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艾妮 张凯伦 +1 位作者 夏家红 杨运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探索无创性缺血预处理 (NIPC)延迟心肌保护作用 ,以及核因子κB (NF κB)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4组 ,Ⅰ组 (I/R组 ) ;Ⅱ组 (NIPC组 ) ;Ⅲ组 (PDTC +NIPC组 ) ;Ⅳ组 ...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探索无创性缺血预处理 (NIPC)延迟心肌保护作用 ,以及核因子κB (NF κB)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4组 ,Ⅰ组 (I/R组 ) ;Ⅱ组 (NIPC组 ) ;Ⅲ组 (PDTC +NIPC组 ) ;Ⅳ组 (PDTC组 )。PDTC为NF κB特异性抑制剂。建立体内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结扎前降支 4 5min ,复灌 30min ,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心律失常发生率 ,并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NF κB的值 ;复灌 2h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其中NIPC为I/R前 2 4h采用止血带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复灌 5min ,反复 3个循环。结果 Ⅱ组心功能恢复优于其它 3组、心梗面积小于其它 3组(P <0 0 5 ,P <0 0 1) ;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其他 3组低 (均P <0 0 5 )。Ⅲ组的各项结果与另外 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Ⅰ和Ⅳ组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可以起到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 ;NF κB在预处理过程中可以诱导产生心肌保护蛋白 ,但在心肌持续缺血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炎症因子可加重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 心肌保护作用 NF-kB 缺血预处理 PDTC 雄性大鼠 缺血再灌注模型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蛋白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在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立伟 王建华 郭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54-95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保护作用 生脉注射液 手术中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脏 心肌顺应性 能量储备 心肌氧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敏感的钾通道与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峰 梅其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缺血、药物等多种因素产生的预适应现象都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ATP敏感的钾通道是介导预适应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是线粒体而非质膜ATP敏感的钾通道介导了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但它是否为此过程的最终效应器尚有... 缺血、药物等多种因素产生的预适应现象都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ATP敏感的钾通道是介导预适应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是线粒体而非质膜ATP敏感的钾通道介导了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但它是否为此过程的最终效应器尚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未来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的克隆和调控机制的揭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适应 心肌保护作用 ATP敏感 钾通道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海梅 郭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1-1113,共3页
针对参与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hsion,I/R)的因素而采取的多种心肌保护措施和药物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探索启动机体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心肌保护作用 缺血后处理 临床研究 缺血再灌注 保护机制 心血管 内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腺苷对心肌保护作用
5
作者 籍振国 韩建妙 +2 位作者 周素华 刘刚 刘坤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6-456,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04年12月-2006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住院且符合下列入选标准的患者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31—79岁:符合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且在12小时内,未溶栓、直接行介入治疗...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04年12月-2006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住院且符合下列入选标准的患者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31—79岁:符合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且在12小时内,未溶栓、直接行介入治疗并成功进行单个支架置入;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0—1级;心率950次/分,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作用 河北医科大学 溶栓治疗 ST段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韩珂 杨辰垣 +1 位作者 肖诗亮 董念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冷血停搏液组、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心逆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和正负压力... 目的:探讨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冷血停搏液组、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心逆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和正负压力微分恢复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含水量(MWC)、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漏出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三磷酸腺苷含量(ATP)、心肌梗死面积(MIS)。每组随机留取标本,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的左心室功能恢复指标、ATP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P<0.01),而MWC,LDH、CK漏出率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P<0.05),电镜超微结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结论: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搏液 冷血 二氮嗪 心肌保护作用 对照组 心肌梗死 CK 面积 结论 乳酸脱氢酶(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7
作者 马莉 陈韵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腺苷(adenosine)是腺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效应,可由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分泌释放,是组织缺血时所释放的一种内源性因子。自1985年Ely等研究发现腺苷对心肌细胞有直接保护作用以来,... 腺苷(adenosine)是腺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效应,可由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分泌释放,是组织缺血时所释放的一种内源性因子。自1985年Ely等研究发现腺苷对心肌细胞有直接保护作用以来,针对腺苷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近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笔者就腺苷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机制 心肌细胞 临床应用 腺苷 心肌保护作用 腺嘌呤核苷酸 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与药物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文武 马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8-329,共2页
20世纪70年代发现较长时间缺血造成心肌损伤后,恢复供血不但不能减轻损伤反而使之加重,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溶栓治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搭桥术及心脏移植术而备受重视。自从1986年Murry... 20世纪70年代发现较长时间缺血造成心肌损伤后,恢复供血不但不能减轻损伤反而使之加重,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溶栓治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搭桥术及心脏移植术而备受重视。自从1986年Murry首次提出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概念以来,30年的试验研究证实IPC确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IPC具有强大的心肌内源性保护作用.能有效地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由于IPC的创伤性和多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而难以在临床推广使用。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作用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药物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血管内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
9
作者 陈莹莹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作用 首次发现 梗塞面积 耐受 大鼠 受体 效应器 动物 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慢性缺氧诱导的Cirbp高甲基化损伤体外循环中低温的心肌保护作用
10
作者 刘一为 邢郡玥 +5 位作者 李勇男 罗启鹏 苏展豪 项理 黄源 张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2-12,共1页
目的:心脏手术需要建立体外循环(CPB)以提供心脏无血和停跳的状态以利于手术。长期慢性缺氧患者CPB后常发生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低温是CPB中最基本的心肌保护方法,但是低温心肌保护效果是否会受到长期慢性缺氧的影响,目前尚不... 目的:心脏手术需要建立体外循环(CPB)以提供心脏无血和停跳的状态以利于手术。长期慢性缺氧患者CPB后常发生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低温是CPB中最基本的心肌保护方法,但是低温心肌保护效果是否会受到长期慢性缺氧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明确长期慢性缺氧是否会影响CPB中低温的心肌保护效果,并探讨其转化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氧 心肌保护作用 Cirbp 体外循环 高甲基化 中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咪唑对离体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吴国桢 冯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100-100,共1页
最近的实验资料表明,心脏在缺血时心肌释放血栓素A<sub>2</sub>(Thromboxane A<sub>2</sub>)增加,从而导致了心肌微循环的障碍,故有人认为是造成缺血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基础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川芎嗪... 最近的实验资料表明,心脏在缺血时心肌释放血栓素A<sub>2</sub>(Thromboxane A<sub>2</sub>)增加,从而导致了心肌微循环的障碍,故有人认为是造成缺血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基础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川芎嗪和咪唑对TXA<sub>2</sub>释放的抑制作用,我们用大白鼠的离体心脏建立Langendorff模型,共用21只SD近交系大白鼠,雄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和咪唑组。对照组采用Kreb-Henseleit液和心停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大鼠 离体心脏 心肌保护作用 LANGENDORFF 心肌再灌注损伤 血栓素 抑制作用 停跳液 近交系 心肌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黄恬研究组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解偶联蛋白3的心肌保护作用
1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杨黄恬教授领衔的研究组在解偶联蛋白3(UCP3)抵抗心脏缺血/再灌注O/R)损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UCP3的心肌保护作用,即在H2O2预处理(H2O2PC)介导的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杨黄恬教授领衔的研究组在解偶联蛋白3(UCP3)抵抗心脏缺血/再灌注O/R)损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UCP3的心肌保护作用,即在H2O2预处理(H2O2PC)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中的重要性和其保护线粒体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作用 解偶联蛋白3 科学研究所 研究人员 心脏 健康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保护作用
13
作者 祝茂盛 石敦义 +4 位作者 王斌 杨义琴 王鹏 余锋 孔林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465-465,共1页
目的探析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5,采用血必净治疗)和研究组(n=45,采用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 目的探析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5,采用血必净治疗)和研究组(n=45,采用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CT、TF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R、MAP、CI相比,研究组HR显著降低,且MAP、CI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O.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采用血必净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可显著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严重脓毒症 心肌保护作用 血必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后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静 余鹏 +3 位作者 刘琴 张列亮 魏根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9,共4页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寻求新的防治策略以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预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缺血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指缺血心肌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损伤进一步...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全球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寻求新的防治策略以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预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缺血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指缺血心肌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七氟醚因其血气分配指数低、诱导迅速、停药后苏醒快、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吸入麻醉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保护作用 吸入麻醉药 缺血心肌 大鼠 心肌细胞凋亡 血液灌注 线粒体结构 心脏手术 凋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自由基引起的离体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蓓华 罗健东 +1 位作者 张贵平 区慧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 探讨在大鼠离体灌流心脏预先给予辛伐他汀能否对抗自由基引起的心肌功能损伤。方法 在Langen dorff离体大鼠心脏上观察辛伐他汀能否拮抗DPPH自由基对离体心功能的损伤 ,记录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冠脉流量(CF) ,心率 (HR)及心肌... 目的 探讨在大鼠离体灌流心脏预先给予辛伐他汀能否对抗自由基引起的心肌功能损伤。方法 在Langen dorff离体大鼠心脏上观察辛伐他汀能否拮抗DPPH自由基对离体心功能的损伤 ,记录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冠脉流量(CF) ,心率 (HR)及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的生成。结果 在DPPH自由基损伤对照组LVDP ,+dp/dtmax,CF ,HR较正常对照组下降 (P <0 0 1) ,而MDA的生成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 0 1)。预先给予含辛伐他汀的灌流液灌流 15min ,再用含DPPH自由基的灌流液灌流心脏 ,结果显示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DP ,+dp/dtmax较DPPH自由基损伤组改善 (P <0 0 1) ,而MDA的生成较DPPH自由基损伤对照组减少 (P <0 0 1)。CF及HR较DPPH损伤组也稍有改善。结论 辛伐他汀对DPPH自由基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自由基 丙二醛 心肌保护作用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止血带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平 吴周全 李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0,共2页
止血带可减少术野出血,保证手术野的清晰而成为骨科常用的设备.但长时间止血带后又必然使肢体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s ischemia reperfusion,LIR),主要表现细胞因子的释放、中性粒细胞粘附后释放毒素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形成.一方面... 止血带可减少术野出血,保证手术野的清晰而成为骨科常用的设备.但长时间止血带后又必然使肢体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limbs ischemia reperfusion,LIR),主要表现细胞因子的释放、中性粒细胞粘附后释放毒素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形成.一方面影响了局部组织功能,另一方面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累及心肺等器官[1].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最为重要,常表现为应激性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损伤等[2].已有研究发现,肢体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启动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但这些研究主要讨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3~5].本研究旨在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是否能减轻下肢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作用 心肌损伤 止血带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 中性粒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预处理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杰 郑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9-1021,共3页
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心肌保护作用研究始于70年代以前,主要侧重于调节心肌血氧的供需平衡,降低心肌的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以及如何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
关键词 心肌保护作用 缺氧预处理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血流 人类健康 发病机理 供需平衡 侧枝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一清 倪晓琳 +1 位作者 胡润晖 陈和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0,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七氟烷预处理和后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起到了心肌保护作用,而关于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和争议颇多。本文就七氟烷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指导。同时指出七氟烷心肌保护作用在临床工... 大量研究表明,七氟烷预处理和后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起到了心肌保护作用,而关于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和争议颇多。本文就七氟烷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指导。同时指出七氟烷心肌保护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作用 机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作用
19
作者 梁有峰 王爱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65,共1页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性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性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其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学基础。本研究旨在观察EPO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标准化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的方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即大鼠全麻、无创呼吸支持的条件下,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以此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所有心梗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即EPO组和对照组,EPO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给予EPO(3 000 u/kg),共3d(术前1 d、当天、后1 d),对照组大鼠相同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7 d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尾静脉抽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的含量。术后28 d后经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大鼠心功能;通过梗死周围心肌组织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调亡蛋白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借以评价EPO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毛细血管和调亡蛋白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试验过程中,共死亡7只,其中麻醉死亡1只,胸壁大血管损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2只,前降支动脉结扎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只,术后因心衰死亡、肺部感染等原因死亡3只。免疫组化实验研究显示,EPO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降低(P<0.05);EPO干预后,梗死周围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Bcl-2/Bax值显著增高;梗死周围区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6.3±0.7,4.6±0.9个/视野,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max明显升高而LVEDP、-dp/dt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给予EPO,其可通过促进梗死周围区域毛细血管形成、抑制梗塞周围区炎症反应及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而达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后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脏保护作用 大鼠 Bcl-2/Bax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前降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子心中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
20
作者 李佳东 高晗 +2 位作者 李英哲 张贵兰 吴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8-1165,1181,共9页
为了寻找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莲子心的80%乙醇提取物,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 为了寻找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莲子心的80%乙醇提取物,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筛选。从莲子心80%乙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苷(1)、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2)、芹菜素-6-C-β-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3′-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6)、橙皮苷(7)、异夏佛塔苷(8)、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9)、对香豆酸-4-O-β-D-葡萄糖苷(10)、对香豆酸(11)、苯乙基6-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β-D-葡萄糖苷(12)、淫羊藿次苷D1(13)、淫羊藿次苷F2(14)。化合物1~6、9、11~14均为首次从莲子心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1~8对缺氧/复氧损伤下的小鼠HL-1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小鼠HL-1-STAT3-Luc细胞中STAT3的表达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黄酮苷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