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式结构和心理描写艺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思聪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87-92,共6页
全面展示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宏阔视野与把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表现的创作原则,决定了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质。托尔斯泰革新和完善了欧洲开放型长篇小说艺术,创造出了近代史诗式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托尔... 全面展示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宏阔视野与把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表现的创作原则,决定了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质。托尔斯泰革新和完善了欧洲开放型长篇小说艺术,创造出了近代史诗式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托尔斯泰拓展了人类精神世界这一广阔的艺术空间,又为心理描写创造了多种独特技巧。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史诗式结构 心理描写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夜》心理描写艺术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道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97-101,共5页
1.1947年3月,巴金的《寒夜》问世了。这是继《家》之后代表着作家创作最高成就的又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巴金卷帙浩繁的作品茂林中的一篇现实主义佳作。近年来,这部力作益发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并曾一度蜚声于日、法等国文坛,甚而被... 1.1947年3月,巴金的《寒夜》问世了。这是继《家》之后代表着作家创作最高成就的又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巴金卷帙浩繁的作品茂林中的一篇现实主义佳作。近年来,这部力作益发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并曾一度蜚声于日、法等国文坛,甚而被誉为“巴金最优秀的作品”①。《寒夜》能够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博得这般高度的评誉,原因之一就是它蕴含着“极大的艺术魅力”,标志着“作家感情和艺术的成熟”②,而这又突出地表现在它那力透纸背的心理描写中。它通过对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大后方”一个普通市民家庭悲剧的记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描写艺术 汪文宣 现实主义 巴金 曾树生 小人物 抗战时期 艺术魅力 心理表现手法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欧洲文学中心理描写艺术的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于胜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99-104,88,共7页
文学中心理描写艺术的发展与人类自我认识的主体意识的成熟程度和社会历史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程度紧密相联。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作家那里文学心理描写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学中心理描写艺术在欧洲文学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欧洲... 文学中心理描写艺术的发展与人类自我认识的主体意识的成熟程度和社会历史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程度紧密相联。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作家那里文学心理描写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学中心理描写艺术在欧洲文学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欧洲文学独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描写艺术 心理分析 欧洲文学 意识流小说 主人公 潜对话 浪漫主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现实主义 心理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乔治·艾略特前期长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艺术
4
作者 梁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在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中,乔治·艾略特以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面貌,发展了属于现代小说特征的心理分析,被誉为英国“心理小说”的先驱.艾略特的心理描写艺术特点,是在她的道德伦理观的直接影响... 在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中,乔治·艾略特以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面貌,发展了属于现代小说特征的心理分析,被誉为英国“心理小说”的先驱.艾略特的心理描写艺术特点,是在她的道德伦理观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从表面上看来,艾略特是一位标准的古典作家,她的心理描写注重道德伦理的探索、运用传统的写实手法.但是,英国现代小说家,包括意识流作家,都对艾略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从她那里得到极大的启发.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探讨艾略特的某些艺术特点以及文学成就,可以看到英国文学演变发展的某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心理描写艺术 长篇小说 海蒂 人物心理 亚瑟 作家 道德理想 道德观 亚当·贝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心灵与心灵的历史——论金河短篇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
5
作者 李忠昌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6期77-82,共6页
如果说历史学家是循着时间的轨迹记录着有形的历史的身形,那么,文学家则是按照空间的存在描摹着历史的心灵。前者是历史的形象,后者是形象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称道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法国的历史;托尔斯泰则被列宁誉为俄国... 如果说历史学家是循着时间的轨迹记录着有形的历史的身形,那么,文学家则是按照空间的存在描摹着历史的心灵。前者是历史的形象,后者是形象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称道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法国的历史;托尔斯泰则被列宁誉为俄国历史的一面镜子;而毛泽东则一直把《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来读。历来,文学与历史总是形影相依的,特别是在我国,文学作为政治的一支,始终是起着“史之补”的“载道”作用的。那些负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或日政治责任感)的文学家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心理描写艺术 文学家 托尔斯泰 中国封建社会 历史责任感 红楼梦 人物心理 作品 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呐喊》《彷徨》心理描写的特点
6
作者 刘增人 冯光廉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3-78,共6页
心理描写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从一九一八年四月创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一艺术手段的运用,此后,他又从多方面不断地进行着新的探索,形成了自己鲜... 心理描写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从一九一八年四月创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一艺术手段的运用,此后,他又从多方面不断地进行着新的探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应该说,《呐喊》《彷徨》的杰出成就及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开拓性意义,是同他成功地使用心理描写艺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描写艺术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 主题思想 多样性 艺术手段 人物形象 子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