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间的张力:体育哲学与体育心理学的对话
1
作者 高强 Robert Schinke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2,共9页
体育是一种具体的人类社会行为,既关乎人类的心理活动,也会延伸出相关的抽象概念。不同的学科体系、科学理论都会对体育形成日益增长的研究兴趣。由于学科定位不同,随之形成的争议也旷日持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体育学研究中交相辩难... 体育是一种具体的人类社会行为,既关乎人类的心理活动,也会延伸出相关的抽象概念。不同的学科体系、科学理论都会对体育形成日益增长的研究兴趣。由于学科定位不同,随之形成的争议也旷日持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体育学研究中交相辩难,相互启发。两位学者基于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对体育学研究中概念的生成与使用、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意义的凸显与研究议题的开拓展开论辩式的对话。由此形成不同体育人文与社会学科间相互借鉴的可能性与途径,展现研究者如何从自身经历与学科背景中生成研究主题与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 体育心理学 体育哲学 对话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心理学“意识自然化”的现象学解构 被引量:1
2
作者 伍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心理学总是围绕着它的最基本问题即意识问题而展开。自然主义的知识社会学背景使得主流心理学家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的",意识存在等同于或类似于自然存在,受制于自然存在所服从的时空法则和因果关系。现象学认为,意识的重要性... 心理学总是围绕着它的最基本问题即意识问题而展开。自然主义的知识社会学背景使得主流心理学家把意识看作是"自然的",意识存在等同于或类似于自然存在,受制于自然存在所服从的时空法则和因果关系。现象学认为,意识的重要性在于意识先于世界的"本体先在性"以及它的根本的指向性,即意向性。心理学不仅需要研究特定的意识经验的内容,还需要研究意识经验的动作以及在意义所指的活动中意识经验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心理学 意识自然化 意向性 现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心理学期刊
3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4-3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 《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4-3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40元。邮发代号:2-938《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定价20元。邮发代号:2-913《心理与行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邮发代号:6-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本禹 崔光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90,共5页
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难落实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层面。与此相比,以美国杜奎森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精神,关注生活世界,在具体研究中,... 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难落实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层面。与此相比,以美国杜奎森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精神,关注生活世界,在具体研究中,形成了经验的和解释的两种取向。经验的研究取向主要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哲学基础,而解释的研究取向则更多地基于解释学哲学,二者在研究思路和研究程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心理学而言,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提供了科学心理学之外的另一种研究途径,并且使得心理学更加真正地面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经验的现象学心理学 解释的现象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 被引量:19
5
作者 陶宏斌 郭永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67,共7页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不断受到中国理论心理学者的重视。这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反思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而寻找繁荣中国心理学的最佳途径。有人指出,100多年来,统辖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①我们已撰文...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不断受到中国理论心理学者的重视。这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反思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而寻找繁荣中国心理学的最佳途径。有人指出,100多年来,统辖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①我们已撰文探讨了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②本文试图探讨现象学方法论及其与心理学相互作用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方法 胡塞尔 心理学 现代西方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 实证主义方法论 冯特 内容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心理学理论基础之现象学批判论纲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申春 王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1,共6页
现代心理学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形式和成就是科学心理学。历史证明,与现代西方心理学追求"科学"的主流发展趋势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是各种形式的对现代心理学及其理论基础的批判性反思。从理论上看,这些批判工作... 现代心理学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形式和成就是科学心理学。历史证明,与现代西方心理学追求"科学"的主流发展趋势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是各种形式的对现代心理学及其理论基础的批判性反思。从理论上看,这些批判工作据以开展的根据,是关于心理学的现象学的思想态度。揭示现象学的思想态度所隐含的心理学,并在与这种心理学的对峙关系中理解心理学的历史,将有助于重新唤起和促进关于心理学理论同一性的思考和追求,从而有可能实现作为整体的心理学理论局面的历史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科学心理学 现象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的人文取向——20世纪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主张 被引量:6
7
作者 伍麟 郭增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6,共5页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从2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它汲取胡塞尔现象学中所蕴涵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以此为理论基础展开具体的心理学实践。它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根基,重视意识的"意向性"特点,发展特有的心...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从2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它汲取胡塞尔现象学中所蕴涵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以此为理论基础展开具体的心理学实践。它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根基,重视意识的"意向性"特点,发展特有的心理学研究程序与方法,对人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体现主体性的心理现象进行纯粹的描述和意义理解,将实现一门人文科学的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人文科学心理学 生活世界 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教育心理学:从镜像神经元到心智化课堂》
8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具身认知研究从基于控制条件的认知研究转向原生态的、自然条件下的认知研究,关注人的身体本身在认知过程中的独特价值,探讨身体与环境在人的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成为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的新取向,但各种后认知主义... 具身认知研究从基于控制条件的认知研究转向原生态的、自然条件下的认知研究,关注人的身体本身在认知过程中的独特价值,探讨身体与环境在人的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成为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的新取向,但各种后认知主义倾向的具身认知研究却呈现出散漫与凌乱的特征。陈巍教授的新著《具身教育心理学:从镜像神经元到心智化课堂》,从哲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出发,将镜像神经元与教育理论及实践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认知主义 具身认知 人工智能 认知心理学 神经科学 具身教育 新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彦琴 胡红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西方现象学心理学和东方佛教心理学这两种学说都从人类的心识出发,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乃是认识主体所显现。本文从两种学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出发,即通过比较纯粹意识与五位百法、现象学还原与禅定之间的异同,以使得... 西方现象学心理学和东方佛教心理学这两种学说都从人类的心识出发,不同程度地发现了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乃是认识主体所显现。本文从两种学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出发,即通过比较纯粹意识与五位百法、现象学还原与禅定之间的异同,以使得佛教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能够互相阐释、互为补充,共同纠正传统心理学"意识自然化"的倾向,以期实现真正的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纯粹意识 五位百法 现象学还原 禅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验现象学心理学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光辉 郭本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58,共7页
经验理论形态的现象学心理学简称经验现象学心理学,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提倡人文科学观,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坚持心理具有意向性的本质。它倡导质的研究取向,将现象学方法落实到具体研究层面,提出具体的研... 经验理论形态的现象学心理学简称经验现象学心理学,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提倡人文科学观,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坚持心理具有意向性的本质。它倡导质的研究取向,将现象学方法落实到具体研究层面,提出具体的研究程序。它最终成为现象学心理学最成熟的理论形态,推动现象学心理学成为"第三势力"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经验 理论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象学的特征及其对心理学中人文主义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探新》 CSSCI 1999年第2期3-8,共6页
现象学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它的意义是明显的:支持了意识的研究、内省方法的使用,并且为表象等内在心理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象学的科学观是一种非实证主义的观点,为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以非自然科学模式塑造心理学奠定了哲学基... 现象学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它的意义是明显的:支持了意识的研究、内省方法的使用,并且为表象等内在心理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象学的科学观是一种非实证主义的观点,为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以非自然科学模式塑造心理学奠定了哲学基础;作为一种方法论,它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截然对立,它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特色是整体描述、问题中心、非还原论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心理学 人文主义 科学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方法论之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永玉 陶宏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153-157,共5页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它们在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原则与方法等等问题上的回答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这些分歧是由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的哲学思想的分歧决定的。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现象学 心理学方法论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论述评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冯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74-78,共5页
现象学作为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之一,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在历史地考察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流派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现象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原因,从方法论的角度,归纳了现象学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并作了简要的... 现象学作为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之一,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在历史地考察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流派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现象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原因,从方法论的角度,归纳了现象学在心理学中的内涵,并作了简要的评论。最后指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要走出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 现象学 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西尔与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申春 甄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190,共8页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以其符号形式哲学的体系在当代思想世界独树一帜。系统的分析证明,在他的思想中,潜在地蕴涵着一种系统化的关于心理学的思考;正是这种心理学(思考),不仅赋予了他的思想以特色,而且执行着为他的体系奠基的逻辑职能。只...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以其符号形式哲学的体系在当代思想世界独树一帜。系统的分析证明,在他的思想中,潜在地蕴涵着一种系统化的关于心理学的思考;正是这种心理学(思考),不仅赋予了他的思想以特色,而且执行着为他的体系奠基的逻辑职能。只有参照以布伦塔诺、胡塞尔及詹姆斯等人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的思想资源,才能将卡西尔隐而不显的心理学理想主题化,并揭示其理论实现的可能形态。卡西尔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及其必然性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历史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符号形式哲学 科学心理学的理想 心理学现象学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的方法特征——关于现象学与人类学、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1
15
作者 倪梁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可以通过揭示现象学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来说明现象学的特殊领域和特殊方法。具体地说,从现象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来说明现象学的先验还原方法及其必要性;从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来说明本质还原(本质直观、观念直观)方法及其必要性。如... 可以通过揭示现象学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来说明现象学的特殊领域和特殊方法。具体地说,从现象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来说明现象学的先验还原方法及其必要性;从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来说明本质还原(本质直观、观念直观)方法及其必要性。如果将现象学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心而上学,那么它一方面有别于实证心理学,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思辨心理学和超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心理学 人类学 本质还原 心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与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申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6,共7页
胡塞尔据以构想现象学的背景之一,是他那个时代的心理学的发展,因而必须在与心理学的最紧密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全面把握他的现象学,进而理解其心理学意义。在现象学的思想空间中,隐含着一种系统化的关于心理学的理解方式;以理论的形式追... 胡塞尔据以构想现象学的背景之一,是他那个时代的心理学的发展,因而必须在与心理学的最紧密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全面把握他的现象学,进而理解其心理学意义。在现象学的思想空间中,隐含着一种系统化的关于心理学的理解方式;以理论的形式追求这种理解方式的实现,就是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只有在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与它的科学主义道路相对峙的关系的整体中,才能完整地理解心理学的历史,并获得关于心理学按其本性必然是什么的洞察,从而有助于推动真正科学的心理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现象学心理学 心理学现象学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心理学视界中的心理健康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光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亟需拓展思路,从人文科学角度入手,发展出可行的操作模式。从现象学心理学这种最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出发,选取自然科学心理学盛行的心理健康评估环节进行考察,提出如下心理健康评估构想:以人文科学为立场;以生活... 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亟需拓展思路,从人文科学角度入手,发展出可行的操作模式。从现象学心理学这种最激进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出发,选取自然科学心理学盛行的心理健康评估环节进行考察,提出如下心理健康评估构想:以人文科学为立场;以生活世界为基础;以生活事件为材料;以日常访谈为途径;以质性分析为方法;以现象描述为报告;以促进理解为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人文科学 心理健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心理学对先验现象学——兼谈狄尔泰和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联姻与争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庆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4,共8页
狄尔泰以描述心理学而不是以先验现象学作为他的认识论的基础,这是他与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戏剧性的联姻与激烈争论的关键所在。胡塞尔认为狄尔泰的立场势必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狄尔泰从来不接受这一评语,反对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 狄尔泰以描述心理学而不是以先验现象学作为他的认识论的基础,这是他与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戏剧性的联姻与激烈争论的关键所在。胡塞尔认为狄尔泰的立场势必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狄尔泰从来不接受这一评语,反对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坚持自己的“实在论的或批评地客观导向的”哲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心理学 先验现象学 狄尔泰 胡塞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心理学与经验的世界 被引量:3
19
作者 游淙祺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5,98,共7页
本文阐释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现象学中不明确的定位,说明它如何衔接超越论现象学和经验科学,并特别凸显经验的世界这个概念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论文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现象学心理学和超越论现象学之间的关系,说明&... 本文阐释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现象学中不明确的定位,说明它如何衔接超越论现象学和经验科学,并特别凸显经验的世界这个概念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论文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现象学心理学和超越论现象学之间的关系,说明"现象学心理学如何是超越论现象学的预备",以及"现象学心理学如何平行于超越论现象学"这两个问题;第二部分阐述胡塞尔如何藉由经验的世界此概念来为事实科学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心理学 超越论现象学 经验的世界 自然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格心理学的现象学构成识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春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7-21,共5页
荣格将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种“禅触”,即触及本质的动态方法的内容。荣格心理学的理论特色正在于它的触及本质和动态方法。因此,荣格心理学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文化),极具原发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出于对精神现象及其复杂性的高度尊重,... 荣格将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种“禅触”,即触及本质的动态方法的内容。荣格心理学的理论特色正在于它的触及本质和动态方法。因此,荣格心理学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文化),极具原发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出于对精神现象及其复杂性的高度尊重,他采取了“现象学的”态度,对无意识的梦幻和想像进行直观,认为无意识或精神的本质是集体无意识或原型。尽管荣格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家,但荣格心理学与现象学却有一种很明显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心理学 现象学 现象学构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