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组织同步显像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术前筛选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婧姝 郑慧 +2 位作者 许继梅 靳鹏 解欣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组织同步显像(TSI)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患者左室不同步性筛选价值及不同方法之间的敏感性。方法 30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其中心衰组中6例经CR...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组织同步显像(TSI)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患者左室不同步性筛选价值及不同方法之间的敏感性。方法 30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3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其中心衰组中6例经CRT治疗。平静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左室长轴切面与左室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及TVI动态图像。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脱机分析测量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12-SD)、左室16节段TSI指数、QTVI纵向收缩期达峰时间及达峰时间差、STI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16节段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及短轴径向收缩期达峰时间、STI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及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结果①心衰组的不同步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术后的不同步数值显著低于术前(P<0.01)。②心衰组基底段STI左心室短轴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明显长于QTVI纵向收缩期达峰时间(P<0.01),心尖段STI左室短轴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明显长于左室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P<0.01);心衰组STI左室短轴径向检测出不同步节段数明显高于QTVI、TSI及STI左室长轴纵向(P<0.01)。③Ts-12-SD、TSI指数、STI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STI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与LVEF呈负相关性(r=-0.72、-0.57、-0.67、-0.75,P<0.05);Ts-12-SD与TSI指数、STI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STI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呈正相关性(r=0.93、0.95、0.97,P<0.01)。结论 QTVI、TSI、STI能较好的评价心衰患者的左室不同步性及CRT患者的短期疗效。STI短轴能更准确评价心衰患者的左室不同步性,在CRT患者术前筛选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腔内电图和超声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宇霏 严激 +1 位作者 安春生 杨冬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728,共2页
传统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房室/室间(AV/VV)间期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耗时费力,费用也较昂贵,主观性较大且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不方便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优化,主要用于CRT无反应者来改善CRT反应性。有... 传统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房室/室间(AV/VV)间期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耗时费力,费用也较昂贵,主观性较大且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不方便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优化,主要用于CRT无反应者来改善CRT反应性。有报告基于腔内电图(IEGM)算法来优化AV/VV间期的方法开始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