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包埋技术的小型猪心冠状动脉铸型三维建模及价值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郑二来 陈金锋 +3 位作者 陈进军 黄海龙 陈小宇 邓健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小型猪心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立体构筑及其保存应用。方法选取5个完整的新鲜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作为实验对象,经灌注、腐蚀等制作小型猪心冠状动脉铸型标本,并探索采用水晶滴胶包埋和三维重建技术构筑小型猪心冠状动脉铸型模型... 目的探讨小型猪心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立体构筑及其保存应用。方法选取5个完整的新鲜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作为实验对象,经灌注、腐蚀等制作小型猪心冠状动脉铸型标本,并探索采用水晶滴胶包埋和三维重建技术构筑小型猪心冠状动脉铸型模型及其三维立体模型的制作流程。结果小型猪心冠状动脉铸型包埋模型透亮度高,可清晰观察到小型猪心冠状动脉血管走行及分支分布,并且无铸型支断落;其三维模型构筑了小型猪心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立体感强,无伪影,可在三维空间内任意角度旋转及分割。结论水晶包埋铸型模型可以有效地保护小型猪心冠状动脉铸型标本,其三维模型也可为动物模型的血管三维虚拟仿真研究提供技术及经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冠状动脉铸型 三维重建 水晶包埋 铸型标本 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心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初步结果
2
作者 Ozgun M Hoffmeier A +2 位作者 Quante M 杨岷(译) 夏黎明(校)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7期751-751,共1页
关键词 MR血管成像 心冠状动脉 初步 冠状动脉病变 扫描参数 冠状动脉 健康志愿者 数据采集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衰弱指数与老年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曦 闫翔 +2 位作者 王晶 吴安石 魏昌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和衰弱组(mFI-5≥2分)。收集三组患者的基线、术中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评估mFI-5与OPCABG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24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非衰弱组35例(14.3%),衰弱前期组82例(33.6%),衰弱组127例(52.1%)。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前期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衰弱组术前LVEF明显降低,术中尿量明显减少,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衰弱前期组比较,衰弱组术中尿量明显减少,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每升高1分,ICU住院时间延长3.189 d(95%CI 1.457~4.920 d,P<0.001),总住院时间延长2.890 d(95%CI 1.070~4.709 d,P=0.00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升高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包括急性肾损伤(OR=1.519,95%CI 1.076~2.145,P=0.017)、肺部并发症(OR=1.453,95%CI 1.075~1.965,P=0.015)和死亡(OR=3.730,95%CI 1.980~7.027,P<0.001)。结论mFI-5量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对OPCABG老年患者采用mFI-5量表进行衰弱评估,可以筛选出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项改良衰弱指数 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老年 衰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中心静脉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4
作者 曾智贺 李林 +1 位作者 郑佳 肖昭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2019—2022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行OPCABG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 目的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2019—2022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行OPCABG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手麻系统收集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绘制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400例(34.9%)患者发生AKI。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明显增大(P<0.05),BMI、血清肌酐浓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注射胰岛素治疗比例、平均CVP、急性低血压发作比例明显升高(P<0.05),术中尿量明显减少(P<0.05),低血压时间明显延长(P<0.05)。在完全调整人口统计学、术前合并症以及术中指标集用药等协变量后,术中平均CVP每升高1 mmHg,发生AKI的几率增加1.47倍(OR=1.47,95%CI 1.36~1.59,P<0.001)。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的ROC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为10.11 mmHg,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中平均CVP≥10.11 mmHg的患者术后发生AKI的概率是术中平均CVP<10.11 mmHg患者的4.14倍。结论OPCABG术中平均CVP升高(≥10.11 mmHg)与术后AKI的较高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静脉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对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战珑 韩建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对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OPCABG患者79例,年龄51~68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近端血管吻合前分别持续泵...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对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OPCABG患者79例,年龄51~68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近端血管吻合前分别持续泵注尼卡地平0.5μg·kg^-1·h^-1组(N组,n=41)或硝酸甘油0.5μg·kg^-1·h^-1组(G组,n=38)。记录麻醉前(T0)和用药后10min(T1)、30min(T2)、60 min(T3)、90 min(T4)时的氧代谢、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变化情况,包括SvO2、MAP、PaO2、CO、HR和肺血管阻力(PVR)、体循环血管阻力(SVR)、CI、氧摄取率(ERO2)、乳酸(Lac)等。结果与T0时比较,T3,T4时两组患者氧耗明显降低,Lac浓度明显升高,且N组均明显低于G组(P〈0.05);T3,T4时G组PaO2、氧供明显降低,ERO2明显升高,N组PaO2、氧供明显高于,ERO2明显低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T3时PAP、T1~T4时PVR和SVR均明显降低,T3,T4时CI明显升高(P〈0.05),且T1~T4时N组PVR和SVR明显低于G组,T4时CI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尼卡地平可有效改善OPCABG患者术中氧代谢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 氧代谢 血流动力学 尼卡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冠状动脉心腔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林 李兆志 +1 位作者 耿希刚 许锁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冠状动脉腔瘘 外科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脏循环效率变化趋势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方英伦 李会芳 +3 位作者 吕誉芳 王慧敏 马骏 赵丽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9-983,共5页
目的采用压力波形分析技术(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心脏循环效率(cardiac cycle efficiency,CCE)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 目的采用压力波形分析技术(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心脏循环效率(cardiac cycle efficiency,CCE)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2017年3—9月拟于全麻下行择期OPCABG患者43例,男36例,女7例,年龄45~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应用MOSTCARE监护仪(核心技术为PRAM)监测患者麻醉结束后(T_1)、吻合前降支(T_2)、吻合对角支(T_3)、吻合回旋支(T_4)、吻合后降支(T_5)、搭桥完成后(T_6)、术毕(T_7)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CCE、最大压力梯度(dp/dt)、MAP、HR、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心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SV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6时CCE明显降低(P<0.01),且CCE在以上时点均下降为负值,T_5时下降至最低。与T_1时比较,T_2—T_7时dp/dt、CI、SVI、SVRI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增快,SVV明显升高(P<0.05),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T_2—T_6时CCE与dp/dt呈明显正相关(P<0.05);T_1—T_4、T_7时CCE与CI、SVI呈明显正相关,与SVRI呈明显负相关(P<0.01);T_1、T_7时CCE与SVV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在靶血管吻合过程中,尽管CI、SVI、SVRI等参数仍在正常范围,但CCE却有明显降低并至负值,吻合后降支时降至最低,且恢复较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脏循环效率 微创血流动力学 压力波形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智贺 张铁铮 +3 位作者 刁玉刚 宋沛 衣卓 李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3-460,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OPCABG-AKI)可解释性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行OPCABG的1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并比较8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Python的SHAP模型解释包对... 目的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OPCABG-AKI)可解释性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行OPCABG的1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并比较8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Python的SHAP模型解释包对预测性能最佳的黑箱模型进行解释性分析。将特征参数SHAP绝对值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参数的重要性并进行排序;以SHAP值为依据确定各特征参数与OPCABG-AKI的关系;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单个特征量化分析;对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真阳性及真阴性样本进行独立的解释性分析。结果共有405例(36.5%)患者发生AKI。在8种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RF)预测模型性能最优,针对阳性样本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90(95%CI 0.86~0.94)。SHAP模型解释性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尿量对RF模型的贡献最大,其次为诱导期循环变异系数、术中右美托咪定用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中低血压时间、术前血清肌酐基线、APACHEⅡ分数和年龄等。结论以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可较好地预测OPCABG-AKI,模型中术中尿量等指标与OPCABG-AKI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对冠状动脉搭桥期间全身和组织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姜燕 王天龙 杨拔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N+E)是否对非心肺转流(CPB)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期间全身和组织氧合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例行OPCAB病人,随机分为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组(N+E组)和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组(X+E组)... 目的 探讨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N+E)是否对非心肺转流(CPB)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期间全身和组织氧合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例行OPCAB病人,随机分为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组(N+E组)和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组(X+E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后,输注N+E或X+E混合液维持MAP70-80mmHg。于麻醉诱导后(T1)、搭桥前(T2)、前降支(LAD)搭桥(T3)、后降支(PDA)搭桥(T4)、回旋支(LCX)搭桥(T5)、搭桥结束(T6)和术毕(T7)测定血液动力学、动脉血乳酸(Lac)含量和胃粘膜二氧化碳压力(PgCO2)等参数,计算氧供(DO2)、氧耗(VO2)和胃粘膜pH(pHi)。结果 OPCAB期间,N+E组病人的心指数(CI)明显高于(P〈0.05)或等于基线水平;而X+E组病人则轻度下降。N+E组病人在T4、T5,X+E组病人从T3至T5的心脏每搏量指数(SVI)均明显下降(P〈0.05);N+E组病人的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1)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X+E组病人(P〈0.05);两组病人的HR术中均明显增加(P〈0.05)。输注N+E混合液后DQ均高于或等于基线水平(P〈0.05),血Lac含量处于正常范围;X+E组病人的DO2搭桥期间均下降,特别是LCX搭桥时(P〈0.05),而且血Lac含量显著升高并超出正常范围(P〈0.05)。N+E组病人OPCAB期间的pHi均高于7.35,而X+E组病人从T4至T7则低于7.35。结论 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配方对OPCAB期间全身和组织氧合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 氧合 尼卡地平 艾司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