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职院校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危机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琦
-
机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工程技术系
-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7-78,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方法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zy1111)
-
文摘
目前,高校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已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自杀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招生人数日益增大,因此,必须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表现,分析其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系统掌握心理危机的干预方法和途径,以避免恶性事件发生,保障其心理健康及安全。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心理弱势群体
危机干预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玉岭
-
机构
全国政协
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技术与材料研究所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7-7,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给学生本人、他人以及相关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据调查,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已经形成。这种现象应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反思。
-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疾病
精神障碍
他人
伤害
高校
-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论心理救助与新时代“弱有所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卢俊
-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5-142,共8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研究”(18SH14),项目负责人:卢俊
-
文摘
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心理救助具有降低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精神障碍等因素引致心理型弱势群体的身心损害与社会风险的社会功能。实现新时代"弱有所扶"的战略目标,必须走出传统认识误区,将心理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之中,使其走向制度化建设的道路。这是因为,心理救助是新时代"弱有所扶"的助推器。当前心理救助的实践困境在于严重的"契合度偏差",具体表现在心理救助实施主体的"水乳分离"、心理救助实施对象的"过度药疗"和心理救助人才"象牙塔"式培养等三个方面。心理救助要走出"契合度偏差"的实践困境,就必须明确自己的行动目标取向,着力培育心理救助专业组织、提升心理救助专业服务水平、扭转心理救助人才培养方向、健全心理救助运行机制。
-
关键词
心理救助
弱有所扶
心理型弱势群体
-
Keywords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support the weak
physiologically vulnerable group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