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左心室心瓣膜置换术后近中期的疗效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汤勇 樊扬名 葛建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1-1394,1399,共5页
目的观察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近中期的手术疗效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近中期的心脏大小以及心脏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影... 目的观察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近中期的手术疗效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近中期的心脏大小以及心脏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近中期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SD)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左心室缩短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术前LVESD值≥6.0 cm、心功能NYHA分级在Ⅳ级、术后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或者β-受体阻滞剂(P<0.05)。结论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且术后近中期心脏的形态大小发生了明显的逆重构过程,心功能同样明显改善,手术疗效满意。心功能Ⅳ级、LVESD≥6.0 cm、术后未使用小剂量的ACEI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 大左 心瓣膜置换术 疗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对心肺转流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方能新 曾一平 +4 位作者 张健 胡兴敬 钱梅 徐志荣 颜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 比较心肺转流 (CPB)下心瓣膜置换术使用米力农和硝酸甘油时患者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 MB)水平的变化 ,了解其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心瓣膜置换患者 2 4例 ,分为米力农组... 目的 比较心肺转流 (CPB)下心瓣膜置换术使用米力农和硝酸甘油时患者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 MB)水平的变化 ,了解其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心瓣膜置换患者 2 4例 ,分为米力农组 (M组 )和硝酸甘油组 (N组 ) ,每组 12例。分别于全麻诱导前 (T0 )、主动脉开放后 10min(T1)和术毕 (T2 )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 ,测定cTnI和CK MB血浆水平。结果 M组cTnI在T1和T2 均较N组低 (P <0 0 5 )。两组CK MB组间比较M组略低于N组 (P >0 .0 5 )。M组和N组内cTnI、CK MB在T1和T2 所测定值均高于T0(P <0 0 5 ) ,且T2 高于T1(P <0 0 5 )。两组cTnI、CK MB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CPB下行心瓣膜置换术时使用米力农比使用硝酸甘油更有可能改善心肌的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肺转流 心瓣膜置换术 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心瓣膜置换术前后左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宝珍 孙秀英 +1 位作者 翁三川 王尔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2D-CDI)探测心瓣膜置换术(CVR)前后左肾动脉(LRA)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内容包括LRA的内径(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 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2D-CDI)探测心瓣膜置换术(CVR)前后左肾动脉(LRA)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内容包括LRA的内径(D),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每分钟血流量(Q)、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发现:瓣膜置换术后,D较术前稍宽,Vmax轻度升高(P>0.05),Vmin、V明显升高,Q增多(P<0.01),RI、PI显著降低(0.05>P>0.01)。这些变化与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改善有关。反映出心瓣膜置换术对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瓣膜置换术 肾动脉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体外循环的经验
4
作者 李慧 李毅力 +2 位作者 张忠杰 牛镇溢 王恩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5期485-486,共2页
瓣膜病巨大心脏患者,病程长、心功能差、心肌能量储备低,平稳的体外循环管理及确切的心肌保护,关系手术成败及术后恢复。我院1990年11月~1991年8月期间,对6例巨大心脏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后均恢复顺利。
关键词 心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防治
5
作者 胡有力 张国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6-207,共2页
换瓣手术国内已普遍开展,其术后早期并发症中以心律失常最常见,严重的心律失常易造成心肌损害和泵功能的衰竭。现总结我院1986—1994年换瓣手术73例,并对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和防治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 换瓣手术国内已普遍开展,其术后早期并发症中以心律失常最常见,严重的心律失常易造成心肌损害和泵功能的衰竭。现总结我院1986—1994年换瓣手术73例,并对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和防治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人,共73例。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瓣膜置换术 律失常 手术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
6
作者 任小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0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文总结了49例瓣膜置换术后心电监护的体会,强调了术后进行心电监护的重要性。介绍了出现心律失常的机理,各种处理及护理,尤其是手术前后补钾对心律失常的防治及心脏除颤的要点等。并总结了术后常规持续心电监测及护理;注意血氧、血电... 本文总结了49例瓣膜置换术后心电监护的体会,强调了术后进行心电监护的重要性。介绍了出现心律失常的机理,各种处理及护理,尤其是手术前后补钾对心律失常的防治及心脏除颤的要点等。并总结了术后常规持续心电监测及护理;注意血氧、血电解质等的监测: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病情,对于及时发现并有效地处理各种心律失常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失常 心瓣膜置换术 护理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心脏心瓣膜置换、左房折叠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莹 丁尔其 张齐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4期23-24,共2页
对17例巨大心脏心瓣膜置换、左房折叠术患者术前予科学评估、心功能支持、精神支持、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体温,监测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变化,保持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通畅,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13例术后康复出院,2例因心力... 对17例巨大心脏心瓣膜置换、左房折叠术患者术前予科学评估、心功能支持、精神支持、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体温,监测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变化,保持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通畅,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13例术后康复出院,2例因心力衰竭、低心排死亡,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提示巨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差,手术复杂,加强术前、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脏病 巨大 心瓣膜置换术 左房折叠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C-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方能新 张健 +4 位作者 曾一平 钱梅 颜莉 徐慧琴 汪思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 比较米力农对心肺转流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C 反应蛋白 (CRP)及细胞因子TNF α、IL 8、IL 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将择期心瓣膜置换术手术患者 16例分为两组 ,一组为米力农组 (M组 ) ,另一组为控制组 (C组 ... 目的 比较米力农对心肺转流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C 反应蛋白 (CRP)及细胞因子TNF α、IL 8、IL 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将择期心瓣膜置换术手术患者 16例分为两组 ,一组为米力农组 (M组 ) ,另一组为控制组 (C组 ) ;每组 8例。M组在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后立即静脉输入米力农负荷量 0 0 5 0mg·kg-1,10min内输完 ;继之以静脉输注维持量米力农 2× 10 -4mg·kg-1·min-1;C组以同样方法注入安慰剂。分别于全麻诱导前 (基础 ,T1)、主动脉开放后 (T2 )、心肺转流停机后 (T3 )、术毕(T4)、术后 2 4h(T5)、术后 4 8h(T6)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 ,采用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TNF α、IL 8、IL 10的血浆水平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CRP血浆水平。结果 M组和C组TNF α在T1、T2 、T3 、T4、T5、T6血浆浓度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M组T2 较T1减低 (P <0 0 5 )。CRP在T5、T6时 ,M组高于C组 (P <0 0 5 )。IL 8血浆浓度在T4时 ,M组值高于C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IL 10血浆浓度在T5、T6位点上 ,M组值高于C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CRP在M组和C组中术后 2 4h和术后 4 8h均较T1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IL 8在M组和C组中T2 、T3 、T4、T5、T6时均增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心瓣膜置换术 CRP 细胞因子 肺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稀释和自身输血对减少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出血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自立 施丽萍 +2 位作者 梁宏立 游晓芒 叶丁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9期517-518,共2页
25例连续换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自身输血对体外循环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保护。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时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减退。应用自身输血后能保护部分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本文提示术后胸腔心包引流量与放自身血量呈负... 25例连续换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自身输血对体外循环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保护。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时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减退。应用自身输血后能保护部分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本文提示术后胸腔心包引流量与放自身血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 输血 体外循环 心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为主联合瓣膜病左心室病理改变与术后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林 肖颖彬 +5 位作者 肖娟 钟前进 王学锋 郝嘉 王伟 陈柏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为主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左心室心肌病理改变和手术后恢复的关系。方法本组患者32例,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手术前、术后3、6、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为主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左心室心肌病理改变和手术后恢复的关系。方法本组患者32例,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手术前、术后3、6、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主动脉瓣跨瓣压差(pressure gradient,PG),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等,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术中取患者二尖瓣乳头肌作Massion病理染色,应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量心肌胶原纤维含量,并与意外死亡成年人乳头肌进行比较。结果无手术早期死亡,均痊愈出院。手术后随访10~20个月,恢复良好,心脏超声结果显示,PG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LVEDD和LVMI也有降低(P〈0.05);EF、FS较术前有改善(P〈0.05),IVS和LVPW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病理结果显示,手术组左心室心肌肥厚明显,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可见空泡样变,Masson染色显示心肌细胞间质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定量分析手术组左心室肌间质胶原纤维容积比为(18.11±4.32)%,血管周围胶原纤维面积比例为(1.42±0.80)%,正常组分别为(6.31±1.69)%和(0.87±0.31)%,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胶原成分异常沉积所致心肌纤维化是本组风心病主动脉瓣狭窄为主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术后经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有改善,但仍不十分满意,可能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严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肌纤维化 瓣膜假体置换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