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华
黄刚
刘利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112例PAF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PAF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组1接受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组2接受小剂量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联合治疗(R2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血浆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经胸超声检查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左房内径变化;随访终点为房颤复发。结果:(1)PAF组服药前血浆A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2)服药后R1组的血浆ANP、NT-Pro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R2组;同时房颤复发组(RE)的上述血浆指标也显著高于维持窦律组(SR)。(3)治疗后12个月,R2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R1组(35.73mm±5.90mmvs37.85mm±4.70mm,P=0.04)。⑷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2组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R1组(P=0.02,log-ranktest)。结论: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明显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ANP、NT-ProBNP水平,延缓左房内径扩大,减少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
利
胺碘酮
阵发性
心房
颤动
心房利钠素
N端脑
钠素
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华
黄刚
刘利宏
机构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112例PAF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PAF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组1接受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组2接受小剂量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联合治疗(R2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血浆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经胸超声检查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左房内径变化;随访终点为房颤复发。结果:(1)PAF组服药前血浆A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2)服药后R1组的血浆ANP、NT-Pro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R2组;同时房颤复发组(RE)的上述血浆指标也显著高于维持窦律组(SR)。(3)治疗后12个月,R2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R1组(35.73mm±5.90mmvs37.85mm±4.70mm,P=0.04)。⑷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2组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R1组(P=0.02,log-ranktest)。结论: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明显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ANP、NT-ProBNP水平,延缓左房内径扩大,减少房颤复发。
关键词
培哚普
利
胺碘酮
阵发性
心房
颤动
心房利钠素
N端脑
钠素
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Keywords
Perindopril
Amiodarone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peptid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
曹华
黄刚
刘利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