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例老年性髋关节损伤患者的围术期心电图变化
1
作者 时均贵 杨海燕 艾阳平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1期106-106,共1页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们观察了200例老年性髋关节损伤患者的围术期心电图变化.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住院的老年性髋关节损伤患者200例,其中男113例、女87例,年龄60~88岁。患者均有髋关节损伤史;...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们观察了200例老年性髋关节损伤患者的围术期心电图变化.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住院的老年性髋关节损伤患者200例,其中男113例、女87例,年龄60~88岁。患者均有髋关节损伤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既往无心律失常病史。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1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3例;固定方式:螺钉内固定97例,DHS系统内固定43例,髋关节置换术6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心电图变化 伤患者 老年性 围术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 螺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惠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IS)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入院时(48 h内)、发病第7天实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研究病情严重...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IS)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入院时(48 h内)、发病第7天实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研究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梗死分型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80例(66.67%)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异常的类型为S-T段及心律失常;检测出心电图异常患者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未检出心电图异常者(P<0.05);检出者心电图异常情况≥2次的其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48 h内检出心电图异常者及发病第7天检出异常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CIS患者大多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加大对心电图变化观察对CIS评估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老年人 心电图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100例心电图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孟云生 《北方药学》 2014年第5期151-151,共1页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抽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100例,对心电图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在100例病人当中,心电图出现异常占总体的78.6%,当中包括脑出血、脑栓塞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障...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抽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100例,对心电图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在100例病人当中,心电图出现异常占总体的78.6%,当中包括脑出血、脑栓塞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障碍病人心电图异常几率明显高于意识清醒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复查有25例恢复正常,10例死亡。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几率非常高,因此,在临床当中应该给予密切监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变化 急性 脑血管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佳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0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ERS以男性多见(85%)。ST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大多伴J波,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0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ERS以男性多见(85%)。ST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大多伴J波,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至基线。结论 ERS是以J波和ST-T改变为主要表现的心电图综合征,但易与有类似心电图表现的器质性心脏病相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电图变化 运动试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黎应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5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经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缓解,心力衰竭好转,但左室肥大无好转,5例快速心房颤动...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经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缓解,心力衰竭好转,但左室肥大无好转,5例快速心房颤动中2例转为窦性心律,2例心室率降至<100次/min;房性或室性早搏4例经治疗后3例消失,1例无明显改善。治疗后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快-慢综合征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临床上如发现患者有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房颤动而未找到其病因时,应行有关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明确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心电图变化 治疗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PCI治疗STEMI后心电图变化与近期预后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常亚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心电图变化与近期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64例,均行急诊PCI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心电图变化与近期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64例,均行急诊PCI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分为发生MAE组(n=10)及未发生MAE组(n=54),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校正T波峰末间期(Tp-ec)、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比值(Tp-e/QT),并分析术后发生MAE与Tp-ec、Tp-e/QT的关系。结果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发生MAE组Tp-ec长于未发生MAE组,Tp-e/QT大于未发生M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p-ec、Tp-e/QT与术后MAE的发生呈正相关(r1=0.610,P1=0.009;r2=0.580,P2=0.011)。结论急诊PCI术后STEMI患者Tp-ec、Tp-e/QT与术后MAE的发生呈正相关,其异常改变对近期预后具有预测和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电图变化 近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广会 《北方药学》 2018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究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胺碘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HR低于对照组,而LVEF、P-R间期、QRS间期等心电图监测指标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这5个指标上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美托洛尔 小剂量胺碘酮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心电图变化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颖 《北方药学》 2018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105例CHD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2)。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酒石...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105例CHD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2)。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AQ)评分,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较对照组的80.77%高(P<0.05);两组SAQ评分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CHD心绞痛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酒石酸美托洛尔 通心络胶囊 心电图变化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变化分析
9
作者 姚有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1期60-60,共1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收入本院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共70例、1250次一过性心肌缺血,其中1105次无明显症状。持续时间:持续<30min/d35例,其中1例...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收入本院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共70例、1250次一过性心肌缺血,其中1105次无明显症状。持续时间:持续<30min/d35例,其中1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70例患者中,心率变异<50ms59例,心率变异>100ms12例,所有发生心脏病事件的心率变异均<50ms;心电图出现T波的异常(≥2个导联)者55例,其中,仅有T波的异常者25例;出现ST段压低者30例,30例中显著压低者22例,轻度压低者8例;单纯ST段压低者5例,ST段压低同时伴T波异常者25例。结论临床上应视为严重心绞痛发作,积极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对UAP发作时异常心电图假性正常化的认识,以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电图变化原因分析
10
作者 陈才学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5期393-394,共2页
关键词 心电图变化 慢性肾衰竭患者 原因分 慢性肾功能不全 检查结果 住院期 E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T波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俊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5期2767-27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变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AMI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发病1 a后心电图T波检查分为直立患者(49例)、倒置患者(47例),并选取同期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变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AMI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发病1 a后心电图T波检查分为直立患者(49例)、倒置患者(47例),并选取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肢体导联与胸导联T波时间、振幅及直立患者、倒置患者心功能[LVEF、左心室峰值充盈时间]水平,并对比直立患者不同T波直立恢复时间LVEF水平,分析T波直立恢复时间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心电图肢体导联、胸导联T波时间较健康对照组长(P<0.05);研究组心电图肢体导联T波振幅较健康对照组小,胸导联T波振幅较健康对照组大(P<0.05)。直立患者LVEF较倒置患者高(P<0.05);T波直立恢复时间≤12个月LVEF水平低于T波直立恢复时间≤9个月、≤6个月、≤3个月(P<0.05)。结论 T波直立恢复时间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临床心电图T波检查可为评估心功能、掌握病情程度、判断预后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T波变化 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心电图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戚厚兴 贾传鲁 +4 位作者 张作记 陆红 王凤菊 张海玲 朱耿鸾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临床及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定 ,观察临床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临床及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焦虑抑郁水平测定 ,观察临床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研究组心理行为干预前 ,SAS、SDS评分分别为 6 2 . 31± 8 .2 5 ,6 5. 13± 7 2 0 ,对照组为 6 1. 82± 9 6 ,6 6 . 2 3±8 .0 8,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心理行为干预后各时段SAS、SDS评分研究组明显减小 ,1周、2周、4周SAS评分分别为 5 3. 2 1± 6. 74 ,4 7. 2 3± 7. 18,4 4 . 5 9± 4 18;SDS评分分别为 5 8 2 1± 5 . 89,4 9 2 0± 6. 14 ,4 5. 4 3± 4 . 79,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临床及心电图指标 ,如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死亡及QTc、QTa、ΣST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的改善AMI患者的负性情绪 ,减轻心电图变化 ,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行为干预 心肌梗死患者 心电图演变 临床 急性心肌梗死(AMI) 恶性心律失常 SDS评分 心电图变化 显著性差异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梗死后心绞痛 心电图改变 SAS评分 心电图指标 对照组 诊断标准 水平测定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李玲文 杜林林 +3 位作者 计光 邱俏檬 吴斌 卢中秋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4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特点 主动脉夹层 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检查 AD患者 心电图变化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改变与临床意义的探讨
14
作者 周向华 吴亚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7期825-827,共3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指脑底部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第一次出血病死率约40%[1]。本病的心电图变化多数缺乏特异性,所以熟悉该病的心电图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对本院2008年3月至...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指脑底部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第一次出血病死率约40%[1]。本病的心电图变化多数缺乏特异性,所以熟悉该病的心电图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心电图异常与临床意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心电图变化 临床意义 心电图异常 畸形破裂 动静脉 动脉瘤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戒断初期的心电图改变
15
作者 钟智勇 罗毅平 叶二农 《四川精神卫生》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心电图改变 海洛因戒断 海洛因依赖者 心电图变化 戒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h连续工作的“侦探”——动态心电图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艳琴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1期118-118,共1页
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记仪连续监测人体24h的心电图变化。动态心电图能够利用回放系统经电子计算机处理作快速阅读和分析,可以分别显示监测期内心脏搏动总数、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 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记仪连续监测人体24h的心电图变化。动态心电图能够利用回放系统经电子计算机处理作快速阅读和分析,可以分别显示监测期内心脏搏动总数、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等,且其结果可用不同方式显示,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资料,从而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敞短暂静态记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HOLTER 心电图变化 计算机处理 常规心电图 连续监测 活动状态 快速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杰英 李永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检查结果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精神分裂患者 心电图变化 维思通治疗 心电图检查 心电活动 动态观察 住院患者 心电图 自动分析 连续观察 心血管 正常者 入院后 治疗后 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临床分析
18
作者 李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557-558,共2页
心电图是孕期保健的常规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妊娠期孕妇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健康。随着我国医疗保健水平及人口素质的提升,孕期保健已经上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对本... 心电图是孕期保健的常规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妊娠期孕妇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健康。随着我国医疗保健水平及人口素质的提升,孕期保健已经上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对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产前门诊及产科住院妊娠妇女心电图改变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心电图改变在妊娠中晚期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变化 中晚期孕妇 妊娠期 临床分析 孕期保健 妊娠并发症 新生儿健康 妊娠中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都有哪些导联?
19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4期2261-2261,共1页
答:常规导联应包括3个。(1)肢体导联,I、Ⅱ、HI;(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3)单极心前导联,V1、V2、V3、V4、V5、V6等。此外,根据需要和心电图变化决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做导联。按规定连接导线,红(右臂... 答:常规导联应包括3个。(1)肢体导联,I、Ⅱ、HI;(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3)单极心前导联,V1、V2、V3、V4、V5、V6等。此外,根据需要和心电图变化决定描记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加做导联。按规定连接导线,红(右臂)、黄(左臂)、蓝(左腿)、黑(右使)、白(胸前区)(胸前区可以同时连接3个导联),连接后应检查1次,保证无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变化 常规导联 肢体导联 心前导联 胸前区 aVR AVL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20
作者 仲雪娇 吕新云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ACI患者。依据病情分为严重组(NIHSS评分>10分,n=...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ACI患者。依据病情分为严重组(NIHSS评分>10分,n=28)、中度组(NIHSS评分5~10分,n=30)、轻度组(NIHSS评分<5,n=21);根据疾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68)、预后良好组(n=12)。对比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间血清NSE水平和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情况,分析血清NSE水平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ROC分析血清NSE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评估老年ACI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结果严重组血清NSE水平[(15.53±3.84)ng/L]较中度组、轻度组[(26.26±6.53)、(41.35±8.42)ng/L]明显降低(P<0.05);轻度组较中度组明显升高(P<0.05)。严重组无ST-T变化占比显著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短暂性ST-T变化占比显著高于严重组、轻度组;轻度组持续性ST-T变化占比高于严重组、中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NSE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持续性ST-T变化占比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无ST-T变化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SE水平、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是导致ACI患者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SE、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评估老年ACI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845、0.805,两者联合的AUC为0.924;血清NSE、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评估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852、0.834,两者联合的AUC为0.981。结论血清NSE水平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有利于老年ACI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可作为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 老年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