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室同步化治疗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技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少伯
姜铁民
+3 位作者
梁国庆
赵季红
赵鹏
李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心室同步化治疗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的起搏参数,探讨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集左室电极植入困难患者8例,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分别测定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
目的对比分析心室同步化治疗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的起搏参数,探讨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集左室电极植入困难患者8例,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分别测定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并在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门诊程控随访,在多普勒超声指引下进行参数优化。结果保留钢丝前后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分别为(4.58±1.57)V比(2.12±1.35)V,(1 060±182)Ω比(640±213)Ω和(9.81±2.05)V比(5.64±2.97)V,保留钢丝明显降低起搏阈值、降低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左室电极起搏参数与保留钢丝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在体位变动时有膈肌刺激。结论心室同步化治疗时,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能有效改善起搏参数,安全可行。远期随访,膈肌刺激和钢丝断裂的问题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同步化
治疗
左室电极
导引钢丝
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化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蓝荣芳
徐伟
+3 位作者
吉文庆
宋杰
余洪松
徐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96-3698,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两次术后观察心室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时限,左右心室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QRS波起点距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的时间标准差(Ts12SD)。通过上述指标来评估RVSP与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结果:与RVAP相比较,RVSP组心电图QRS时限更短(P=0.007),心室收缩同步化指标IVMD,SPWMD,Ts12SD明显优于RVAP(P=0.0009,P=0.0005,P=0.0004)。结论:RVSP较RVAP更有利于保证心室电、机械同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室同步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
9
3
作者
金朝龙
史学功
+3 位作者
范雷雷
汪太平
陈宏博
肖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行植入CRT的患者20例,分别于起搏前、起搏后1周、起搏后3个月和起搏后6个月用探头获取左心室的全容积实时三维超声图像,应用Qlab分析软件,得到左...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行植入CRT的患者20例,分别于起搏前、起搏后1周、起搏后3个月和起搏后6个月用探头获取左心室的全容积实时三维超声图像,应用Qlab分析软件,得到左室整体与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16、12、6节段达最小容积点时间(Tmsv)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和最大时间差(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结果术后1周内左室整体功能参数较术前无明显改善,而左室不同步参数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时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周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时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周有明显改善(P<0.01),但与术后3个月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无改善。结论 CRT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RT-3DE能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
慢性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
心室
再
同步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室同步化治疗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技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少伯
姜铁民
梁国庆
赵季红
赵鹏
李玉明
机构
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摘
目的对比分析心室同步化治疗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的起搏参数,探讨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集左室电极植入困难患者8例,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分别测定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并在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门诊程控随访,在多普勒超声指引下进行参数优化。结果保留钢丝前后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分别为(4.58±1.57)V比(2.12±1.35)V,(1 060±182)Ω比(640±213)Ω和(9.81±2.05)V比(5.64±2.97)V,保留钢丝明显降低起搏阈值、降低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左室电极起搏参数与保留钢丝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在体位变动时有膈肌刺激。结论心室同步化治疗时,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能有效改善起搏参数,安全可行。远期随访,膈肌刺激和钢丝断裂的问题有待观察。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同步化
治疗
左室电极
导引钢丝
保留
Keywords
heart fhilure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left ventricular electrode
guidewire
retention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化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蓝荣芳
徐伟
吉文庆
宋杰
余洪松
徐标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96-369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两次术后观察心室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时限,左右心室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QRS波起点距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的时间标准差(Ts12SD)。通过上述指标来评估RVSP与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结果:与RVAP相比较,RVSP组心电图QRS时限更短(P=0.007),心室收缩同步化指标IVMD,SPWMD,Ts12SD明显优于RVAP(P=0.0009,P=0.0005,P=0.0004)。结论:RVSP较RVAP更有利于保证心室电、机械同步化。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心室同步化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
9
3
作者
金朝龙
史学功
范雷雷
汪太平
陈宏博
肖洁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彩超室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43-1346,共4页
文摘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行植入CRT的患者20例,分别于起搏前、起搏后1周、起搏后3个月和起搏后6个月用探头获取左心室的全容积实时三维超声图像,应用Qlab分析软件,得到左室整体与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16、12、6节段达最小容积点时间(Tmsv)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和最大时间差(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结果术后1周内左室整体功能参数较术前无明显改善,而左室不同步参数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时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周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时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周有明显改善(P<0.01),但与术后3个月左室整体功能参数及左室不同步参数无改善。结论 CRT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RT-3DE能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
慢性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
心室
再
同步化
治疗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real time three-dimensional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ree cavity pacemakers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
分类号
R54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室同步化治疗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技术的初步探讨
陈少伯
姜铁民
梁国庆
赵季红
赵鹏
李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化的影响
蓝荣芳
徐伟
吉文庆
宋杰
余洪松
徐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评价
金朝龙
史学功
范雷雷
汪太平
陈宏博
肖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