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庞明洋 黄炜 +5 位作者 樊静静 丁世芳 王荣 官磊 林锋 余秋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54-960,共7页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心血管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心率减速力作为评估迷走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定量测量...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心血管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心率减速力作为评估迷走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定量测量指标,其特异性、准确性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心率减速力目前主要用于迷走神经功能测定、高危患者识别、预后评估及发病机制研究等。本文将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方法、预后判断、危险分层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血管疾病 自主神经 变异性 迷走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2
作者 林玉萍 卫展扬 +3 位作者 张海林 李盛 区彩文 苏少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及预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200例,按术后3个月预后复发状况分为复发组(88例)和未复发组(112例),对比2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及预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200例,按术后3个月预后复发状况分为复发组(88例)和未复发组(112例),对比2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心率减速力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年龄、病程、性别、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迷走神经反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术前心率(HR)、术后HR、术前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术后SDANN、术前RR间期标准差(SDNN)、术后SDNN、术前三角指数、术后三角指数、术前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术前低频功率(LF)、术后LF、术前高频功率(HF)、术前总功率(TP)、术后TP、术前LF/HF、术前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MSSD、术后HF、术后LF/HF、术后心率D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术后r-MSSD、术后HF、术后LF/HF、术后DC均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与未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比较,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术前DC、术后DC均更低(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术后DC与术后SDNN、术后SDANN、术后r-MSSD、术后三角指数、术后TP、术后LF、术后HF均呈正相关,与术后LF/HF呈负相关(P<0.05)。结论术后r-MSSD、术后HF、术后LF/HF、术后DC均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且心率减速力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心率变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心率减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3
作者 曾春芳 何喜民 +3 位作者 李天发 林云 林雪峰 黄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6-37,共2页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各组的DC值。结果冠心病患者DC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中AMI<UAP<SAP,组间比较P均<0.05,SA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DC值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63,P<0.05)。结论 DC值可以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变不稳定状态,病情愈严重,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愈低,猝死风险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率减速力 肌梗死 急性 绞痛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预警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杜国伟 黄佐贵 +6 位作者 李厚荣 殷波 李倩 李潇华 余华 金海燕 向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值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预警作用.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3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率减速力(DC)值和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1年内的猝死预警分析.结果 35...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值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预警作用.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3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率减速力(DC)值和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1年内的猝死预警分析.结果 35例DCM心力衰竭患者DC值≥4.5 ms,1年内死亡率为5.71%,DC值2.6~4.4 ms死亡率为20.00%,DC值≤2.5 ms死亡率为34.28%,DC值≥4.5 ms的患者与DC值2.6~4.4 ms和≤2.5 ms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名健康人(对照组)心率减速力各值中无死亡病例.心率加速力值≤-7.0 ms,除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1年死亡率为2.85%外,余均无死亡.结论 心率减速力值测定能定量、单独分析和测定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高危人群筛选与猝死预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肌病 衰竭 心率减速力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功能和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滟 黄佐贵 +5 位作者 杜国伟 李厚荣 殷波 李倩 李潇华 余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841-844,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功能指标与心率减速力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测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和1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减速力、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预警... 目的 探讨心功能指标与心率减速力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测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和1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减速力、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预警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100例AMI心力衰竭患者1支病变30例、2支病变55例、3支病变15例;1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支病变60例、2支病变35例、3支病变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死亡:AMI心力衰竭患者组LVIDD66.4 mm、LVEF 26.0%、FS 14.4%、DC≥4.5 ms 3例(3.00%); LVIDD 68.2 mm、LVEF 24.6%、FS 12.8%、DC2.6~4.4 ms 8例(8.00%);LVIDD 69.8 mm、LVEF 22.8%、FS 11.4%、DC≤2.5 ms 15例(15.00%),P<0.05;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LVIDD 47.0 mm、LVEF 50.4%、FS 26.8%、DC 2.6~4.4 ms 2例(2.00%);LVIDD 47.2 mm、LVEF 48.8%、FS 24.6%、DC 2.6 ms 3例(3.00%),P<0.05.AMI心力衰竭患者组LVIDD 68.2 mm、LVEF24.6%、FS 12.8%、AC≤-8.0 ms2例(2.00%);LVIDD 69.8 mm、LVEF 22.8%、FS 11.4%、AC≤-7.0 ms 3例(3.00%),P<0.05;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LVIDD 47.2 mm、LVEF 48.8%、FS 24.6%、AC≤-7.0ms 1例(1.00%),余均无死亡病例.AMI心力衰竭患者组与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比较,P<0.05.结论 心功能指标结合心率减速力值能定量分析和测定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人群筛选与预警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衰竭 功能测量 心率减速力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齐连芬 李川洁 +1 位作者 方业明 刘晓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9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规律,评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情况,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预警指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规律,评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情况,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预警指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检测其24 h动态血压和24 h动态心电图,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47例作为A组,无高血压患者29例作为B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人群33例作为C组。离线计算DC、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 MSSD、PNN50),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组的DC及HRV各时域指标均比B组及C组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A组DC值在猝死高危值、猝死中危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A组SDNN值在中度降低程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严重,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预示心血管事件中猝死风险增加。2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DC值降低,提示DC和HRV各时域指标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自主神经 心率减速力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在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唐文红 黄颖 +2 位作者 田晓芬 陈晓婕 胡映玉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在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计算DC值及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参数,包括R-R间期标准差(SDNN...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在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计算DC值及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参数,包括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24 h连续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p NN50);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DC值与HRV时域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DC值及HRV时域参数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DC值与SDNN、RMSSD、p NN50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0.57、0.52,P均<0.05)。结论 DC的检测有助于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DC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减速力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佐民 邓宇英 杨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测定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5例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及35例心脏、肾功能正常者进行比较,采集24h动态... 目的测定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5例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及35例心脏、肾功能正常者进行比较,采集24h动态心电图的DC值和HRV各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间DC值、SD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血液透析组与肾功能正常组DC、SDNN,rMSSD和pNN50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维持血液透析组与肾功能正常组间DC值、SD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但与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维持血液透析 心率减速力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对脓毒症心肌病早期预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建高 陆乐 杨润华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6例,根据是否出现脓毒症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6例,根据是否出现脓毒症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分为SIMD组38例和非SIMD组28例,分析比较两组入组时及SIMD组诊断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钙蛋白I(c Tn 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流速E/A峰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C诊断脓毒症心肌病的效能,分析DC与脓毒症心肌病的相关性。结果 SIMD组自发病至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时间为3~7(4.4±1.2)d。两组入组时NT-pro BNP、c Tn I、LVEDD、LASD、LVEF和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D组DC水平为(2.1±0.2)s明显低于非SIMD组的(5.3±0.5)s(P<0.01)。较入组时,SIMD组诊断时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LASD、LVEF和E/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C预警SIMD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为0.756,0.877,截断值为1.8 ms,特异性为85.3%,敏感性为82.9%。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IMD组患者入组时DC水平与SIMD发生和28 d病死率呈负相关(r=-0.698,P=0.001;r=-0.634,P=0.002)。结论 DC是较为可靠的SIMD早期预警指标,与SIMD患者临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脓毒症 肌疾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昼夜节律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丽 王兴德 +3 位作者 申淑荣 程培 陈彬 陈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昼夜节律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DC)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4例,给予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其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分... 目的探讨不同昼夜节律高血压患者心率减速力(DC)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4例,给予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其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分为两组:<10%为非杓型高血压组(NDPH组,118例),≥10%为杓型高血压组(DPH组,66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应用24 h Holter检测并比较三组入选者的DC、心率加速力(AC)及心率变异性(HRV)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DPH组及NDPH组DC和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NDPH组全程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24 h内差值>50 ms的连续正常的R-R间期数所占的百分数(PNN_(50))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DPH组比较,NDPH组DC、SDNN也明显降低,AC明显增高(P<0.05)。NDPH组患者DC与SDNN、RMSSD呈明显正相关(P<0.01、P<0.05),与AC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不同昼夜节律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其中NDPH组较DPH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衡更加明显,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关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还应注意其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和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系统 昼夜节律 高血压 心率减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志红 张红宇 王红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测定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6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VT组31例,非VT组30例,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集24 h动态心电图的DC值、HRV各指标值进行... 目的测定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6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VT组31例,非VT组30例,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集24 h动态心电图的DC值、HRV各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间DC值、SD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T组和非VT组DC值低于对照组,VT组SDNN、rMSSD和pNN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动过速 心率减速力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丁建芬 刘志红 王红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5期18-19,共2页
目的 测定不同年龄正常人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90例,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计算DC、HRV时域指标及相关系数。结果 老年组DC和HRV值与青... 目的 测定不同年龄正常人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90例,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计算DC、HRV时域指标及相关系数。结果 老年组DC和HRV值与青年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C和HRV显著相关。结论 DC和HRV时域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这些无创指标可以反映自主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变异性 24H动态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坚 鲍琼 +1 位作者 张仕超 雷尚兵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率减速力(DC)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辅酶A 100 U、ATP 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率减速力(DC)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辅酶A 100 U、ATP 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DC处理软件,离线计算DC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DC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DC值及CK-M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伴有迷走神经功能受损,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注射液 病毒性肌炎 心率减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虹心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方法选取5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HRV指标[全部R-R间期中相邻的R-R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方法选取5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HRV指标[全部R-R间期中相邻的R-R间期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及DC。结果观察组的PNN50(4.25±7.12)%、RMSSD(28.26±24.82)ms、SDNN(63.65±22.15)ms、DC(6.69±1.85)ms均低于对照组的(12.98±15.60)%、(55.55±41.29)ms、(129.54±32.29)ms、(11.95±6.6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RV和DC均较正常人降低,能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的诊治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冠 心率减速力 变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心率减速力和Tp-e/QT比值对诊断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建华 黄昌成 王小洁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9期56-56,共1页
目的:探讨检测心率减速力和Tp-e/QT比值对诊断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根据他们的病情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 目的:探讨检测心率减速力和Tp-e/QT比值对诊断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根据他们的病情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DCAN组)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CAN+CAD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为这三组患者进行心率减速力和Tp-e/QT比值检测,观察这三组患者在这两种测试值上的差异。结果: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患者的心率减速力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高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患者的Tp-e/QT比值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低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结论:进行心率减速力值和Tp-e/QT比值检测,可以准确地反应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情况,帮助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血管 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减速力 Tp-e/QT比值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减速力及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闯 吴锦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1期1508-1510,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晨峰(MBPS)与心率减速力(DC)、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EH患者98例(EH组),依据MBPS分为正常组(MBPS<23.6mmHg)和异常组(MBPS≥23.6mmHg),其中正常组50例,异常...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晨峰(MBPS)与心率减速力(DC)、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EH患者98例(EH组),依据MBPS分为正常组(MBPS<23.6mmHg)和异常组(MBPS≥23.6mmHg),其中正常组50例,异常组4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2例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员晨峰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DC、HRV [总体标准差(SDN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超50ms百分比(pNN50)].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BPS与DC、HRV的关系.结果 EH组DBP、SBP明显高于健康组,EH组DC、SDNN、SDANN、rMSSD、pNN50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DC、SDNN、SDANN、rMSSD、pNN50明显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DBP、SBP分别与DC(r=-0.615,-0.625)、SDNN(r=-0.623,-0.626)、SDANN(r=-0.613,-0.619)、rMSSD(r=-0.621,-0.620)、pNN50(r=-0.616,-0.624)呈负相关(P<0.05).结论 EH患者MBPS与DC、HRV密切相关,MBPS越高则DC、HRV参数越低,提示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晨峰 心率减速力 变异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
17
作者 梁玲娣 曾延玲 +1 位作者 张田田 王栋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6-1240,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猝死风险评估中的价值。选取92例疑似SAHS患者,最终确诊SAHS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DEG检查和短时血压变... 本文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猝死风险评估中的价值。选取92例疑似SAHS患者,最终确诊SAHS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DEG检查和短时血压变异检测。结果显示,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差的均方根(rMSSD)、心率减速力(DC)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心率(HR)、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值(24 h SBPV)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SDNN、SDANN、rMSSD、HR、DC、24 h SBPV单项评估相比,六项联合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P<0.05)。说明SAHS患者猝死风险可使用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进行评估,且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图 心率减速力 短时血压变异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猝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的心率减速力分析系统设计
18
作者 吉桂琴 李鑫 唐弢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33期176-177,共2页
心率减速力的测定是近年来一种最新无创心电监测技术,用于高危人群猝死的筛查和早期预警。目前,国内没有相应的基于Linux的可以移植到心率检测仪器的心率减速力分析软件,本文介绍了基于Linux的心率减速力分析系统的设计,实现对给定的心... 心率减速力的测定是近年来一种最新无创心电监测技术,用于高危人群猝死的筛查和早期预警。目前,国内没有相应的基于Linux的可以移植到心率检测仪器的心率减速力分析软件,本文介绍了基于Linux的心率减速力分析系统的设计,实现对给定的心电图数据库中病历的心率减速力分析监测,本系统的实现对心电图分析教学、无创心电监测技术研究以及DC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都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猝死预警 LINUX 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心率减速力对爆发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甘文雪 陈肖艺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52-53,63,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对爆发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爆发性心肌炎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非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中,根据心力衰竭程度及组织灌注情况分为无心衰组(BN... 目的探讨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对爆发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爆发性心肌炎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非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中,根据心力衰竭程度及组织灌注情况分为无心衰组(BNP<400pg/mL)、轻度心衰组(BNP>400pg/mL,不伴周围组织灌注不足)、严重心衰组(BNP>400pg/mL,伴周围组织灌注不足)。根据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组(其他非恶性心律失常)及无心律失常组。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记录各组DRs值,同时根据常用指标DR2、DR4和DR8进行危险分层。观察各组DRs值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严重心衰组DRs显著低于轻度心衰组和无心衰组,轻度心衰组DRs显著低于无心衰组。恶性心律失常组DRs显著低于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组DRs显著低于无心律失常组。DRs低、中危组中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缺血、心脏骤停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危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s检测可稳定评估爆发性心肌炎患者迷走神经功能,有望成为预测爆发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心率减速力 爆发性肌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检测对冠心病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及预警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佳琪 李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1期99-101,共3页
心脏性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下降相关。心率减速力是近年来心脏电生理学方面的一项新的检测方法,其检查简单方便,不需要附加条件,能独立并定量测定心脏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 心脏性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下降相关。心率减速力是近年来心脏电生理学方面的一项新的检测方法,其检查简单方便,不需要附加条件,能独立并定量测定心脏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及预警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绞痛 急性肌梗死 脏性猝死 心率减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