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罂粟碱联合利多卡因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介入手术致肢体急性缺血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葵亮 张旭 +1 位作者 罗刚 泮思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局部注射罂粟碱联合利多卡因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心导管介入术后血管痉挛致肢体急性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6例接受先心病心导管介入手术后... 目的初步评价局部注射罂粟碱联合利多卡因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心导管介入术后血管痉挛致肢体急性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6例接受先心病心导管介入手术后血管痉挛致肢体急性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2例。在患肢穿刺处内外两侧采用罂粟碱1.5 mg/kg联合2%利多卡因行局部注射治疗。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患肢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_(2));比较罂粟碱注射前和注射后患肢皮肤颜色等级、周径、皮肤温度以及SpO_(2);记录患肢缺血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罂粟碱注射前和注射后72 h时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前蛋白)。结果罂粟碱注射前谷丙转氨酶(18.81±7.07)U/L、谷草转氨酶(37.83±9.56)U/L、血清前蛋白(13.44±1.59)mg/L、患肢周径(19.75±2.48)cm、患肢皮肤温度(34.95±0.18)℃、患者SpO_(2)(88.83±1.72)%;注射后谷丙转氨酶(17.13±6.57)U/L、谷草转氨酶(40.71±15.16)U/L、血清前蛋白(13.61±1.66)mg/L、患肢周径(20.08±2.43)cm、患肢皮肤温度(36.33±0.25)℃、患者SpO_(2)(94.17±1.18)%;对比6例患肢罂粟碱注射前和注射后的皮肤温度、患肢SpO_(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罂粟碱注射前、注射后患肢周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前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缺血症状恢复时间为罂粟碱局部注射后(1.17±0.53)h。结论罂粟碱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具有良好的缓解动脉血管痉挛效果,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碱 心导管介入 血管痉挛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导管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奎 刘寅 高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6-810,共5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后期常会因桥血管衰败而需要行心导管介入检查及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早期发现大隐静脉移植物(saphenous vein graft,SVG)内膜增生、薄纤维帽斑块及管腔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后期常会因桥血管衰败而需要行心导管介入检查及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早期发现大隐静脉移植物(saphenous vein graft,SVG)内膜增生、薄纤维帽斑块及管腔内附着血栓的存在,这些均是SVG闭塞的预测因素。SVG病变介入治疗的远端栓塞及无复流发生率高,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可用于评估SVG斑块组成,可预测无复流的发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及远端栓塞保护装置为降低远端栓塞及无复流的有效措施。介入治疗首选开通原位冠状动脉,但通常会很复杂,需要较高的介入治疗技术及专业的手术器械。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及密切监测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移植物 心导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水袋用于心导管介入术后止血
3
作者 杨欣 张璐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心导管介入手术 水袋 沙袋 止血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行介入性心导管术前禁食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望 李晓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1期2911-2912,共2页
关键词 介入心导管 先天性心脏病 术前禁食 婴儿 循证护理 不良反应 血容量不足 动力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介入治疗1例
5
作者 罗刚 纪志娴 泮思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7-899,共3页
患儿,女,3岁。因"出生后反复贫血,发现心脏杂音2年"于2017年4月20日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患儿生后因反复"溶血性贫血"先后就诊于当地多家三级甲等医院,予口服"茵栀黄、左卡尼汀、维生素B12"等... 患儿,女,3岁。因"出生后反复贫血,发现心脏杂音2年"于2017年4月20日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患儿生后因反复"溶血性贫血"先后就诊于当地多家三级甲等医院,予口服"茵栀黄、左卡尼汀、维生素B12"等药物间断治疗2年,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90g/L左右,肝功能检查结果大致正常。患儿2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于当地医院就诊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建议定期复查。1个月前再次因"贫血"就诊于当地三级甲等医院,行异常红细胞形态、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确诊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经当地医院推荐,以"先天性心脏病、AS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转入我科。既往史:患儿平素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多汗明显。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心导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封堵中的应用及卵圆孔未闭分流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越 温朝阳 +3 位作者 李岩密 王广义 王峙峰 郭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 (PFO)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例封堵治疗PFO患者 ,术前经胸(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明确PFO诊断 ,术中TTE和X线引导监护 ,术后TTE随访 ;并对 15 7例PFO分流方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例PF...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 (PFO)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例封堵治疗PFO患者 ,术前经胸(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明确PFO诊断 ,术中TTE和X线引导监护 ,术后TTE随访 ;并对 15 7例PFO分流方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例PFO封堵患者右向左分流的确诊方法 :TTE 1例 ,TEE 4例 ,TTE或TEE +右心声学造影各 1例。术后TTE随访PFO分流消失。 15 7例TTE诊断的PFO以左向右分流表现为主 ,少数右向左分流和双向分流者多伴其他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PFO封堵术中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TEE及声学造影诊断PFO右向左分流的敏感性高于单纯TTE。常规TTE检查PFO多表现为左向右分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卵圆孔未闭 心导管介入治疗 AMPLATZER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肇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电视胸腔镜 心导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Hybrid技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波 杨汝燕 张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5-996,共2页
关键词 Hybrid技术 冠心病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一站式 心导管介入技术 麻醉 冠脉支架置入 复杂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昌县人民医院
9
《卫生经济研究》 2011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坚持“培养、引进与联姻”并重战略,与省内知名医院、知名医生合作,使一类专家带动学科蓬勃发展。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科技战略,使肿瘤学2009年被确认为省第一批县市级医院龙头学科。肛肠外科县内龙头、市内领先,中西医结... 坚持“培养、引进与联姻”并重战略,与省内知名医院、知名医生合作,使一类专家带动学科蓬勃发展。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科技战略,使肿瘤学2009年被确认为省第一批县市级医院龙头学科。肛肠外科县内龙头、市内领先,中西医结合肾内科成为市临床重点专科,肝胆外科微创技术享誉临近县市,心血管内科形成以心导管介入与高血压防治为主的两大医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人民医院 新昌 临床重点专科 县市级医院 2009年 中西医结合 高血压防治 心导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海河之滨全国心脏病学进展学术会议及征稿通知
10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138-138,共1页
由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中国心血管杂志、天津医学会主办的2006年第二届海河之滨全国心脏病学进展学术会议,暨纪念天津心导管介入工作开展50周年和庆祝《中国心血管杂志》创刊10周年大会将于2006年7月6-... 由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中国心血管杂志、天津医学会主办的2006年第二届海河之滨全国心脏病学进展学术会议,暨纪念天津心导管介入工作开展50周年和庆祝《中国心血管杂志》创刊10周年大会将于2006年7月6-9日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天津举行。7月6日全天报到。届时有石毓澍、方圻、陈灏珠、陈新、刘力生、潘长玉、王海燕、高润霖、胡大一、邓开伯等多位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到会,并为大会做专题学术报告。参会者将得到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优秀论文将推荐给中国心血管杂志正式发表。投稿要求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 学术会议 天津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专家 征稿 创刊10周年 心导管介入 学术报告 继续教育 投稿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