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对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蔚 吴平生 杨希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的基因表达,探讨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换瓣手术的患者共50例,其中窦性心律组20例,房颤组30例,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开...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的基因表达,探讨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换瓣手术的患者共50例,其中窦性心律组20例,房颤组30例,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开胸手术时取右心耳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MP-1、MMP-3、MMP-7、MMP-9及TIMP-1、TIMP-2、TIMP-3、TIMP-4表达。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左右心房内径均显著扩大(P<0.01,P<0.01),心房组织中MMP-1表达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MMP-3、MMP-7、MMP-9及TIMP-1、TIMP-2、TIMP-3、TIMP-4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MMPs及其TIMPs的表达改变与心房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心房颤动 心房结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减少心房颤动复发及延缓心房结构重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盖晓波 黄明方 +4 位作者 侯建萍 李刚 张慧敏 曹小织 郑卫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4-726,共3页
目的评价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左心房内径(LAD)、P波离散度(Pd)及P波最大时限(Pmax)的影响。方法将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缬沙坦+胺碘酮)和对照组(安慰剂+胺碘酮),共治疗18个月。如出现症状... 目的评价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左心房内径(LAD)、P波离散度(Pd)及P波最大时限(Pmax)的影响。方法将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缬沙坦+胺碘酮)和对照组(安慰剂+胺碘酮),共治疗18个月。如出现症状性房颤发作,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尽快描记心电图。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12、18个月的房颤负荷、Pmax、Pd和LAD。结果18个月随访中,对照组共有15例(41%)发生心电图证实的房颤发作,而试验组为6例(1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房颤负荷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12个月和18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房颤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Pmax、Pd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6、12、18个月治疗组的Pmax、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A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18个月对照组LAD显著大于试验组。结论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较单用胺碘酮能更有效地减少复发,这种效应可能与血管紧张素受体(ARB)改善心房结构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缬沙坦 心房结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慧 张薇 张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心房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而阐明其发生机制将对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就现阶段针对心房结构重构的分子发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结构重构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515通过调控miRNA-21影响房颤心房结构重构
4
作者 田聪聪 朱悉煜 +5 位作者 李瑞沙 汤鑫龙 常慧静 周庆 王东进 公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20-21,共2页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 NA)是一类位于细胞核或胞浆内的长度在200 nt以上的蛋白非编码RNA,在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lncR NA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人的左心房房颤及正常组织,前...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 NA)是一类位于细胞核或胞浆内的长度在200 nt以上的蛋白非编码RNA,在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lncR NA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人的左心房房颤及正常组织,前期对相关lncR NA进行了筛选,并使用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得到的lncRNA linc00515进行了功能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结构重构 RNA linc00515 MIRNA-21 长链非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房颤患者心房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丹妮 冉海涛 敖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8-523,共6页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结构和功能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快捷、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非常重要。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在房颤患者心房结构...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结构和功能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快捷、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非常重要。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成像在房颤患者心房结构和功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房结构 心房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ki通过抑制TGF-β1/SMAD和p38 MAPK通路改善犬心房结构重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素霞 王娟 +2 位作者 高苏莉 盛乐智 李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0-916,共7页
目的探讨c-Ski在犬快速心房起搏诱导的心房结构重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c-Sk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3)的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相关性。构建犬心房... 目的探讨c-Ski在犬快速心房起搏诱导的心房结构重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c-Sk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蛋白(Col3)的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相关性。构建犬心房快速起搏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α-SMA和Col3表达和分布,ELISA检测各组犬血清和心房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Toll样受体4(TLR4)水平。通过过表达c-Ski,Western blot法检测c-Ski对α-SMA、Co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c-Ski在AF患者心房组织表达下调,且与α-SMA和Col3在AF中表达呈负相关。犬心房快速起搏模型的心房组织c-Ski表达也下调。过表达c-Ski能够明显抑制犬心房组织α-SMA和Col3表达,并降低血清和心房组织中IL-18和TLR4含量,并抑制TGF-β1/SMAD和p38 MAPK通路。结论过表达c-Ski通过抑制TGF-β1/SMAD和p38 MAPK通路改善心房快速起搏诱导的心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房结构重构 快速心房起搏 c-Ski TGF-Β1/SMAD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与增龄性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董丽君 汤宝鹏 +7 位作者 周贤惠 李晋新 张宇 孙凌 李耀东 张疆华 邢强 许国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为论证在增龄性心房颤动(房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链(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抗凋亡基因(BCL-2)与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改变是否与心房结构重构有关,以期为增龄性房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可...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为论证在增龄性心房颤动(房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链(MMP-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抗凋亡基因(BCL-2)与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改变是否与心房结构重构有关,以期为增龄性房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可能的策略与思路。方法:通过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慢性房颤犬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组犬(成年窦性心律犬,老年窦性心律犬,成年慢性房颤犬,老年慢性房颤犬各7只)MMP-9与TIMP-1、BCL-2与BAX在mR 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应用光镜、电镜及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结构重构和细胞凋亡。结果:与成年窦性心律犬比较,老年犬MMP-9和BAX在mR 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显著地增高(P<0.05),而TIMP-1和BCL-2的表达均显著地下降(P<0.05);与窦性心律犬比较,房颤犬MMP-9和BAX表达水平均显现出有意义的上调趋势(P<0.05),尤其是老年房颤犬最为明显;TIMP-1和BCL-2表达水平均显现出有意义的下调趋势(P<0.05),尤其是老年房颤犬最为明显。伴随老龄与房颤,犬心肌纤维化程度、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指数均显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伴随增龄与房颤而显现的MMP-9与TIMP-1,BCL-2与BAX改变可能是增龄性房颤心房重构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增龄 心房结构重构 心房纤维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信号通路在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心房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勇 马瑞彦 +4 位作者 陈林 王学峰 陈柏成 陈劲进 肖颖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右心房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3的表达变化,探讨TGF-β1信号通路在房颤心房结构重构中的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40例接受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根据病史和术前心...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右心房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3的表达变化,探讨TGF-β1信号通路在房颤心房结构重构中的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40例接受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根据病史和术前心电图记录分为慢性房颤组(AF组,n=28)和窦性心律组(SR组,n=12)。术前心脏彩超测定各心腔大小并评价心功能。术中取右心房组织,行Masson及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观察纤维化情况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右心房组织中TGF-β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R组相比,AF组右心房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明显,TGF-β1、Smad3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AF组中右心房组织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胶原容积分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84(P=0.010)和0.671(P=0.024)。AF组TGF-β1与Smad3的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634,P=0.020;r=0.757,P=0.003)。结论房颤时发生以心房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心房结构重构;TGF-β1/Smad途径可能参与了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进程,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信号传导 心房结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对左心房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彤 李广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对左心房大小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心房扩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选择 32 9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 ,根据心房颤动类型及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分组 ,比较各组间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 目的 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对左心房大小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心房扩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选择 32 9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 ,根据心房颤动类型及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分组 ,比较各组间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心房颤动发作 1~ 3年组和 3年以上组左心房内径 ( L AD)均大于 1年以下组 ( P<0 .0 5 ,P<0 .0 1) ,而 3年以上组 L AD又大于 1~ 3年组 ( P<0 .0 5 ) ,3年以上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 L VED)大于 1年以下组 ( P<0 .0 5 ) ;持续性心房颤动组 L AD和 L VED均明显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 ( P<0 .0 1) ;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发作 3年以上组 L AD大于 1年以下组及 1~ 3年组 ( P<0 .0 1,P<0 .0 5 )。结论 心房颤动本身可引起左心房扩大 ,且左心房扩大常发生在心房颤动持续以后 ,因此转复心房颤动应尽早进行 ;心房颤动对左心室结构及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且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大小 心房结构性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波强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功能与颈动脉弹性变化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晓韵 张文华 +3 位作者 翟军 贾婷婷 杨赟 夏稻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结构、左心室功能变化与颈动脉弹性变化。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左心房内径大小(左心室正常)分为左心房增大组(A组)68例和左心房结构正常组(B组)52例,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结构、左心室功能变化与颈动脉弹性变化。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左心房内径大小(左心室正常)分为左心房增大组(A组)68例和左心房结构正常组(B组)52例,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于左心室长轴,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脉冲式多普勒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应用组织多普勒获得左心室侧壁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并计算E/E';及WI技术中的颈动脉各参数,包括收缩早期正向波(W1)、收缩晚期和部分等容舒张期正向波(W2)、收缩中期负向波(NA)、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僵硬度(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和顺应性(AC)。结果 (1)与C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EF、E/E'、W1、NA、PWVβ、β和Ep均升高,W2和AC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LVEF、E/E'、W1、NA明显升高,而W2和A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VEF与W1呈正相关(r=0.667,P<0.01),E/E'与W2呈负相关(r=-0.584,P<0.01)。结论 WI技术能够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及左心结构功能的变化。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增大时,WI检测指标能够较明显地反映出颈动脉弹性下降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波强技术 高血压 原发性 颈动脉 心房结构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心房颤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詹碧鸣 胡建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2-883,共2页
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其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占脑卒中总发生率的20%~40%[1]。除器质性心脏病外,充血性心衰、儿茶酚胺的大量分泌都可作为引起房颤的诱因;另一方面,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 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其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占脑卒中总发生率的20%~40%[1]。除器质性心脏病外,充血性心衰、儿茶酚胺的大量分泌都可作为引起房颤的诱因;另一方面,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饮酒、慢性炎症可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也增加房颤发生风险[2]。其中炎症一直被认为在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甲状腺功能异常 缺血性脑卒中 器质性心脏病 心房结构重构 慢性炎症 充血性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复杂网络的房颤术后监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宝丹 汪源源 杨翠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9-815,共7页
提出了基于递归复杂网络预测房颤术后复发的方法。先通过动物实验得到房颤复发前的犬心外膜信号,将心外膜信号转换为递归网络,提取网络的平均度、聚群系数和四阶节点模体的参数,采用支撑向量机来预测房颤是否复发及复发的严重程度。采... 提出了基于递归复杂网络预测房颤术后复发的方法。先通过动物实验得到房颤复发前的犬心外膜信号,将心外膜信号转换为递归网络,提取网络的平均度、聚群系数和四阶节点模体的参数,采用支撑向量机来预测房颤是否复发及复发的严重程度。采用由犬心外膜信号组成的数据来评价该方法预测房颤复发的准确率,数据包括A(不会复发)、B(复发类型为阵发性房颤)和C(复发类型为永久性房颤)3类。同时研究了基于递归思想的定量递归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达到86.79%9、3.36%和91.14%,均高于定量递归分析方法的结果。可见,该方法具有预测房颤复发及复发严重程度的能力,对射频消融手术后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房动力结构 术后监测 预测 递归复杂网络 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