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学化”: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与教学 |
姚文晗
张心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的理性分析 |
贺国庆
刘向荣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
3
|
论西方“教育心理学化”思潮 |
李明德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4
|
试论布鲁纳对教学心理学化的推进 |
李明德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
2017 |
4
|
|
|
5
|
试论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
李明德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82 |
1
|
|
|
6
|
知识返身解殖与去心理学化同行——台湾辅仁大学夏林清教授访谈 |
夏林清
王波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7
|
皮亚杰“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新论 |
李明德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
2016 |
2
|
|
|
8
|
从心理学化的哲学到私人语言——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刍议 |
楼巍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9
|
西方心理学主体/被试问题的演化逻辑及其心理学史效果 |
王波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0
|
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主体性——与伊安·帕克教授谈理论心理学 |
王波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