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改改(综述) 方理刚(审校) 方全(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4-517,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心衰)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的两大堡垒性疾病,两者常相互共存,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房颤和心衰并存的患者,远期预后差。目前房颤消融是否作为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仍值得探讨,心室率控制仍为大部分房颤合并心衰患... 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心衰)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的两大堡垒性疾病,两者常相互共存,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房颤和心衰并存的患者,远期预后差。目前房颤消融是否作为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仍值得探讨,心室率控制仍为大部分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房颤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FrEF)患者心室率控制目标、药物以及器械治疗策略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心室率控制 器械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急症救治(3) 快速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和心室率控制(续2)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海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1,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新版房颤指南明确规定,对于持续时间不到48 h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复律前亦应先进行全身肝素化抗凝治疗;对于持续时间超过48 h的房颤,可以按照既往指南提出的前...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新版房颤指南明确规定,对于持续时间不到48 h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复律前亦应先进行全身肝素化抗凝治疗;对于持续时间超过48 h的房颤,可以按照既往指南提出的前三后四原则(有效抗凝3周后复律,复律后再有效抗凝4周后停用),也可直接进行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超声未发现血栓征象则全身肝素化后转复。对于心室功能稳定(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无/或仅有轻微与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建议采用宽松的心室率控制。但对于症状明显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仍应采取严格的心室率控制,否则未控制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尽管是可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急诊 处理 心室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青松 陈永恒 +1 位作者 王爱玲 程宝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7-1302,共6页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比较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快速心室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比较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快速心室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5年10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5.1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共3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方面:地尔硫卓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与美托洛尔相比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相对危险度(RR)=1.12,95%可信区间(CI):0.96~1.31,P=0.14],房颤心室率下降幅度地尔硫卓组优于美托洛尔组[加权均数差(MD)=10.01,95%CI:3.95~16.07,P=0.001],平均起效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别(MD=-0.50,95%CI:-1.68~0.67,P=0.40);2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包括收缩压〈12.0 k Pa、心室率〈60次/min)发生率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率差(RD)=-0.00,95%CI:-0.04~0.04,P=0.89]。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地尔硫卓与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面无差异,但地尔硫卓心室率下降幅度更大。因受纳入研究数量及部分研究质量限制,该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卓 美托洛尔 心房颤动 心室率控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律率治疗2011
4
作者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的律率治疗包括房颤的心室率控制,房颤的转复,转复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等三方面,涉及药物及非药物两大类的治疗。尽管律率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姑息性缓解症状的治疗,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心室率控制 窦性心律 临床价值 姑息性 转复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海涛 宋丹丹 +3 位作者 刘晓江 孙莹杰 周锦 张铁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1-292,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为0.4%-2.0%,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每增加10岁房颤的发生率增加1.4倍。我国一般人群房颤的总患病率高达0.77%,标准化率为0.61%,且有随年龄增长上升的趋势。经导管左心耳封...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为0.4%-2.0%,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每增加10岁房颤的发生率增加1.4倍。我国一般人群房颤的总患病率高达0.77%,标准化率为0.61%,且有随年龄增长上升的趋势。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percutaneous closure of1eft atrial appendage,PCLAA)是一种新型房颤治疗方法。房颤患者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且危险性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封堵术 标准化率 麻醉体会 房颤治疗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心室率控制 封堵器 非瓣膜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