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对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芮淑红 王晨芳 +2 位作者 李云贺 潘君兰 王建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6-1711,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疗效及对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疗效及对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0例AC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75)予尼可地尔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n=75)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吲哚布芬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8.67%,高于对照组90.67%(χ^(2)=4.754,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TnI、CK-MB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t=15.492,3.250,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D62p、CD63、GPⅡb/Ⅲa等血小板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034,3.257,2.221,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1.862,3.378,2.131,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与对照组2.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治疗ACS的疗效优于尼可地尔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且可改善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和血小板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布芬 尼可地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小板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结合维生素B_(12)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参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周丽英 屠建平 +1 位作者 张洁 侯月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结合维生素B_(12)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参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维... 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结合维生素B_(12)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参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维生素B_(12)片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参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NT-proBNP、LDL-C、TC、TG、IL-8及MCP-1,总有效率HDL-L、IVST、E/A、FMD、肱动脉峰值流速变化率、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松养心胶囊结合维生素B_(12)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心功能参数,降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维生素B_(12)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 心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诗渝 钱贤灵 +5 位作者 吴雅丽 任道元 金航 曾蒙苏 钱菊英 陈铟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2-739,共8页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心肌内出血(IMH)组(33例)和非IMH组(19例)。分析两组心脏磁共振参数及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对IMH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IMH组相比,IMH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47.25±8.50)%vs(55.08±9.01)%,P=0.003],梗死容积百分比较高[(36.82±13.33)%vs(19.73±10.90)%,P<0.001]。在IMH患者中,IMH容积百分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640,P<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肌钙蛋白T对IMH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90,P<0.001),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453,P<0.01)、与心肌梗死容积百分比和IMH容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_(s)=0.540,P<0.01;r_(s)=0.773,P<0.01)。结论IMH可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且对左心室收缩功能有短期不良影响。心肌损伤标志物可用于判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IMH的发生情况,更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预示患者有更差的心功能、更大的梗死面积及更严重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内出血 心脏磁共振 心肌细胞损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薤香方湿化氧疗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艳 王琪 +2 位作者 宋少敏 沈建平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观察薤香方湿化氧疗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肺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评估其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和对肺组织的安全性。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薤香方组(XXF组)及薤香方+挥发油组(XXFHF组)。ISO... 目的观察薤香方湿化氧疗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肺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评估其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和对肺组织的安全性。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薤香方组(XXF组)及薤香方+挥发油组(XXFHF组)。ISO诱导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模型组给予50%氧气吸入,XXF组和XXFHF组分别给予薤香方和薤香方挥发油混合氧气湿化吸入,12h/d,连续7d。观察结束时,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及观察心肌和肺组织病理形态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XXF和XXFHF组LDH、CK、CK-MB升高的幅度均较低(P<0.05);XXF组和XXFHF组LVEDD和LVESD值明显降低(P<0.05),EF和FS值明显增加(P<0.05);心肌组织病理显示XXF和XXFHF组心肌坏死范围较ISO组轻,炎性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亦较ISO组轻;4组肺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损伤性改变。结论薤香方湿化氧疗能够保护缺血状态下的心肌,对肺组织无病理性影响,辅助治疗AMI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薤香方 氧疗 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复合探针-蛋白芯片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丽君 张丽华 +5 位作者 毛红菊 王萍 蒋友旭 李盼盼 金庆辉 赵建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7-1693,共7页
运用纳米金复合探针结合蛋白芯片,建立了一种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新方法.构建了2种纳米金探针:标记有检测抗体和DNA探针1的检测探针和标记有DNA探针2(与DNA探针1的碱基互补配对)的信号探针.当目的抗原存在时,检测探针经检测抗体和抗原... 运用纳米金复合探针结合蛋白芯片,建立了一种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新方法.构建了2种纳米金探针:标记有检测抗体和DNA探针1的检测探针和标记有DNA探针2(与DNA探针1的碱基互补配对)的信号探针.当目的抗原存在时,检测探针经检测抗体和抗原,与芯片上捕获抗体结合固定在芯片上,信号探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检测探针结合使信号放大,最后利用纳米金成核原理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结果并定量分析.该体系在40 min内可检测多种标志物,其中肌钙蛋白Ⅰ(c TnⅠ)的检出限为10 pg/m L,与临床电化学发光法(ECLIA)灵敏度相当;肌红蛋白(MYO)与新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检出限分别为640和10 pg/m L,与E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相比,灵敏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探针 蛋白芯片 杂交 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患者中心肌标志物、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晓兰 蒋廷旺 殷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究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患者中心肌标志物、白细胞(WBC)计数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 目的:探究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患者中心肌标志物、白细胞(WBC)计数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入院时的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以及WBC计数、PDW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血清cTnI、CK-MB、MYO、WBC计数及PDW水平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患者中有48例(48.00%)经最终临床诊断确诊为AMI。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提高(P<0.05)。5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5.83%、94.23%,均高于各项指标的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CK-MB、MYO、WBC计数及PDW这5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志物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分布宽度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心肌损伤标志物?如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7
作者 鄢盛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323-323,共1页
答:通常把心肌细胞损伤后因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的大分子生物化学物质逸出,且能在血循环中被检出的这类大分子物质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1979年WHO提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典型的... 答:通常把心肌细胞损伤后因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的大分子生物化学物质逸出,且能在血循环中被检出的这类大分子物质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1979年WHO提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有明确的血清酶活性改变;上述3者中至少符合两项即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心肌细胞损伤 通透性改变 大分子 化学 分子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志辉 迟路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73-2175,共3页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志物 生化标志 早期 病后 主要诊断 研究进展 发病 定标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瑛 朱明 +3 位作者 张剑蔚 许文音 白洁 张马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后处理和预处理复合后处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室间隔缺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整个麻醉过程中不应用吸入麻醉药)、预处理组(主动脉阻断前吸...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后处理和预处理复合后处理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室间隔缺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整个麻醉过程中不应用吸入麻醉药)、预处理组(主动脉阻断前吸入1.5 MAC的七氟醚20 min)、后处理组(主动脉开放后吸入1.5 MAC的七氟醚20 min)和预处理+后处理组(主动脉阻断前后分别吸入1.5 MAC的七氟醚20 min),每组15例。记录和比较各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和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后的呼吸机支持时间、CICU滞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2)和体外循环后1 h(T3)、6 h(T4)、12 h(T5)、24 h(T6),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质量浓度。结果各组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入CICU后的呼吸机支持时间、CI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2~T6时点的血浆cTnⅠ、Mb和CK-MB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T0时点(P<0.05);预处理组、后处理组和预处理+后处理组T3~T5时点的血浆cTnI、Mb和CK-MB质量浓度均较相应时点的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七氟醚各处理组间相应时点的血浆cTnI、Mb和CK-MB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均能减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但两者合用并无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七氟醚 预处理 后处理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对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纪芳 曹建民 +1 位作者 周海涛 郭娴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对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将55只42天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分为5组(数字随机分组法):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M组)、运动+黑果枸杞低剂量组(LM Ⅰ...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对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大鼠运动性心肌损伤的保护。方法: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将55只42天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分为5组(数字随机分组法):安静对照组(C组)、运动对照组(M组)、运动+黑果枸杞低剂量组(LM Ⅰ组),运动+黑果枸杞中剂量组(LM Ⅱ组),运动+黑果枸杞高剂量组(LM Ⅲ组),各组均为10只大鼠(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5只)。每天对大鼠灌胃(ig)1次,不同剂量水平干预组黑果枸杞剂量由低到高分别为0.25g/kg、0.5g/kg、1.5g/kg,灌胃体积为5 mL/kg,C组、M组大鼠ig等量生理盐水。游泳训练42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血清、心肌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血清谷丙转氨酶(P<0.01)、乳酸脱氢酶(P<0.01)、肌酸激酶(P<0.05)、a-羟丁酸脱氢酶(P<0.01)、肌钙蛋白Ⅰ(P<0.01),M组较C组显著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含量,LM各组较M组均有所降低(均为P<0.01),组间无明显差异;肌酸激酶含量,LM各组较M组均有所降低(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组间无差异;a-羟丁酸脱氢酶、肌钙蛋白Ⅰ含量,LM各组较M组均有所降低(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组间随剂量增加而递减[LM Ⅲ组低于LM Ⅰ组(P<0.05)]。心肌SOD活性,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LM各组较M组显著升高(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组间随剂量增加而递增[LM II(P<0.05)、LM Ⅲ组(P<0.01)高于LM Ⅰ组]。心肌MDA含量,M组较C组显著性升高(P<0.05);LM各组较M组均显著降低(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随黑枸杞剂量增加而递减[LM Ⅱ(P<0.05),LM Ⅲ组(P<0.01)低于LM Ⅰ组]。血清与心肌内皮素含量,M组较C组显著升高(P<0.05),LM各组较M组显著降低(血清内皮素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心肌内皮素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1、P<0.01),且组间皆随剂量增加而递减[LM Ⅲ组(P<0.05)低于LM Ⅰ组]。血清、心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5),LM各组较M组显著升高(LMⅠ、Ⅱ、Ⅲ组分别为P<0.05、P<0.05、P<0.01),且组间随剂量增加而递增[LM Ⅲ组(P<0.05)高于LM Ⅰ组]。结论:补充黑果枸杞对抗运动性心肌损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显著特点。不同剂量黑果枸杞的补充可以有效地促进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清除机体产生的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保证二者浓度的相对平衡。从而阻止因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心肌损伤,其中,以高剂量组(LMⅢ组)效果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心肌损伤标志物 抗氧化酶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运动性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联检在急性高原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其全 杨定周 王福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3-197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肌钙蛋白 肌酶谱 早期诊断 损伤 肌酸激酶同功酶 高原肺水肿 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T 住院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栖冬青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爱萍 张启春 +5 位作者 宋祎 杨梦 王君阳 王畅 胡立宏 王吓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4-489,共6页
目的研究具栖冬青苷(pedunculoside,PE)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n=10),即假手术组(Sham... 目的研究具栖冬青苷(pedunculoside,PE)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n=10),即假手术组(Sham)、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M)、卡托普利组(Capt,阳性药)、美托洛尔组(MT,阳性药)、PE低、中、高剂量组(2.5 mg·kg-1、5 mg·kg-1和10 mg·kg-1)。术前连续给药3 d,每日1次。观察PE对MIRI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MIRI模型组大鼠在结扎LAD 30 min,再灌注24 h后,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降低,表现为LVSP、+d P/d t max降低,LVEDP、-d P/d t max升高。同时,血清SOD含量降低,MDA,CTnI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E能明显改善上述病理改变。结论具栖冬青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栖冬青苷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电图 血流动力学 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血并治方有效组分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永慧 张佩 +3 位作者 刘剑刚 李澎 张大武 王承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2期2017-2023,共7页
目的:观察气血并治方组分配伍(Components of water extract from Qixue Bingzhi Recipe,CWQB)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防止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机制。方法:分离、提取... 目的:观察气血并治方组分配伍(Components of water extract from Qixue Bingzhi Recipe,CWQB)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防止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机制。方法:分离、提取、培养出生1-2天的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3 h复氧2 h制作H/R模型,分为Control组(正常氧组)、H/R组(缺氧/复氧模型)、TMZ组(缺氧/复氧模型+100μmol/L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和CWQB组(缺氧/复氧模型+1mmol/L气血并治方有效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测定各组细胞高能磷酸化合物-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含量并计算总腺苷酸量(Total adenylic acid,TAN)、能荷(Energy charge,E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c Tn 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早期凋亡率与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与H/R组比较,TMZ组、CWQB组AMP含量下降,ADP、ATP含量和TAN、EC水平均有所升高,其中TMZ组ADP、ATP、TAN升高程度较CWQB组更为显著(p<0.05);TMZ组、CWQB组CK-MB、c Tn T含量显著下降,其中CWQB组c Tn T含量下降更为显著(p<0.05);TMZ组、CWQB组早期凋亡率有所下降,TMZ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K-MB水平与AD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早期凋亡率与AM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ADP、ATP浓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CWQB能够在降低H/R心肌细胞AMP浓度,升高ADP、ATP浓度和TAN、EC水平的同时,减轻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 Tn T含量,抑制心肌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从而发挥对H/R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并治方 有效组分 缺氧/复氧心肌细胞 保护作用 高能磷酸化合 心肌损伤标志物 早期凋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佳 刘培培 +2 位作者 李小宁 杨洋 李树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7-707,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上腹痛、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史;查体:体温:36.8℃,血压:135/86 mmhg(1 mm Hg=0.133 k Pa),脉搏:75次/min,神志清楚,双...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上腹痛、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史;查体:体温:36.8℃,血压:135/86 mmhg(1 mm Hg=0.133 k Pa),脉搏:75次/min,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率:75次/min,律齐,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可闻及肠鸣音,4-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 湿性啰音 器质性杂音 风湿性心脏病 肺呼吸音 临床资料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淀粉样变性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亚妹 周京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1-1021,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胸闷乏力9个月"入院。患者9个月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胸闷,活动后及夜间多发,伴有双下肢轻度浮肿,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提示轻度瓣膜反流,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未予以特殊治疗。2个月...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胸闷乏力9个月"入院。患者9个月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胸闷,活动后及夜间多发,伴有双下肢轻度浮肿,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提示轻度瓣膜反流,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未予以特殊治疗。2个月前胸闷乏力症状加重,活动耐量进行性减退,双下肢浮肿明显,遂入院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其他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淀粉样变性 阵发性胸闷 心肌损伤标志物 轻度浮肿 超声心动图 活动耐量 乏力症状 冠状动脉造影 双下肢浮肿 频发室性早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Q波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1例报告
16
作者 赵羽 胡中桥 赵灵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共1页
关键词 Q波 ST段抬高 房性期前收缩 阵发性心悸 肌钙蛋白 心尖部 心律不整 心肌损伤标志物 左侧乳腺癌 节段性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1诊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彤 张晓璞 +1 位作者 李勋(综述) 杨承健(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0-1033,共4页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了各种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其中包括微小RNA-1(microRNA-1,miR-1),它是首个发现与心血管病发展相关的miR,具有心肌细胞表达特异...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了各种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其中包括微小RNA-1(microRNA-1,miR-1),它是首个发现与心血管病发展相关的miR,具有心肌细胞表达特异性.多项研究提示miR-1直接参与调控心肌梗死的整个病理过程,包括心肌细胞凋亡、炎症、血管生成、纤维化以及影响心肌细胞的存活和增殖活性,通过检测miR-1的表达量变化以及上游调节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本文将对miR-1诊疗心肌梗死展开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小RNA-1 心肌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标志物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心丹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预防性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漠然 赵文靖 +3 位作者 梁耀月 张加余 李晋生 王志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观察营心丹对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硝苯地平12.6 mg·kg^(-1)组、营心丹高、中、低剂量组(25.2、12.6、6.3 mg·kg^(-1))、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 目的观察营心丹对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硝苯地平12.6 mg·kg^(-1)组、营心丹高、中、低剂量组(25.2、12.6、6.3 mg·kg^(-1))、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纯水),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 d,最后1次给药1 h后,舌下静脉注射pit 1 U·kg^(-1)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注射后10 min内不同时间点的肢体Ⅱ导联心电图ST段、心肌缺血阳性率及心律失常的变化,考察营心丹对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糖原磷酸化同工酶BB(GPB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的影响。结果营心丹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降低心肌缺血阳性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GPBB、c Tn I、c Tn T的含量,营心丹剂量越大,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越小。结论营心丹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心丹 急性心肌缺血 垂体后叶素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电图 ST段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强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徐倩 万冬梅 +2 位作者 邓立梅 高媛 田淇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生脉强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观察及对心脏重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医院心病科就诊的慢性心衰老年患者86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 目的探讨生脉强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观察及对心脏重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医院心病科就诊的慢性心衰老年患者86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强心颗粒口服,1袋/次,2次/d,连续用药30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西药减停率;次要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收缩功能[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心脏重构指标[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MB,CK-MB)、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和运动耐量(6 min内最远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70%,39/43)、利尿剂减停率(88.37%,38/43)和地高辛减停率(90.70%,39/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30/43)、69.77%(30/43)和72.09%(31/43)],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中医证候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6 min最远步行距离则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A、FS、E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LAD、LVESD、LVEDD、IVST、LVPWT值和CK-MB、cTnT、hs-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脉强心颗粒用于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疗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强心颗粒 慢性心衰 心脏重构 心肌损伤标志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替罗非班诱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怀玉 王俊杰 +1 位作者 朱皓 刘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5-305,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胸痛2h”入院。既往有吸烟史,否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6/54mmHg(1mmHg=0.133kPa)。心、肺无阳性体征。入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因“突发胸痛2h”入院。既往有吸烟史,否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6/54mmHg(1mmHg=0.133kPa)。心、肺无阳性体征。入院心电网V1-5、I、aVL导联ST段抬高0.2~0.8mV,T波直立。心肌损伤标志物(发病2h)正常。初步诊断: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替罗非班 介入术后 冠状动脉 心肌损伤标志物 诱发 急诊 入院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