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3-36,共4页
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杨华一些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专著和教材在论及动词的分类时,往往列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一类。然而,什么叫"心理活动",各家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哪些动词可以看作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各家的意见... 试论心理状态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杨华一些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专著和教材在论及动词的分类时,往往列出"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一类。然而,什么叫"心理活动",各家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哪些动词可以看作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各家的意见也不一致。我们仅以解放以后出版的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动词 宾语 语法特点 程度副词 动作行为动词 形容词 心理活动 语法特征 意义类型 《现代汉语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语言介入对汉语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干预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丽锦 吴南 郑砚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9-827,共9页
为比较语言本身和语言交流的情境过程对儿童心理理论的贡献以及欺骗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前后测对照实验设计探查了不同形式的语言介入和相关欺骗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选取语言能力达到常模水平但未通过外表-事实区分... 为比较语言本身和语言交流的情境过程对儿童心理理论的贡献以及欺骗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前后测对照实验设计探查了不同形式的语言介入和相关欺骗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选取语言能力达到常模水平但未通过外表-事实区分任务的4岁组儿童77名,随机分为3个训练组和1个对照组,对其进行心理理论和语言能力前测,在各组的两种能力发展水平相当的前提下,对3个训练组分别作如下处理:完全训练组:带有心理状态动词的补语句法及欺骗训练;情境交际组:伴随语言情境交际训练和欺骗训练;补语句法组:心理状态动词和补语句法训练。一周后进行心理理论后测。结果表明,3个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心理理论表现上均有显著差异。相对于一般语言交流的情境过程,补语句法和心理状态动词更能显著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早期欺骗经历也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若二者结合使用则更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动词 补语句法 欺骗 心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词时间分类系统补议
3
作者 王金鑫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5期48-54,共7页
关键词 心理状态动词 分类系统 能愿动词 语法功能 关系动词 语义特征 心理动词 句法单位 非自主动词 宾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