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信息哲学看心理因果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振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8,共8页
当代对心理因果关系的解释在以金在权为代表的强还原物理主义和以戴维森为代表的非还原物理主义的争论中僵持不下,而非主流的二元论学说对心理因果关系的解释则不断地陷入神秘主义与不可知论的泥潭。此外,心理因果关系问题不仅困扰着哲...
当代对心理因果关系的解释在以金在权为代表的强还原物理主义和以戴维森为代表的非还原物理主义的争论中僵持不下,而非主流的二元论学说对心理因果关系的解释则不断地陷入神秘主义与不可知论的泥潭。此外,心理因果关系问题不仅困扰着哲学家,还成为常规科学研究中的难题,甚至演变为导致怀疑传统科学范式的科学危机,因此有必要尝试从突破传统范式的哲学角度对心理因果关系进行解读。在新兴的信息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框架中,心理因果关系既不用遭受被消解的命运,也避免了以心理术语的形式苟延残喘,更不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神秘论的深渊。在信息-物质双重存在和演化的角度,在信息本体与物质本体辩证统一的立场,以及信息对物质的依附性关系上,心理因果关系问题将得到一种新颖并且独特的解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哲学
心理因果关系
异常一元论
因果
排除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作为因果关系判断中的自由意志与规范假设
被引量:
5
2
作者
喻浩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42,共18页
通说认为,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同样适用条件公式,但条件公式的适用实际以行为与结果间合法则性关联的查明为前提。在介入自由意志决定的场合,由于做出该决定的主体并不受到其他主体合法则性的支配,因而无法确定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就会...
通说认为,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同样适用条件公式,但条件公式的适用实际以行为与结果间合法则性关联的查明为前提。在介入自由意志决定的场合,由于做出该决定的主体并不受到其他主体合法则性的支配,因而无法确定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就会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对于条件公式遭遇的这一困境,无论是刑事政策进路还是概率提升进路的风险升高理论都无法予以消解。应当承认心理因果关系作为新的非法则性的因果关系类型,将自由意志介入下的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纳入到不作为心理因果关系的思考范畴当中。对不作为心理因果关系的判断,应当采用规范论的思维,将其区分为第三人介入和被害人介入两种情形。对于前者,应当假设负有义务的第三人会合乎规范地行事,在此基础上来判断行为人的不作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条件关系。对于后者,应当考察行为人怠于提供正确信息的不作为是否剥夺了被害人基于自由意志做出自我救助决定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作为犯
因果
关系
结果避免可能性
心理因果关系
规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信息哲学看心理因果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振嵩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ZDB019)
文摘
当代对心理因果关系的解释在以金在权为代表的强还原物理主义和以戴维森为代表的非还原物理主义的争论中僵持不下,而非主流的二元论学说对心理因果关系的解释则不断地陷入神秘主义与不可知论的泥潭。此外,心理因果关系问题不仅困扰着哲学家,还成为常规科学研究中的难题,甚至演变为导致怀疑传统科学范式的科学危机,因此有必要尝试从突破传统范式的哲学角度对心理因果关系进行解读。在新兴的信息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框架中,心理因果关系既不用遭受被消解的命运,也避免了以心理术语的形式苟延残喘,更不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神秘论的深渊。在信息-物质双重存在和演化的角度,在信息本体与物质本体辩证统一的立场,以及信息对物质的依附性关系上,心理因果关系问题将得到一种新颖并且独特的解释方案。
关键词
信息哲学
心理因果关系
异常一元论
因果
排除论证
Keywords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mental causation
anomalous monism
causal exclusion argument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B84-0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作为因果关系判断中的自由意志与规范假设
被引量:
5
2
作者
喻浩东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42,共18页
文摘
通说认为,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同样适用条件公式,但条件公式的适用实际以行为与结果间合法则性关联的查明为前提。在介入自由意志决定的场合,由于做出该决定的主体并不受到其他主体合法则性的支配,因而无法确定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就会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对于条件公式遭遇的这一困境,无论是刑事政策进路还是概率提升进路的风险升高理论都无法予以消解。应当承认心理因果关系作为新的非法则性的因果关系类型,将自由意志介入下的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判断纳入到不作为心理因果关系的思考范畴当中。对不作为心理因果关系的判断,应当采用规范论的思维,将其区分为第三人介入和被害人介入两种情形。对于前者,应当假设负有义务的第三人会合乎规范地行事,在此基础上来判断行为人的不作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条件关系。对于后者,应当考察行为人怠于提供正确信息的不作为是否剥夺了被害人基于自由意志做出自我救助决定的机会。
关键词
不作为犯
因果
关系
结果避免可能性
心理因果关系
规范论
Keywords
Omission Offense
Causality
Possibility to Avoid the Result
Psychological Causality
Normative Theory
分类号
DF6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信息哲学看心理因果关系
王振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作为因果关系判断中的自由意志与规范假设
喻浩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