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心房颤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陶安阳 王志敏 +9 位作者 陈红芳 徐冬娟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楼敏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分析合并心房颤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71家医院3272例静脉溶栓患者的资料。静脉溶栓后24 h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出血表现定义为颅内出血转化。根据患者是否出现... 目的:分析合并心房颤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71家医院3272例静脉溶栓患者的资料。静脉溶栓后24 h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出血表现定义为颅内出血转化。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533例)和未出血转化组(2739例),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心房颤动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相关。结果: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年龄、起病至溶栓时间、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血糖水平、心房颤动患者比例高于未出血转化组( P <0.05或 P <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 OR = 2.527 ,95 % CI :2.030~3.146, P <0.01)。结论: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治疗 脑缺血/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心房颤动/病因学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甲状腺素时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良荣 宋俊贤 +2 位作者 陈君柱 宋勇 张庆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研究高甲状腺素水平时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起搏组(n=10)、甲亢组(n=14)和甲亢起搏组(n=12)。在基础状态和快速心房起博后2、4、6 h,分别测定各组基础起搏周长为200 m s、... 目的:研究高甲状腺素水平时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起搏组(n=10)、甲亢组(n=14)和甲亢起搏组(n=12)。在基础状态和快速心房起博后2、4、6 h,分别测定各组基础起搏周长为200 m s、150 m s、130 m s时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起搏组快速起搏2、4、6 h后的AERP明显小于基础状态和对照组(P<0.01),甲亢组的AERP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甲亢起搏组快速起搏2、4、6 h后的AERP明显小于基础状态(P<0.01)和甲亢组(P<0.05)。起搏组快速起搏2、4、6 h后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明显小于基础状态和对照组(P<0.01),甲亢组和甲亢起搏组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但甲亢组和甲亢起搏组的AERP200-150和AERP200-13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甲状腺素水平及在此基础上的短时间快速心房激动可引起心房电生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血液 心房颤动/病因学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