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检验
1
作者
董莹
黄思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182,共5页
文章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采用CHFS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各类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心理账户分割效应,工资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中低...
文章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采用CHFS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各类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心理账户分割效应,工资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中低风险资产而挤出高风险资产;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无风险资产而挤出风险资产;财产性收入越多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风险资产而挤出无风险资产。(2)相比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对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的金融资产配置心理账户效应更偏保守,财产性收入则更偏激进,分割效果较强。(3)中高收入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财产性收入更激进;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金融
资产配置
收入
心理账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行卡支付方式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平滑效应研究——基于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龙海明
赵红梅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银行卡支付可通过心理账户效应便利消费,产生平滑效应。通过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的实证分析可以肯定该平滑效应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当期的银行卡支付将对城镇居民当期消费产生非线性的促进作用,但滞后一期银行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银行卡支付可通过心理账户效应便利消费,产生平滑效应。通过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的实证分析可以肯定该平滑效应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当期的银行卡支付将对城镇居民当期消费产生非线性的促进作用,但滞后一期银行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取决于收入增长速度。银行卡中的信用卡因其具有支付便利和消费信贷的双重功能,在当期表现出了更大程度的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效应
平滑
效应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产增长效应研究综述及其成因分析
3
作者
秦喜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2-85,共4页
尽管行为金融学派和理性资产定价学派均解释了资产增长异象,但资产增长异象的成因仍是近期公司金融研究领域最具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认为,行为金融中的心理账户效应同样存在于公司投资行为中,公司外部股权融资的使用效率和公司价...
尽管行为金融学派和理性资产定价学派均解释了资产增长异象,但资产增长异象的成因仍是近期公司金融研究领域最具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认为,行为金融中的心理账户效应同样存在于公司投资行为中,公司外部股权融资的使用效率和公司价值可能因此而降低,这就是资产增长异象的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力还受股市状态影响。研究从公司投资行为偏差视角解释了资产增长异象,丰富了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研究和行为公司金融研究,深化了对资产定价决定因素和公司投资决定因素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市收益率
心理账户效应
外部股权融资
资产增长异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杠杆与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建国
陈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基于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理论模型,分析家庭杠杆和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加杠杆对消费需求有显著的增促作用,收入波动对其有抑制效果,不具"投资品"...
基于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理论模型,分析家庭杠杆和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加杠杆对消费需求有显著的增促作用,收入波动对其有抑制效果,不具"投资品"性质的住房资产难以发挥其资产效应,相反,金融资产因"心理账户"效应刺激消费作用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消费结构因社会保险体系、户籍管理制度和金融借贷渠道单一而差异过大;(3)空间差异性显示,西部因政策倾斜带来的消费激增需保证其长期稳定性,京津冀区域因户籍管理制度导致流迁人口与原住户之间差异过大;(4)总的来看,完善社会保障、扩展借贷途径和改良户籍管理制度以减缓家庭收入不确定性是拉动内需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杠杆
收入波动
城乡消费差异
“
心理
账户
”
效应
资产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检验
1
作者
董莹
黄思琳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182,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3XYJ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80305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0808)。
文摘
文章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采用CHFS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各类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心理账户分割效应,工资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中低风险资产而挤出高风险资产;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无风险资产而挤出风险资产;财产性收入越多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风险资产而挤出无风险资产。(2)相比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对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的金融资产配置心理账户效应更偏保守,财产性收入则更偏激进,分割效果较强。(3)中高收入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财产性收入更激进;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
关键词
家庭金融
资产配置
收入
心理账户效应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行卡支付方式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平滑效应研究——基于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龙海明
赵红梅
机构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ZDB35)
文摘
银行卡支付可通过心理账户效应便利消费,产生平滑效应。通过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的实证分析可以肯定该平滑效应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当期的银行卡支付将对城镇居民当期消费产生非线性的促进作用,但滞后一期银行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取决于收入增长速度。银行卡中的信用卡因其具有支付便利和消费信贷的双重功能,在当期表现出了更大程度的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
关键词
心理账户效应
平滑
效应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
Keywords
mental accounts effect
smoothing effect
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 model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分类号
F830.4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产增长效应研究综述及其成因分析
3
作者
秦喜胜
机构
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河南分所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2-85,共4页
文摘
尽管行为金融学派和理性资产定价学派均解释了资产增长异象,但资产增长异象的成因仍是近期公司金融研究领域最具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认为,行为金融中的心理账户效应同样存在于公司投资行为中,公司外部股权融资的使用效率和公司价值可能因此而降低,这就是资产增长异象的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力还受股市状态影响。研究从公司投资行为偏差视角解释了资产增长异象,丰富了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研究和行为公司金融研究,深化了对资产定价决定因素和公司投资决定因素的理解。
关键词
股市收益率
心理账户效应
外部股权融资
资产增长异象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杠杆与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建国
陈婧
机构
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资源丰裕省份‘资源诅咒’及其规避研究”(15XJC840004)
兰州财经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资源禀赋视域下人口老龄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JYYZ201705)。
文摘
基于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理论模型,分析家庭杠杆和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加杠杆对消费需求有显著的增促作用,收入波动对其有抑制效果,不具"投资品"性质的住房资产难以发挥其资产效应,相反,金融资产因"心理账户"效应刺激消费作用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消费结构因社会保险体系、户籍管理制度和金融借贷渠道单一而差异过大;(3)空间差异性显示,西部因政策倾斜带来的消费激增需保证其长期稳定性,京津冀区域因户籍管理制度导致流迁人口与原住户之间差异过大;(4)总的来看,完善社会保障、扩展借贷途径和改良户籍管理制度以减缓家庭收入不确定性是拉动内需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家庭杠杆
收入波动
城乡消费差异
“
心理
账户
”
效应
资产
效应
Keywords
household leverage
income fluctuation
urban-rural consumption difference
"psychological account"effect
asset effect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检验
董莹
黄思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银行卡支付方式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平滑效应研究——基于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龙海明
赵红梅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资产增长效应研究综述及其成因分析
秦喜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家庭杠杆与收入波动对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刘建国
陈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