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沙吾列·沙比汗
安沙舟
+4 位作者
杨刚
努尔加列力
张荟荟
付爱良
郑晓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42-1846,共5页
【目的】通过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研究,为新疆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良旱生环保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方法】试验区内选择适宜地块,播种野生伊犁心叶驼绒藜种子,采...
【目的】通过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研究,为新疆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良旱生环保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方法】试验区内选择适宜地块,播种野生伊犁心叶驼绒藜种子,采用野外实测调查与室内统计分析研究相结合,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伊犁心叶驼绒藜寿命长(可达50 a以上),植株高大,株丛密集,分枝多,地下根系发达(多年生植株主根入土超过5 m),耐严冬酷暑,耐旱、耐寒、耐盐碱,土壤pH 8.0,总盐1.0%~2.0%,种子正常发芽,是新疆荒漠草原植被复壮和补播改良草地的优良品种。【结论】伊犁心叶驼绒藜仅分布在我国新疆北部。它生态幅度宽,是天然荒漠草原草地上宝贵的野生优良饲用植物资源之一,特别是在新疆荒漠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心叶驼绒藜
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分布的计盒维数
被引量:
2
2
作者
陶冶
刘彤
+1 位作者
贾亚敏
崔运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被。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生境的2个样地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空间格局进...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被。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生境的2个样地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样地A和B心叶驼绒藜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分别为1.709 0、1.527 0,梭梭为1.406 3、1.568 6;心叶驼绒藜占据和利用空间的能力较强,梭梭相对稍弱。样地A和B 2种灌木种间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相差很小,分别为1.780 5、1.735 7,均大于单种灌木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表明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对空间的占据和利用能力更强,且在2样地间生态功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种群
梭梭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计盒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种密度对伊犁心叶驼绒藜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沙吾列.沙比汗
安沙舟
+4 位作者
杨刚
张荟荟
付爱良
张一弓
麦利亚.依尔斯别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90,共7页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功能,在新疆荒漠草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10个不同密度处理,探索播种密度对心叶驼绒藜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心...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功能,在新疆荒漠草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10个不同密度处理,探索播种密度对心叶驼绒藜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心叶驼绒藜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影响很大。低密度的个体生长发育好,能形成生殖枝,达到相对高产,故认为在无灌溉条件下最合理的密度为4~30株.m-2,留苗2 666~20 000株.667m-2。北疆心叶驼绒藜人工种植和天然补播改良草地中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以上结果可以为心叶驼绒藜人工种植和改良草地确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播种密度
无灌溉条件
人工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旱胁迫下心叶驼绒藜生理响应特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柯梅
侯钰荣
+3 位作者
魏鹏
兰吉勇
康帅
李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9-1357,共9页
以心叶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ewersmannia)为研究材料,用0(CK)、5%、15%、25%、30%、3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从渗透性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脂肪酸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在5%、15%低浓度PEG处理...
以心叶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ewersmannia)为研究材料,用0(CK)、5%、15%、25%、30%、3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从渗透性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脂肪酸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在5%、15%低浓度PEG处理下,驼绒藜幼苗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启动抗氧化酶系统、保持膜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动态平衡来减弱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系统的损害;在25%PEG处理下,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植物通过大幅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大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干旱胁迫带来的膜脂损伤;在30%、35%高浓度PEG处理下,脯氨酸含量下降、抗氧化酶系统活性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膜脂受损害严重。由此得出,驼绒藜幼苗在PEG处理液为25%时,渗透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协同作用形成高效的防御系统以增强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PEG胁迫
渗透调节
抗氧化酶
脂肪酸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疆荒漠心叶驼绒藜种子的萌发行为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梦茹
魏岩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836-1842,共7页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是藜科驼绒藜属植物,优良牧草,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通过调查温度、盐分、苞片及贮藏时间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新疆地区心叶驼绒藜的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心叶驼绒...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是藜科驼绒藜属植物,优良牧草,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通过调查温度、盐分、苞片及贮藏时间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新疆地区心叶驼绒藜的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心叶驼绒藜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变温;浓度低于0.2 mol·L^(-1)的NaCl溶液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0.4mol·L^(-1)开始,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将经过不同NaCl溶液处理14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具有较高的恢复萌发率;苞片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P>0.05);种子在室温下贮藏10个月萌发率降低至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
科植物
心叶驼绒藜
种子萌发
温度
盐分
苞片
贮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叶驼绒藜胚器官培养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晓红
李柱
+2 位作者
付爱良
杨刚
沙吾列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50-55,共6页
以心叶驼绒藜无菌苗叶片、茎段、幼根为外植体,对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发育成再生植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苗的建立:用1/2MS+琼脂+蔗糖,出苗率高(90%以上)、苗壮。(2)、诱导培养基:用MS1+IAA0.2mg/L+KT0.1mg/L培养基,出愈率低...
以心叶驼绒藜无菌苗叶片、茎段、幼根为外植体,对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发育成再生植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苗的建立:用1/2MS+琼脂+蔗糖,出苗率高(90%以上)、苗壮。(2)、诱导培养基:用MS1+IAA0.2mg/L+KT0.1mg/L培养基,出愈率低,没有获得再生植株;用MS2+IAA0.2mg/L+KT0.2mg/L、MS3+IAA0.1mg/L+KT0.1mg/L培养基,叶片、茎段具有再生植株发育的能力,出愈率较高。(3)、生根培养基:用1/2MS+NAA0.1 mg/L,生根率高、周期短;用1/2MS+IAA0.1 mg/L,生根率低,周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主要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
7
7
作者
贾亚敏
刘彤
+4 位作者
骆郴
崔运河
谢江波
魏鹏
崔耀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75-580,共6页
不同植被格局的对比研究对于认识植被在该地区的适应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代表性样地,对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琵琶柴(Re...
不同植被格局的对比研究对于认识植被在该地区的适应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代表性样地,对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等四种优势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灌木分布呈明显环境依赖性强,心叶驼绒藜的分布格局明显,变程较小,介于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之间,各向同性;梭梭呈自相关性很强的集群分布,变程较大;琵琶柴主要分布在丘间低地,为中等程度的集群分布,沙拐枣在该区分布频度较低,具有各向异性,属于随机分布。总结认为该地区灌木分布受沙漠与绿洲环境的共同作用,心叶驼绒藜和梭梭在该地区适应良好,空间自相关距离长短互补,搭配使用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半方差
各向异性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沙吾列·沙比汗
安沙舟
杨刚
努尔加列力
张荟荟
付爱良
郑晓红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昌吉市草原站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42-1846,共5页
基金
农业部项目(农计函[2000]170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野生驼绒藜驯化与新品种选育”(200231111)
文摘
【目的】通过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研究,为新疆干旱荒漠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良旱生环保植物资源和牧草资源。【方法】试验区内选择适宜地块,播种野生伊犁心叶驼绒藜种子,采用野外实测调查与室内统计分析研究相结合,对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伊犁心叶驼绒藜寿命长(可达50 a以上),植株高大,株丛密集,分枝多,地下根系发达(多年生植株主根入土超过5 m),耐严冬酷暑,耐旱、耐寒、耐盐碱,土壤pH 8.0,总盐1.0%~2.0%,种子正常发芽,是新疆荒漠草原植被复壮和补播改良草地的优良品种。【结论】伊犁心叶驼绒藜仅分布在我国新疆北部。它生态幅度宽,是天然荒漠草原草地上宝贵的野生优良饲用植物资源之一,特别是在新疆荒漠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伊犁
心叶驼绒藜
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荒漠草原
Keywords
Ceratoides ewersmanniana cv.YiLi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sert rangeland
分类号
S793.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分布的计盒维数
被引量:
2
2
作者
陶冶
刘彤
贾亚敏
崔运河
机构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Z2006-1-8301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135)
新疆自治区高校科研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XJEDU2005E09)
文摘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被。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生境的2个样地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样地A和B心叶驼绒藜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分别为1.709 0、1.527 0,梭梭为1.406 3、1.568 6;心叶驼绒藜占据和利用空间的能力较强,梭梭相对稍弱。样地A和B 2种灌木种间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相差很小,分别为1.780 5、1.735 7,均大于单种灌木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表明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对空间的占据和利用能力更强,且在2样地间生态功能相当。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种群
梭梭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计盒维数
Keywords
Ceratoides ewersmanniana
Haloxylon ammodendr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box-counting dimension
分类号
Q948.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种密度对伊犁心叶驼绒藜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沙吾列.沙比汗
安沙舟
杨刚
张荟荟
付爱良
张一弓
麦利亚.依尔斯别克
机构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90,共7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新疆草业集约化
高效型成果转化基地"(200754125-01)
文摘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功能,在新疆荒漠草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10个不同密度处理,探索播种密度对心叶驼绒藜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心叶驼绒藜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影响很大。低密度的个体生长发育好,能形成生殖枝,达到相对高产,故认为在无灌溉条件下最合理的密度为4~30株.m-2,留苗2 666~20 000株.667m-2。北疆心叶驼绒藜人工种植和天然补播改良草地中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以上结果可以为心叶驼绒藜人工种植和改良草地确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播种密度
无灌溉条件
人工种植
Keywords
Ceratoides ewersmanniana cv. YiLi
planting density
non irrigation
artifitial planting
分类号
S5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胁迫下心叶驼绒藜生理响应特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柯梅
侯钰荣
魏鹏
兰吉勇
康帅
李超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9-1357,共9页
基金
自治区公益性项目“五种荒漠植物芽期抗旱性评价”(ZY2022022)
自治区基金面上项目(2020D01A38)。
文摘
以心叶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ewersmannia)为研究材料,用0(CK)、5%、15%、25%、30%、3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从渗透性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脂肪酸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在5%、15%低浓度PEG处理下,驼绒藜幼苗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启动抗氧化酶系统、保持膜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动态平衡来减弱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系统的损害;在25%PEG处理下,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植物通过大幅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大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干旱胁迫带来的膜脂损伤;在30%、35%高浓度PEG处理下,脯氨酸含量下降、抗氧化酶系统活性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膜脂受损害严重。由此得出,驼绒藜幼苗在PEG处理液为25%时,渗透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协同作用形成高效的防御系统以增强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PEG胁迫
渗透调节
抗氧化酶
脂肪酸
抗旱性
Keywords
Krascheninnikovia ewersmannia
PEG stress
osmotic regulation
antioxidant enzyme
fatty acid
drought resistance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疆荒漠心叶驼绒藜种子的萌发行为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梦茹
魏岩
机构
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836-184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113)
文摘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是藜科驼绒藜属植物,优良牧草,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通过调查温度、盐分、苞片及贮藏时间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新疆地区心叶驼绒藜的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心叶驼绒藜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变温;浓度低于0.2 mol·L^(-1)的NaCl溶液对心叶驼绒藜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0.4mol·L^(-1)开始,萌发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将经过不同NaCl溶液处理14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具有较高的恢复萌发率;苞片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P>0.05);种子在室温下贮藏10个月萌发率降低至24%。
关键词
藜
科植物
心叶驼绒藜
种子萌发
温度
盐分
苞片
贮藏时间
Keywords
chenopodiaceae
Ceratoides ewersmanniana
seed germination
temperature
salinity
bract
storage period
分类号
Q945.3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叶驼绒藜胚器官培养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郑晓红
李柱
付爱良
杨刚
沙吾列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50-55,共6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200231111)
文摘
以心叶驼绒藜无菌苗叶片、茎段、幼根为外植体,对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发育成再生植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苗的建立:用1/2MS+琼脂+蔗糖,出苗率高(90%以上)、苗壮。(2)、诱导培养基:用MS1+IAA0.2mg/L+KT0.1mg/L培养基,出愈率低,没有获得再生植株;用MS2+IAA0.2mg/L+KT0.2mg/L、MS3+IAA0.1mg/L+KT0.1mg/L培养基,叶片、茎段具有再生植株发育的能力,出愈率较高。(3)、生根培养基:用1/2MS+NAA0.1 mg/L,生根率高、周期短;用1/2MS+IAA0.1 mg/L,生根率低,周期长。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Keywords
Ceratoides ewersmanniana, Tissue culture
Callus
Regenerated plant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主要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
7
7
作者
贾亚敏
刘彤
骆郴
崔运河
谢江波
魏鹏
崔耀平
机构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75-580,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06-1-830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项目(XJEDU2005E09)
文摘
不同植被格局的对比研究对于认识植被在该地区的适应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代表性样地,对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等四种优势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灌木分布呈明显环境依赖性强,心叶驼绒藜的分布格局明显,变程较小,介于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之间,各向同性;梭梭呈自相关性很强的集群分布,变程较大;琵琶柴主要分布在丘间低地,为中等程度的集群分布,沙拐枣在该区分布频度较低,具有各向异性,属于随机分布。总结认为该地区灌木分布受沙漠与绿洲环境的共同作用,心叶驼绒藜和梭梭在该地区适应良好,空间自相关距离长短互补,搭配使用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关键词
心叶驼绒藜
半方差
各向异性
空间分布格局
Keywords
Ceratoides ewersmanniana
semivariogram
anisotropy
spatial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伊犁心叶驼绒藜植物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沙吾列·沙比汗
安沙舟
杨刚
努尔加列力
张荟荟
付爱良
郑晓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分布的计盒维数
陶冶
刘彤
贾亚敏
崔运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播种密度对伊犁心叶驼绒藜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沙吾列.沙比汗
安沙舟
杨刚
张荟荟
付爱良
张一弓
麦利亚.依尔斯别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干旱胁迫下心叶驼绒藜生理响应特性
柯梅
侯钰荣
魏鹏
兰吉勇
康帅
李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北疆荒漠心叶驼绒藜种子的萌发行为
王梦茹
魏岩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心叶驼绒藜胚器官培养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郑晓红
李柱
付爱良
杨刚
沙吾列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主要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
贾亚敏
刘彤
骆郴
崔运河
谢江波
魏鹏
崔耀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