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内小冠状动脉病病理学观察
1
作者 姚季生 陈曙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85-87,共3页
63例心内膜心肌活检中发现11例小冠状动脉病,其中5例伴心肌病病变,2例伴心肌炎病变。小冠状动脉病的病理表现为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经形态定量测定,11例44个小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率均在85%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 63例心内膜心肌活检中发现11例小冠状动脉病,其中5例伴心肌病病变,2例伴心肌炎病变。小冠状动脉病的病理表现为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经形态定量测定,11例44个小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率均在85%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病理形态学提示小冠状动脉病形成与病毒感染后或脂类沉着后内膜增生有关。心内膜心肌活检具有诊断此类疾病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 小冠状动脉病 心肌缺血 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左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在心肌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蓝明 刘兵 +1 位作者 许锋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初步评估经桡动脉左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在心肌病诊断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医院就诊的5例心肌病患者,采集基线资料、安全性及有效性指标。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 目的初步评估经桡动脉左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在心肌病诊断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医院就诊的5例心肌病患者,采集基线资料、安全性及有效性指标。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8~62岁,平均42岁,平均体质指数28.8 kg/m^2,根据临床适应证,行左心室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及经桡动脉左心室EMB等操作。手术成功率100%,有3例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后即刻经同一桡动脉途径行EMB,其他2例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数天后行经桡动脉途径EMB。手术时间34~68 min,中位时间54 min。造影剂用量95.4~150.2 ml,平均123.4 ml。心肌活检组织样本数量4~6块,平均4.4块,质量好,心肌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率100%。X线暴露时间10~22 min,平均15.3 min。X线暴露剂量:剂量面积乘积17 323~30 574 cGy·cm^2,中位数为26 433 cGy·cm^2,皮肤总量1 392~3 088 mGy,中位数为2 495 mGy。所有患者术后无需卧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了经桡动脉左心室EM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能更为安全、有效的全新技术,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使手术更加便捷、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检查 针吸 心内膜 心肌 桡动脉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心内膜心肌活检并发症的监护
3
作者 王晓玲 丁庆华 +2 位作者 刘宁 梁艳敏 于富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5期270-271,共2页
心内膜心肌活检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手段,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术中、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通过对50例病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发现手术禁忌证,术中、术后进行密切监护,特别应注意高危监护时间点,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采取... 心内膜心肌活检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手段,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术中、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通过对50例病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发现手术禁忌证,术中、术后进行密切监护,特别应注意高危监护时间点,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 并发症 监护 e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心肌活检诊断替雷利珠单抗相关暴发性心肌炎一例
4
作者 阿依努尔·麦合木提 袁杰 +4 位作者 陈锐 吴灵敏 段雪晶 程慧 罗晓亮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其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对各器官的免疫毒性也成为临床中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心脏受累的表现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室阻滞、束支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心肌-心包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其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对各器官的免疫毒性也成为临床中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心脏受累的表现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室阻滞、束支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心肌-心包炎、心肌病和心脏性猝死等。本例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1个月后,新发心肌酶异常升高、心功能受损、房室阻滞,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希望通过本例诊断、治疗及相关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认识,从而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 替雷利珠 暴发性心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立明 田颖 +1 位作者 赵蕾 杨新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74-3478,共5页
背景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进展快、病死率高,但目前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目的总结AL-CA患者临床资料,提高临床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并诊断为AL-CA的43例患... 背景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进展快、病死率高,但目前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目的总结AL-CA患者临床资料,提高临床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并诊断为AL-CA的43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十二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病理组织活检及治疗策略。结果 AL-CA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9±10)岁,且多见于男性〔32例(74.4%)〕,轻链分型以λ型为主〔30例(69.8%)〕,25例(58.1%)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入院症状各异,临床表现主要以胸闷气促〔18例(41.9%)〕、下肢水肿〔9例(20.9%)〕及乏力〔9例(20.9%)〕等表现多见。实验室检查多见B型利钠肽(BNP)〔3 474(1 079,7 040) ng/L〕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0.21(0.06,1.47)μg/L〕升高,部分合并血红蛋白下降〔13例(30.2%)〕及血肌酐〔32例(74.4%)〕升高。十二导联心电图表现依次为假性病理性Q波12例(27.9%)、肢体导联低电压11例(25.6%)及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6例(14.0%),可出现节律异常及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房增大34例(79.1%)、心室壁增厚35例(81.4%)及心肌闪烁样回声或毛玻璃样改变8例(18.6%),合并舒张及收缩功能受限21例(48.8%),合并心包积液19例(44.2%)。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心室壁钆延迟强化阳性率高(4/4)。病理组织活检以骨髓活检最为普及〔60.6%(20/33)〕,但肾穿活检阳性率高(5/6)。大部分患者接受化疗〔38例(88.4%)〕,最常用方案为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或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硼替佐米。结论本组AL-CA患者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多见BNP及c TnI升高,心电图可见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表现同心性左心室肥大或心肌闪烁样回声,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出现钆延迟强化影像,心外组织活检以肾穿刺活检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心肌 肌钙蛋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口服大剂量异搏定对肥厚型心肌病疗效的临床病理观察
6
作者 吴可光 王丽君 +2 位作者 臧彬 王之章 姜卫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72-375,383,共5页
本文报告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分别口服异搏定360mg/日1年、1.5年及2年。对其临床症状、心功能及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进行了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控制,心率和血压无变化,核素心室显像及心导管检查左室舒张... 本文报告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分别口服异搏定360mg/日1年、1.5年及2年。对其临床症状、心功能及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进行了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控制,心率和血压无变化,核素心室显像及心导管检查左室舒张功能改善,舒张末压下降,心肌组织学所见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 异搏定 心内膜心肌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静脉溶栓疗法的护理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海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病人 静脉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 行溶栓治疗 组织检查 病人安置 冠状动脉再通 持续性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心脏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2-675,共14页
随着心脏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心脏移植例数和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显著提升。然而在心脏移植术后的不同阶段,仍然可出现移植心脏右心室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Quilty病变”、感染和以移植心... 随着心脏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心脏移植例数和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显著提升。然而在心脏移植术后的不同阶段,仍然可出现移植心脏右心室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Quilty病变”、感染和以移植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病(TCAD)为特征的慢性排斥反应等一系列并发症。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EMB)技术的应用使得包括排斥反应在内的移植心脏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学特征得以观察和掌握,并成为移植心脏并发症最为准确的诊断手段。本文对移植心脏病理学研究的简史、心脏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诊断标准以及移植心脏排斥反应诊断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使更多的心脏移植受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组织检查(emb)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移植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病(TCAD) 二代测序(NGS) 基因表达谱(GEP)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1例临床监测经验总结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树林 田海 +2 位作者 谢宝栋 刘开宇 陈巍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4期205-208,232,共5页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监测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心脏移植术后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排斥反应监测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半年随访行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为Ⅱ级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好...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监测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心脏移植术后死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排斥反应监测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半年随访行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为Ⅱ级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好转出院。术后3年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气促再次入院,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为0-IA级改变,病情恶化,死亡。尸检结果提示Ⅳ级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监测手段,但仍有缺陷。当活检结果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有矛盾时,应积极采用其他监测方法,综合分析所有监测指标来作出判断,以降低漏诊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心内膜心肌组织检查 免疫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心脏移植 被引量:34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王红月 +3 位作者 李莉 郭晖 石炳毅 黄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3-401,共9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操作规范、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病...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操作规范、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血管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的难点与局限性、移植心脏病理学相关的其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 版)之移植心脏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病理学 器官移植 心脏移植 心内膜心肌组织检查 排斥反应 心肌缺血损伤 移植心脏血管病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