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宝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99-101,共3页
高校德育心理环境,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规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把握高校德育心理环境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制约高校德育心理环境的各种因素,有效控制这些因素,才能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高校德育心理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服务。
关键词 高校 德育心理环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视域下对我国德育心理学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司群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8-61,共4页
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反省视角,让我们用科学共同体和社会文化的眼光审视"大德育"背景下我国德育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以获得新的认识与思考,为德育心理学形成"范式"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从而建构本土文化观照下... 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反省视角,让我们用科学共同体和社会文化的眼光审视"大德育"背景下我国德育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以获得新的认识与思考,为德育心理学形成"范式"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从而建构本土文化观照下的德育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心理 范式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德育心理思想探析
3
作者 邹大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0-82,共3页
孔子的思想学说在我国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其道德伦理思想也长期成为我国传统道德生活的准则。他的德育心理思想,如德育的首要地位、德育心理的四阶段、德育心理的培养方法等,也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孔子 德育 德育心理 德育心理培养 德育心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程”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
作者 丁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9-50,共2页
文章指出程颐和程颢的思想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心理学内容,蕴涵着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心理阶段,而诚敬、玩味自得、蒙正于养等德育方法,更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为此,高校要针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合理借鉴... 文章指出程颐和程颢的思想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心理学内容,蕴涵着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心理阶段,而诚敬、玩味自得、蒙正于养等德育方法,更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为此,高校要针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合理借鉴"二程"的德育心理学思想,实施理论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增进团体互动,增强情绪调节;注重道德实践,培养高尚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德育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德育心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术红 孔德生 周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36,F0003,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剧变动荡的时代,但同时确也在学术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方法、道德教育实践与前代有较大的区别,其更为开放、民主,更富有参考价值。本文在梳理先秦德育心理思...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剧变动荡的时代,但同时确也在学术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方法、道德教育实践与前代有较大的区别,其更为开放、民主,更富有参考价值。本文在梳理先秦德育心理思想的基础上挖掘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德育心理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情感教育的德育心理学原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纬虹 曾欣然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10,共3页
幼儿情感教育的德育心理学原理王纬虹,曾欣然自从《谈谈对幼儿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一文在《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以后,不少幼教研究者和教师先后向我们提出了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有哪些心理规律的问题。本文拟... 幼儿情感教育的德育心理学原理王纬虹,曾欣然自从《谈谈对幼儿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一文在《学前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以后,不少幼教研究者和教师先后向我们提出了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有哪些心理规律的问题。本文拟从德育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我们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德育心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情感 艺术语言 品德心理结构 社会主体 品德教育 交往活动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德育心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赖昌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11-119,共9页
以班杜拉为首的社会学习理论家对儿童品德的发展、榜样示范与反应结果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自我评价对道德行为的调节等许多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取得的的结果很值得我们重视。但限于资料,本文仅就某... 以班杜拉为首的社会学习理论家对儿童品德的发展、榜样示范与反应结果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自我评价对道德行为的调节等许多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取得的的结果很值得我们重视。但限于资料,本文仅就某些问题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品德的 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既不是单向地受内在力量的驱使,也不是单向地受环境条件的控制;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外部环境三者之间是双向地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例如,人们的期望影响着他们的行动,而行动的结果又将改变他们的期望。又如,人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创造环境,而改变了或新创造的环境条件又将制约人们进一步的行动。 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强调“人类行为的大多数类型是由个人经验组织起来的,而不是由先天程序安排好了的”①。但它并不否认遗传机制的作用。它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习理论 德育心理 班杜拉 道德判断 外部强化 道德教育 儿童道德行为 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 人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德育心理研究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会昌 《心理学报》 1983年第1期37-46,共10页
苏联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加强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了解,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十月革命到现在,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基本情况,有必要进行一番评介。据苏联一些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如Д.В.艾利康宁~[1],包若维... 苏联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比较先进的国家。加强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了解,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十月革命到现在,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基本情况,有必要进行一番评介。据苏联一些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如Д.В.艾利康宁~[1],包若维奇~[2],В.В.达维多夫~[3][4])等人的意见,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包括年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二次大战结束到五十年代末;从六十年代初到现在。本文即参考这种划分方法,根据所能掌握的资料,对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加以概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心理 儿童心理 心理学研究 苏联教育 教育心理 道德情感 研究队伍 集体主义 道德发展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任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世富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8-83,共6页
德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较年轻的分支。本文介绍它的近期发展。着重探讨了它的指导思想,有影响的理论、对象、内容及主要方法。它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指引下。
关键词 道德心理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德育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会昌 《心理学报》 1986年第1期79-87,共9页
本文概括介绍了八十年代以来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发展情况,包括个性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道德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文章着重介绍了A.B.彼得罗夫斯基的社会心理学个性发展观、Д.И.费尔德施坦的... 本文概括介绍了八十年代以来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的发展情况,包括个性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发展,以及对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道德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文章着重介绍了A.B.彼得罗夫斯基的社会心理学个性发展观、Д.И.费尔德施坦的少年个性发展理论,以及其他各方面的30余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心理 个性发展观 少年期 儿童 道德发展 社会心理 成人 主导 研究 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的德育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11
作者 庞守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9,共6页
荀子作为战国时期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德育心理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性恶论出发强调了灌输的德育意义,在品德心理结构方面强调了"隆礼"的认识观,"节欲"的情感观,"专、恒、积"的意志观和知行统一... 荀子作为战国时期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德育心理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性恶论出发强调了灌输的德育意义,在品德心理结构方面强调了"隆礼"的认识观,"节欲"的情感观,"专、恒、积"的意志观和知行统一的行为观。在德育方法方面则突出了环境教育、尊师取友及自我修为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荀子的德育心理思想显然对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心理思想 道德修养 《劝学》 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 道德意志 性恶论 荀子 心理标准 德育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论智育、德育心理和教师心理
12
作者 常校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孟子在宣传儒学和维护道统方面有不少立言,大家公认的是他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成就,而很少注意他在教育,尤其是教育心理方面的学说。仔细研究,他在这方面的见解,不仅是独特的,而且还很全面和深刻。它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我们的... 孟子在宣传儒学和维护道统方面有不少立言,大家公认的是他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成就,而很少注意他在教育,尤其是教育心理方面的学说。仔细研究,他在这方面的见解,不仅是独特的,而且还很全面和深刻。它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我们的教育实践,是有一定启发帮助的。因而很有必要对孟子的教育心理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心理 教师心理 教学过程 教育学生 孟子 内动力 心理活动 德育心理 思维训练 教育心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德育心理学的优点和缺陷
13
作者 李太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5期62-64,共3页
现代西方德育心理研究最明显的优点,是放弃了思辨性的方法,而采用实验的方法,用数量分析补充对心理现象的质的分析,从实验数据中揭示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三十年代初皮亚杰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的事实,根据对儿童打弹子游戏的观察资料... 现代西方德育心理研究最明显的优点,是放弃了思辨性的方法,而采用实验的方法,用数量分析补充对心理现象的质的分析,从实验数据中揭示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三十年代初皮亚杰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的事实,根据对儿童打弹子游戏的观察资料,并通过一些两难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我中心的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存在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德育 儿童 科尔伯格 皮亚杰 德育心理 攻击行为 道德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品德心理结构 班图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
作者 陈会昌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3期27-32,共6页
近几年来,由于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情况,由于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和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部分地由于不少教育者从实践中体会到教育必须先于教学这一重要规律的正确性,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及其心... 近几年来,由于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情况,由于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和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部分地由于不少教育者从实践中体会到教育必须先于教学这一重要规律的正确性,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及其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占据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核心的热门课题。如过河必需桥和船一样,研究德育心理,人们并不忧虑研究哪些内容,忧虑的是研究方法。不少专业与业余研究者(其中很多是中小学教师)常常因为在方法上不能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德育心理 三十年代 经验研究 无关变量 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 可靠性 教育心理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过程的心理模式
15
作者 萧楸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3年第2期38-41,47,共5页
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人们要想驾驭它,使之贻益人类,就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按规律行事,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年轻一代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教育方针基本... 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人们要想驾驭它,使之贻益人类,就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按规律行事,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年轻一代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教育方针基本要求之一。然而,道德品质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受制于个体主客观多方面的条件。教育者如何主动地控制这些条件,使影响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有关条件,有分析地逐一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道德品质 心理模式 道德行为 道德需要 心理活动 个体道德 精神文明建设 德育心理 生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心理学
16
《心理学探新》 1988年第1期12-12,共1页
由陈安福副教授编著的《德育心理学》已由重庆出版社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分十三章,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德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刘兆吉教授为该书撰写序言。该书适... 由陈安福副教授编著的《德育心理学》已由重庆出版社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分十三章,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德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刘兆吉教授为该书撰写序言。该书适于学校领导干部、干部、班主任、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师范院校学生阅读,可作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或其他部门培训德育工作者的教材或参考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心理 中小学德育工作 心理学问题 出版发行 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家 少先队辅导员 领导干部 师范院校 班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凤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20,共10页
德的字形与含义在中国文化里经历了一个演化与定型的过程。无心符的德字仅指“直视前方行走”之类的行为。有心符的德字用于伦理道德领域时主要有两种用法:用作名词德的原始义指“直心”,然后才拓展出诸如仁、义之类的通用含义;用作动... 德的字形与含义在中国文化里经历了一个演化与定型的过程。无心符的德字仅指“直视前方行走”之类的行为。有心符的德字用于伦理道德领域时主要有两种用法:用作名词德的原始义指“直心”,然后才拓展出诸如仁、义之类的通用含义;用作动词的德主要指“得到”。当代中国德育从德的演化过程里可以得到五点启示:(1)吸取“德性泛指使事物成为完美事物的特性或规定”的精义思想;(2)将品德视作人的内在品质,并注重品德的实践精神;(3)“德得论”至今仍是对品德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看法;(4)在弘扬情感德性的同时,适度加强公正德性的培育;(5)妥善处理雅文化所推崇德性与俗文化所认可德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心理 直心为德 启示 当代中国 “德” 演化 实践精神 教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燕国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2,共8页
文章就老庄道家的教育心理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论述为学论与无为论;学习心理思想,论及学习的意义、过程、原则与方法;德育心理思想,探讨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关键词 老庄 教育心理思想 学习心理思想 德育心理思想 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敦颐的教育心理思想论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燕国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在简介周敦颐的生平之后,较系统地考察了他的教育心理思想,即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学习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差异心理思想与教师心理思想。
关键词 周敦颐 学习心理思想 德育心理思想 差异心理思想 教师心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充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燕国材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3年第2期5-11,共7页
该文系统研究了王充的教育心理思想 ,内容包括基本观点、学习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差异与教师心理思想等。
关键词 王充 教育心理思想 性三品论 教育价值 学习心理思想 德育心理思想 教师心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