形态、组织特殊染色技术和免疫组化在无典型病变SCD法医学诊断中的用途、特点和局限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法医病理学 早期心肌缺血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工作者心电多相信息分析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华龙 何存道 郑肇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75-77,共3页
一、引言本文试图引用心电多相信息分析,阐明体育锻炼对心功能的促进作用,并且为预防和临床治疗提出客观的有效依据。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57名身体健康的干部、教师;82名身体健康的教练员和23名心脏病患者。按年龄和病情分成下... 一、引言本文试图引用心电多相信息分析,阐明体育锻炼对心功能的促进作用,并且为预防和临床治疗提出客观的有效依据。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57名身体健康的干部、教师;82名身体健康的教练员和23名心脏病患者。按年龄和病情分成下列各组: 1、青年干部和教师组(45岁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 早期心肌缺血 临床应用价值 信息分析 功能状况 身体健康 比较研究 心功能 体育工作者 心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