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理论取向发展趋势
1
作者 付艳芬 黄希庭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0,共3页
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在助人过程中往往会遵循一定的理论取向来指导其实践服务。在一个多世纪中,虽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体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在阿根廷、瑞典、西班牙和日本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但是在美国,它的影响力却在不断... 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在助人过程中往往会遵循一定的理论取向来指导其实践服务。在一个多世纪中,虽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体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在阿根廷、瑞典、西班牙和日本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但是在美国,它的影响力却在不断削弱。相反,学习论、认知论、认知/行为说、折衷/整合论等因适应社会需要而日显其重要性。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取向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多元——整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取向 折衷/整合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
2
作者 崔银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8-33,共6页
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崔银河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序幕,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文坛呈现一个空前繁荣的多元状态,其中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对弗洛伊德学说的借鉴与运用亦应功不可没... 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崔银河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序幕,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文坛呈现一个空前繁荣的多元状态,其中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对弗洛伊德学说的借鉴与运用亦应功不可没。但许多年来,评论界众口指一,说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学说 鲁迅小说 潜意识 小说创作 白日梦 心理分析小说 祥林嫂 封建伦理道德 心理分析理论 意识流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哲学家简介(十二)
3
作者 李集 《编辑之友》 198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切斯与语义哲学斯图尔特·切斯(1888—)出生于美国新汉布什尔州的萨默斯沃思。191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原为会计师、经济学家,曾任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员、国家资源委员会等机关的经济顾问、有限公司劳动局长等职,早年曾读过马克思主... 切斯与语义哲学斯图尔特·切斯(1888—)出生于美国新汉布什尔州的萨默斯沃思。191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原为会计师、经济学家,曾任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员、国家资源委员会等机关的经济顾问、有限公司劳动局长等职,早年曾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自称社会主义者。1933年后,在柯日布斯基《科学和精神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 语义哲学 人道主义 发达工业社会 马尔库塞 资本主义 哈佛大学 阿尔杜塞 心理分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伊德和他的学说
4
作者 M.A.波波娃 史民德 《心理学探新》 1986年第2期72-78,99,共8页
“哥白尼的变革”:意图和结果在资产阶级的文献中,常常称弗洛伊德是“当代科学的革新者之一”,“对人的现代理解的创建者”,“对文化的理解作出最伟大贡献的”学者。把弗洛伊德和哥白尼、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把他的学说推崇为“... “哥白尼的变革”:意图和结果在资产阶级的文献中,常常称弗洛伊德是“当代科学的革新者之一”,“对人的现代理解的创建者”,“对文化的理解作出最伟大贡献的”学者。把弗洛伊德和哥白尼、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把他的学说推崇为“哥白尼的变革”,说它不仅改造了科学,而且改变了整个西方文化。不过,弗洛伊德的这些崇拜者在这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创建。弗洛伊德本人就不止一次地把自己的学说和哥白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理论 自然科学 唯物主义者 实证主义 哥白尼 十九世纪 心理 世界观 达尔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伊德和他的学说(续完)
5
作者 M.A波波娃 史民德 《心理学探新》 1986年第4期118-124,98,共8页
五心理分析理论的最初前提弗洛伊德在近半个世纪里举着奇特的心理分析的大厦。尽管他一再强调他没有任何必要改变他以前的观点,但是心理分析在发展,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它最初的面貌。在心理分析作为不大的一种心理疗法产... 五心理分析理论的最初前提弗洛伊德在近半个世纪里举着奇特的心理分析的大厦。尽管他一再强调他没有任何必要改变他以前的观点,但是心理分析在发展,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它最初的面貌。在心理分析作为不大的一种心理疗法产生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学说 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学家 无意识 心理活动 心理疗法 生理学 十九世纪 个性心理动力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
6
作者 J.纳海姆 史民德 《心理学探新》 1985年第1期24-36,共13页
评论家安东尼·留伊斯在标题为《啊!多么美好的战争!》中指出,“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格姆普什尔关于弗洛伊德论断的影响曾写道,人的行为与其说是由有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如说是受无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仅神经... 评论家安东尼·留伊斯在标题为《啊!多么美好的战争!》中指出,“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格姆普什尔关于弗洛伊德论断的影响曾写道,人的行为与其说是由有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如说是受无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仅神经症患者是如此,就连正常人自己也受一种他连想都想不到的力量的驱使……类似的说法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战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学说 新弗洛伊德主义 心理分析 无意识过程 社会心理 神经症患者 弗罗姆 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过程 心理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