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氧下降率和心率波动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勇 王颖 +3 位作者 陈勋 林蔚 张凯 丁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4185-4190,4195,共7页
背景心律失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然而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疾病本身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脉氧下降率(ODR)是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推测... 背景心律失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然而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疾病本身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脉氧下降率(ODR)是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推测呼吸暂停事件相关的ODR和心率波动率(HRFR)可能预测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目的探讨ODR及HRFR与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性,ODR及HRFR对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2021年1—6月对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病门诊就诊的36例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信息。以心律失常事件数的中位数为截断值,把患者分为少发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事件数<105次)和多发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事件数≥105次)各18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ODR、HRFR与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发心律失常组患者ODR和HRFR高于少发心律失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心律失常事件数与年龄、ODR、单位时间心率变化幅度(ΔHR)、HRFR呈正相关(r_(s)=0.472、0.719、0.360、0.3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DR〔OR=77.849,95%CI(5.250,1154.301),P<0.05〕和HRFR〔OR=9.981,95%CI(1.000,105.600),P=0.05〕是OSAH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ODR和HRFR预测多发心律失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2〔95%CI(0.830,0.941)〕和0.753〔95%CI(0.590,0.916)〕。结论ODR和HRFR与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能够预测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律失常 脉氧下降 心率波动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过快及心率波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正铿 陈燕浩 金朝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08-331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过快及心率波动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搜集心率过快及心率波动患者366例,根据心率过快程度分为3组,再将每组病例按照心率波动范围分为4个亚组。选取心率<70次/min,无明显心率波动患者50例作为... 目的:探讨心率过快及心率波动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搜集心率过快及心率波动患者366例,根据心率过快程度分为3组,再将每组病例按照心率波动范围分为4个亚组。选取心率<70次/min,无明显心率波动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判断心率过快程度及心率波动的范围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的程度。结果:当心率<80次/min,心率波动<10次/min时,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当心率<80次/min时,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心率波动范围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大于心率过快程度。结论:当心率<80次/min,心率波动<10次/min时,可以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当心率>80次/min且心率波动<10次/min或心率<80次/min且心率波动在11~15次/min时,可谨慎进行冠状动脉检查,而当心率>80次/min且心率波动在11~15次/min时或当心率波动>15次/min,不推荐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率波动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关系初探 被引量:9
3
作者 顾庆春 范亦辉 +6 位作者 张振岳 薛春华 吕传国 毛健 黄永东 郁冬梅 鄢春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的关系。方法:268例疑似冠心病病人进行冠脉成像,按检查时心率及其波动分为以下四组:平均心率小于等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组(A组);平均心率小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B组);平... 目的:探讨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的关系。方法:268例疑似冠心病病人进行冠脉成像,按检查时心率及其波动分为以下四组:平均心率小于等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组(A组);平均心率小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B组);平均心率大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min组(C组);平均心率大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D组);接受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统计其最佳重建相位窗。结果:A组重建相位窗集中分布于60%~70%B组及C组RCA重建相位窗主要分布于30%~40%及60%~70%,LAD及LCX主要分布于60%~80%。D组RCA重建相位窗主要分布于30%~40%,LAD及LCX重建相位窗不规律。结论:心率及其波动对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相位窗有重要影响,心率控制在65次/min及以下,心率波动控制在6次/min及以下,最佳重建相位窗通常在60%~70%。心率在65次/min以上或波动大于6次/min的,一定要多时相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心率波动 重建相位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窦弓神经大鼠的心血管及肾脏的形态学改变(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单琤琤 戴生明 +1 位作者 方凤 苏定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 研究去窦弓神经 (SAD)对正常血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肾、血管等器官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施行SAD手术 ,术后 18周行股动脉插管 ,在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计算机实时记录 2 4h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并计算... 目的 研究去窦弓神经 (SAD)对正常血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肾、血管等器官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施行SAD手术 ,术后 18周行股动脉插管 ,在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计算机实时记录 2 4h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并计算血压波动性 (BPV)和心率波动性 (HRV)。处死动物后 ,取心、脑、肾及脾观察大体及光学显微镜下结构变化。结果 SAD术后 18周 ,SAD大鼠的血压和心率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 2 4hBPV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HRV明显低于假手术组 ;大鼠心、肾及血管有明显的类似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病理改变。结论 SAD可使大鼠的心、肾和血管发生类似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弓神经 血流动力学 肾脏 病理形态学 血压波动 心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tanserin对慢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芙林 缪朝玉 +2 位作者 徐冰 舒鹤 苏定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 研究ketanserin对慢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设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治疗组。治疗组在冠脉结扎后饮水中给予ketanserin 10mg·kg-1·d-1,持续 4~ 5wk。在清醒自由活动条件下连续监测血压 ,并... 目的 研究ketanserin对慢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设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治疗组。治疗组在冠脉结扎后饮水中给予ketanserin 10mg·kg-1·d-1,持续 4~ 5wk。在清醒自由活动条件下连续监测血压 ,并采用改良Symth法测定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心肌梗死大鼠血压下降、心动间期波动性 (HPV )升高、BRS降低 ,而血压波动性(BPV)和心动间期无明显改变。ketanserin长期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大鼠的血压、BPV和改善BRS。心肌梗死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60 % (12 / 2 0 ) ,经ketanserin治疗后降至2 8 6% (6/ 2 1)。治疗或未治疗心肌梗死大鼠如果存在心律失常 ,则HPV升高 ,否则正常。结论 ketanserin可能作为改善心肌梗死预后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KETANSERIN 慢性肌梗死 律失常 心率波动 血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