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育并举”构建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永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而且已经成为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实现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而且已经成为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深切关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教育体系逐步健全、监测预警更加完善、服务保障有效提升。但是,面临数字化时代和家庭结构变化等新挑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建议全面提升父母的教育素养,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坚持“五育并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构建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监测、评价和干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监测、评价和干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考量
2
作者 俞国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82,共12页
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从理论上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困境,满足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式需求,必须从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出发,遵循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 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从理论上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困境,满足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式需求,必须从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出发,遵循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基本原则,逐步彰显中国特色与自主创新的特质。从建构过程考察,其产生发展历经知识解构(西方理论的话语分析、本土实践的经验提取)、知识重组(传统心理思想的现代转化、区域性实践模式的涌现)与知识创新(原创性理论建构、标准体系形成)三个阶段。从构建的具体路径探究,需要多维度、多路径协同推进。其中,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文化融合是根基,制度创新是保障,技术赋能是助力,学科协同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发展--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3
作者 杜环利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12-I0012,共1页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及心理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赵琳撰写的《互联网视域下...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及心理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赵琳撰写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既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深入探析,又有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总结,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该书对笔者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SJSZ0863)的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 赵琳 互联网视域下 卫生类高职院校 学习模式 大学生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聂国东 梁媛 鞠茵妮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工科大学生因其自身学科特点在心理问题上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文章从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对工科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工科大学生因其自身学科特点在心理问题上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文章从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入手,对工科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体系。该体系包括个体水平上主观积极情绪体验模块、个体水平上积极人格特质完善模块和心理预控水平的积极预防和教育模块。同时,提出"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和防御应急工作机制,开展基于希望体验的目标教育和基于积极体验的体育竞技活动,加强与工科大学生培养模式有机结合的心理健康实践教育环节"等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工科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 实效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协同,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名片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鹏 蔡超群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实施“138心理化教育模式”,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着手,构建校内外多系统协同的学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合作网络,拓宽心育实施途径和资源渠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实施“138心理化教育模式”,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着手,构建校内外多系统协同的学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合作网络,拓宽心育实施途径和资源渠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建立高心理风险学生预警干预机制,形成“测评-建档-咨询服务-转介”工作流程,打造医教结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新格局。同时通过夯实政府主体责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成果宣传推广等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心理教育 医教结合 家校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被引量:50
6
作者 刘衍玲 潘彦谷 唐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7,共5页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艺术陶冶课程以及微环境文化课程等,充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被引量:23
7
作者 许志红 郝丽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课程按形态载体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亦如此。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认知性与心理健康过程体悟性之间存在矛盾,使课程在实施中出现诸多问题,需要转换思维重新思考。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弥散在学校中的教育... 课程按形态载体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亦如此。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认知性与心理健康过程体悟性之间存在矛盾,使课程在实施中出现诸多问题,需要转换思维重新思考。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弥散在学校中的教育资源,需要给予开发。二者构成协调统一的课程体系,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雨芙 吴长旻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心理是否健康是能否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早期获得预防和缓解。文章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三位一体"... 大学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心理是否健康是能否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早期获得预防和缓解。文章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新思路,分析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系良性运作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三位一体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淑萍 颜秀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积极心理学从新的视角对传统心理学理论进行重新解释,强调心理学应该致力于发现使个体或群体以及社会朝良性发展的因素,以期更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潜力,获得美好的生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理论,以科学、系统的活动为主要载体... 积极心理学从新的视角对传统心理学理论进行重新解释,强调心理学应该致力于发现使个体或群体以及社会朝良性发展的因素,以期更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潜力,获得美好的生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理论,以科学、系统的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增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建设学生积极组织环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云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31-32,共2页
本文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及实施等方面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体系 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体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体系建设探微 被引量:24
11
作者 俞国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7,共11页
新时代全面推进和深化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包括对价值体系、理论体系、发展体系、服务体系、实践体系和生态体系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具体而言,价值体系是一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念、价值... 新时代全面推进和深化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包括对价值体系、理论体系、发展体系、服务体系、实践体系和生态体系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具体而言,价值体系是一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和价值目标的集合体,包含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生命至上和责任为重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要素;理论体系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指导下,囊括中国特色、健康第一、健康中国和幸福中国等概念的理论支撑系统;发展体系是一种兼顾纵向和横向发展的系统的渐进过程,有效实现育心育德、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有机整合;服务体系是遵循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向师生员工提供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包括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实践体系则从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危机干预和医教协同等实践途径入手,落到实处、抓到痛处、收到成效;生态体系重在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态环境,即生态课堂、生态校园、家校协同和社教一体,真正实现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季海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3-216,共4页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依靠网络技术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全新教育体系。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它至少应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教育思想体系,它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共同的原则指...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依靠网络技术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全新教育体系。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它至少应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教育思想体系,它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共同的原则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二是由多种层级、多种类型的教育目标和工作组织与工作机制及其纵横联系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三是各教育目标、工作组织和工作机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体系 纵横联系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体系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际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姚秋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9-671,共3页
大学生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大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起步较晚、师资不足等原因,其教育服务体系建构相当不完善。新时期大学生有其特点,该文从这些特点出发,分析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大学生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大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起步较晚、师资不足等原因,其教育服务体系建构相当不完善。新时期大学生有其特点,该文从这些特点出发,分析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总结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服务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波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0-202,共3页
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能力建设是高等教育也是社会的重要议题。本刊特组织笔谈对此进行研讨。张国华提出多元化时代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与沟通,梁淮平讨论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关联,孙莉玲提出大学生综... 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能力建设是高等教育也是社会的重要议题。本刊特组织笔谈对此进行研讨。张国华提出多元化时代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与沟通,梁淮平讨论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关联,孙莉玲提出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赵波则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与课程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问题 独生子女 适应不良 心理不适 期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广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廖克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正在探索阶段,文章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适合广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从而提高高职大学生整体素质,增强高职院校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标准 建机制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出了新的部署,新时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出了新的部署,新时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坚持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立标准、建机制,坚持从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三个维度来推进谋划,探索建设具有中国风格、符合中国文化、适应中国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标准 机制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骊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62-64,共3页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从不同层面构建独立的工作体系,正确思考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途径和队伍建设等,切实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体系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驰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86-88,共3页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要明确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积极创建全员参与、多措并举、多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创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素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4,共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性的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的发展,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此,应做好课程设置、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大学生互助与自助及支持保障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个案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覃干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38,共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作为个案研究,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体系进行了探讨,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