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 |
吴丽君
纵亚丽
张莉
丁坤
史玉露
关欣
孙春启
王和平
|
《安徽医学》
|
2010 |
3
|
|
2
|
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
吕云
李绍龙
李易
刘屹
杨锋
张荣华
吴燕
|
《临床医药实践》
|
2008 |
5
|
|
3
|
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
郭国勋
赵友民
柴建文
郝冬琴
李连东
宋付凯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
2
|
|
4
|
RT3D—STI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
胡文泽
杨明
韩凌
陈欣
陈萍
孙晓勤
|
《浙江临床医学》
|
2016 |
2
|
|
5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植入术的护理 |
周国英
彭巧庆
李敏
郑肇敏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 |
1
|
|
6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血液动力学临床对比研究 |
王和平
吴纲
纵亚利
|
《淮海医药》
CAS
|
2009 |
2
|
|
7
|
心尖部心肌病误诊二例分析 |
白波
张金良
王文娟
刘静
|
《临床误诊误治》
|
2013 |
0 |
|
8
|
右室流出道与传统心尖部起搏治疗86例观察 |
鄢春喜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 |
0 |
|
9
|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为非Q波心肌梗死13例分析 |
吴淑杰
宋梅英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6 |
0 |
|
10
|
右室高位室间隔和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
曹丙峰
刘庆霞
周建华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
2017 |
6
|
|
11
|
进行右心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效果对比 |
赵永明
|
《当代医药论丛》
|
2015 |
1
|
|
12
|
心尖部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计分诊断 |
|
《临床荟萃》
CAS
|
1987 |
0 |
|
13
|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1例 |
梁兆阳
张玉英
|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0 |
|
14
|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不同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刘振金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4 |
0 |
|
15
|
不同起搏部位的选择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
周建龙
朱天哲
盛晓东
范韬
金骁琦
朱宗成
|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
2014 |
5
|
|
16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31例临床分析 |
苏启燕
陈良华
刘同宝
崔连群
唐元升
朱兴雷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7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陈开
沈启明
詹美恩
刘增荣
叶承刚
李芳
|
《安徽医学》
|
2017 |
5
|
|
18
|
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傅春江
石伟彬
舒娴
罗晓丽
陈乔
杨立
王旭开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2013 |
2
|
|
19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史玉露
丁坤
孙春启
关欣
|
《淮海医药》
CAS
|
2009 |
4
|
|
20
|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4例诊断分析 |
田志广
林捷
李海鹰
杨德业
张怀勤
|
《浙江临床医学》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