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的直觉与审美境界——牟宗三心体论的拱心石 被引量:7
1
作者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9,共15页
道德意志自由本体能否"呈现",人对此本体是否具有"智的直觉",是20世纪新儒学理论代表牟宗三与康德对判的中心论题,也是牟宗三新儒学核心之心体论拱心石。这一争论聚焦于心体是否可能以"当下顿现"取代对... 道德意志自由本体能否"呈现",人对此本体是否具有"智的直觉",是20世纪新儒学理论代表牟宗三与康德对判的中心论题,也是牟宗三新儒学核心之心体论拱心石。这一争论聚焦于心体是否可能以"当下顿现"取代对未来的信仰。牟氏的心体圆顿缺乏实践中介而终究落实于心体自身的审美境界感,并以更为自觉、强烈的现代性时间观批判重构了康德判断力批判。牟氏道德哲学及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的现代性意义实质是美学性的。牟宗三哲学的美学性质是超出牟氏儒家伦理本位情结并被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与中国美学史均忽视的一大课题。牟氏坚持道德心体超出审美境界的本体"呈现"与"直觉",实际突破了通常囿于艺术形式美与情趣生活美的美学视域而凸显出作为伦理行动的美。牟氏的道德理想主义心体论复现并发展了作为中国儒家美学深层代表的伦理行动美,而中国美学研究长期以道家美学及艺术学研究为主干。牟氏围绕伦理审美境界对心体意向宏大而精微的研究,客观上为20世纪中国美学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并成就了一种根基于中国传统的元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心体论 道德本 审美境界 新儒家 圆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体、物体与心体——对魏王弼心体论思想的再认识
2
作者 韩国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4-70,共7页
和《庄子》、《淮南子》等许多道家著作一样,王弼玄学也是把人与万物放在同一个层次来看待的。人作为万物的一种,人的心体也是大道化生的结果,它与大道之间也是既相异又同一的。通过道、心差异性的比较,王弼肯定了人的仁义之知,也即良... 和《庄子》、《淮南子》等许多道家著作一样,王弼玄学也是把人与万物放在同一个层次来看待的。人作为万物的一种,人的心体也是大道化生的结果,它与大道之间也是既相异又同一的。通过道、心差异性的比较,王弼肯定了人的仁义之知,也即良知的合法性。通过道、心同一性的比较,王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仁义之知的直觉性、自然性,也即不可预设、不可侵扰性。前人所以把王弼的玄学理论概括为"名教出于自然",也即名教出于心体的自然而然,可谓正是从这一角度立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玄学 心体论 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筌象与隐喻:李小龙“功夫心体”阐微
3
作者 刘洪 岳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3,共8页
以李小龙著名三大武学隐喻“水哲学”“指月说”“有无论”为诠释对象,由外而内、由显而幽地阐释其“功夫心体”。研究认为:李小龙“功夫心体”即其功夫本体,虽不可言,但可从“形之寄”“击之意”“境之用”3个维度渐次显明。“水哲学... 以李小龙著名三大武学隐喻“水哲学”“指月说”“有无论”为诠释对象,由外而内、由显而幽地阐释其“功夫心体”。研究认为:李小龙“功夫心体”即其功夫本体,虽不可言,但可从“形之寄”“击之意”“境之用”3个维度渐次显明。“水哲学”以水之无形无相,隐喻身体“形”之无限可能,此为“功夫心体”之寄托;“指月说”以“指月”喻“拳意”,隐喻“击之意”的空间与时间意向性,此为“功夫心体”之存在;“有无论”则以心体之“空无”统摄身境之“有”,使“身-心-境”合一,彰显“功夫心体”的生成性。对李小龙“功夫心体”的哲学解读,旨在对中国传统武术理论现代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加强中国武术的技理建设和技能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龙 筌象 隐喻 功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体心立方点阵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压缩力学行为
4
作者 许童 罗嘉琪 +4 位作者 王幸福 李先雨 汪聃 郝刚领 王新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5,共8页
分别在传统体心立方(BCC)点阵结构(H0型)的外围以及外围和中心添加竖直杆,设计出H1型和H2型衍生BCC点阵结构,以AlSi10Mg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出不同尺寸参数的点阵试样,研究了其压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传统和衍... 分别在传统体心立方(BCC)点阵结构(H0型)的外围以及外围和中心添加竖直杆,设计出H1型和H2型衍生BCC点阵结构,以AlSi10Mg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出不同尺寸参数的点阵试样,研究了其压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传统和衍生BCC点阵试样的压缩行为均具有线弹性阶段、平台阶段、致密化阶段等3个阶段,属拉伸主导型多孔材料;相同尺寸参数下,H2型BCC点阵试样的比强度、平台应力和单位质量吸能最大,H1型次之,H0型最小。随着单胞高度增加,H1型点阵试样的比强度和单位质量吸能基本不变,平台应力起伏略微增大,能量吸收效率小幅减小;随着单胞宽度增加,H1型点阵试样的比强度、平台应力和单位质量吸能明显降低,能量吸收效率不变;随着斜杆及外围竖直杆杆径增加,H1型点阵试样的比强度、平台应力和单位质量吸能明显增大,能量吸收效率先明显提升后趋于稳定。随着中心竖直杆杆径增加,H2型点阵试样的比强度、平台应力和单位质量吸能增大,能量吸收效率提升。衍生点阵试样的变形模式主要为由下到上的逐层变形,损伤机制为竖直杆的侧向弯曲和斜杆的垂直方向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立方结构 点阵材料 优化设计 压缩力学行为 吸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颖 唐毓 +2 位作者 杨镒峰 薛海龙 许保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77,共10页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的正常组装是确保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精确分离的关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将一整套染色体传递给子细胞对发育和组织稳态至关重要。双极纺锤体的组装异常通常会引起染色体错误分离,染色体分离错误又极容易导...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的正常组装是确保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精确分离的关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将一整套染色体传递给子细胞对发育和组织稳态至关重要。双极纺锤体的组装异常通常会引起染色体错误分离,染色体分离错误又极容易导致自然流产以及染色体出生缺陷。因此,探究纺锤体组装机制对了解减数分裂进程是必需的。在体细胞中,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是由中心体充当微管组织中心介导。而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中缺乏典型的中心体,依靠微管组织中心等其他途径来组装纺锤体。尽管有助于纺锤体组装的组分和途径有很多描述,但关于无中心体纺锤体的组装和功能机制仍有待完善。作者介绍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中无中心体纺锤体组装的过程,着重讲述了微管成核、纺锤体的双极化与伸长和染色体排列与分离涉及的分子机制,以及纺锤体检验点(SAC)在纺锤体组装中的作用机制。此外,还讨论了染色体与微丝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参与纺锤体组装作用机制,旨在为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双极纺锤体组装及染色体分离机制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数分裂 纺锤组装 染色分离 非中微管组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被引量:15
6
作者 贾莉婷 马奎 +2 位作者 刘东峰 唐琳 任芬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对537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AsAb、EmAb和 ACL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凝集试验和ELISA方法对537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 AsAb、EmAb和 ACL进行检测。结果:①不孕组 AsAb阳性率为 24.0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5.00%(P<0.05);②不孕组 EmAb总阳性率为49.53%,其中IgG阳性率11.73%,IgM 32.40%,2者同时阳性 5.40%,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不孕组ACL总阳性率为 51.14%,其中 IgG阳性率 8.33%,IgM 32.20%,2者同时阳性10.6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AsAb、EmAb和ACL在不孕症的发病中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抗精子抗 抗子宫内膜抗 磷脂肪 AoAb EMAB 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县望霞乡桐心村危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波林 陈小婷 +1 位作者 刘广宁 彭轩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59-464,共6页
本文通过详细调查危岩体所处斜坡变形现象发现,斜坡下部有约1m厚煤层被开采,斜坡上有塌陷和岩体开裂两种变形现象,两种变形均在继续发展;且这两者均与煤层开采有较大关联。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采煤引起的沉陷-掀斜变形机制对地表变形起... 本文通过详细调查危岩体所处斜坡变形现象发现,斜坡下部有约1m厚煤层被开采,斜坡上有塌陷和岩体开裂两种变形现象,两种变形均在继续发展;且这两者均与煤层开采有较大关联。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采煤引起的沉陷-掀斜变形机制对地表变形起主导作用。采用UDEC数值模拟表明,煤层开采后,位移变形由下向上传递。地表沉陷量向临空面增加,水平位移量也向临空面增加。上部坡体变形受垂直裂隙控制,下部坡体变形受水平层面和煤层控制;整体形成沉陷-掀斜。计算变形曲线显示变形有两个阶段,突破式跳跃变形阶段和缓慢变形阶段;如果没有新的开采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最终会自行稳定下来。临空面的孤立危岩体在斜坡系统平衡后仍有较大速率,其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其进行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变形破坏机制 UDEC 村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猪控制型心死亡供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郭明晓 路春雷 +2 位作者 姚丹华 李琳琳 李幼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控制型心死亡供体(controlled donors of cardiac death,CDCD)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失功、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仍远高于其他标准供者。文中拟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ous oxygenation,ECMO)支持CDCD模型,并观... 目的控制型心死亡供体(controlled donors of cardiac death,CDCD)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失功、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仍远高于其他标准供者。文中拟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ous oxygenation,ECMO)支持CDCD模型,并观察模型建立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为ECMO保护心死亡供体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平台。方法白色杂种猪8只,静脉给予阿曲库铵(1 mg/kg)及肝素(150-200 U/kg)处死动物,经左颈外静脉引流、左股动脉灌注建立ECMO支持CDCD模型,于模型建立前、心死亡时、ECMO运转1、3、5 h时记录平均动脉压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完成ECMO支持CDCD模型的建立。ECMO运转过程中,2只猪在出现心肺复苏后,给予大剂量氯化钾后处死。心死亡后,机体出现严重酸中毒以及低氧血症,p H值由7.43±0.29降至7.09±0.24,PaO2由(123.13±7.38)mmHg降至(5.30±0.93)mmHg,PaCO2由(37.53±1.15)mmHg升高为(88.19±2.5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支持治疗1、3、5 h后,MAP分别为(66.25±1.67)、(67.13±1.46)、(67.50±1.20)mmHg,较建模前(81.38±6.16)mmHg降低(P〈0.05);PaO2分别为(404.63±39.81)、(376.00±38.92)、(347.87±9.73)mmHg,较建模前[(123.13±7.38)mmHg]明显提升(P〈0.05);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7.04±0.73)、(6.55±0.69)、(5.47±0.48)g/L,较建模前(11.38±1.65)g/L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可靠、可复性高的ECMO支持猪CDCD模型,可用于ECMO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供 模型 控制型供 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辫状河心滩砂体构型解剖新方法 被引量:19
9
作者 马志欣 张吉 +4 位作者 薛雯 付斌 白玉奇 彭雪花 苏文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4,共9页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 辫状河构型解剖注重在单井上识别心滩砂体,而在平面上刻画心滩砂体时则随意性较大,从而降低了解剖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解剖露头剖面及现代辫状河沉积原型模型的基础上,对心滩内部落淤层发育位置、各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该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X加密井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下亚段(以下简称盒8下亚段)辫状河砂体为例,利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划分河道砂体构型单元、精确定位单井钻遇心滩的位置,进而形成了地下辫状河砂体构型解剖方法,并应用于气田开发钻井。结果表明:(1)落淤层的发育与心滩部位关系密切,心滩不同部位垂向微相叠置规律性强,可作为辫状河储层构型解剖的重要参考;(2)辫状河砂体构型单元包括心滩、辫流水道和泛滥平原3类,其中心滩砂体是主要的成藏单元;(3)苏X加密井区盒8下亚段平面上呈"滩道相间、宽滩窄道"的沉积格局,不同沉积类型的砂体规模存在差异,其中心滩砂体宽度介于250~300 m,长度介于500~900 m;(4)验证井SX-1井钻遇2个心滩砂体和1个辫流水道砂体,钻遇的心滩个数、规模及心滩与辫流水道位置关系和新方法识别成果相吻合。结论认为,以"测井响应特征、落淤层发育位置以及垂向微相叠置模式"为标志的心滩砂体空间定位的储层构型表征新方法,能够准确确定心滩砂体平面分布位置,有助于揭示辫状河心滩砂体空间展布规律,提高心滩砂体构型表征结果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井网区 辫状河 滩砂 构型解剖 测井响应特征 微相叠置模式 落淤层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心立方金属Mo纳米线拉伸塑性行为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艳 王立华 +5 位作者 邓青松 胡忠武 肖礼容 向思思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本文利用自创的热双金属片拉伸装置实现了在透射电镜中,对单晶Mo纳米线的原位拉伸实验。实验发现单晶Mo纳米线具有块体单晶材料2倍左右的塑性变形能力。观察发现变形过程中位错不断的形核产生、然后快速的运动并消失在纳米线表面是单晶M... 本文利用自创的热双金属片拉伸装置实现了在透射电镜中,对单晶Mo纳米线的原位拉伸实验。实验发现单晶Mo纳米线具有块体单晶材料2倍左右的塑性变形能力。观察发现变形过程中位错不断的形核产生、然后快速的运动并消失在纳米线表面是单晶Mo纳米线具有大塑性变形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对拉伸断裂后的样品分析,发现拉伸后的纳米线的断口附近呈现多晶化。可以认为在高应变作用下,位错的滑移等因素导致单晶点阵局部扭转形成小角度晶界,纳米线局部从单晶转变成多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纳米线 超大塑性 位错运动 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成功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蒿慧文 肖雪 +1 位作者 张扬媚 王慧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68,78,共3页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生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项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插管过程导致蛙心受损、插管内血液凝固堵塞、动脉切口位置不当等是易导致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及插管,以及插管方法的改进、控制灌流液温度...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生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项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插管过程导致蛙心受损、插管内血液凝固堵塞、动脉切口位置不当等是易导致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及插管,以及插管方法的改进、控制灌流液温度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离体蛙心灌流实验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毒毛旋花子苷原对离体豚鼠衰竭心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素文 王永利 张永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 研究低浓度毒毛旋花子苷原 (strophanthidin ,Str)对离体衰竭心脏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制备戊巴比妥钠心衰模型 ,八道生理记录仪测定不同浓度Str对心功能的影响 ,无机磷... 目的 研究低浓度毒毛旋花子苷原 (strophanthidin ,Str)对离体衰竭心脏心功能及心肌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制备戊巴比妥钠心衰模型 ,八道生理记录仪测定不同浓度Str对心功能的影响 ,无机磷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膜Na+,K+ ATP酶活性。结果 Str 1× 10 -9~ 1× 10 -7mol·L-1均能不同程度地持续增加衰竭心脏的心率、左室收缩压及左室收缩的最大速率 ,但 1× 10 -7mol·L-1对Na+,K+ ATP酶活性无明显抑制 ,1× 10 -10 ~ 1× 10 -8mol·L-1则可升高Na+,K+ ATP酶的活性 (P <0 0 5或P <0 0 1)。 1× 10 -6 ~ 1× 10 -4 mol·L-1可使心功能指标先升高、后降低 ,且伴有心脏收缩不规则和心律失常 ,也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a+,K+ ATP酶活性 (P <0 0 1)。结论 高浓度Str的正性肌力及伴有的心脏毒性作用是通过抑制Na+,K+ ATP酶实现的 ;而低浓度的正性肌力作用则和N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毛旋花子苷原 NA^+ K^+-ATP酶 功能 肌细胞膜 豚鼠 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方法的改进及实验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见之 张亚东 严钰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37,共3页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功能学科经典实验之一。文章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制作了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蛙心插管,提出的改进插管方法等措施提高了离体蛙心灌流实验的成功率。目前该方法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牛蛙 灌流 方法改进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茛总苷对离体蛙心和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榕乐 江欢 谭毓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毛茛总苷对离体蛙心和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方法:制备离体蛙心,观察毛茛总苷对蛙心基础张力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收缩力的影响;制备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观察毛茛总苷对主动脉基础张力、去甲肾上腺素诱导主动脉环收... 目的:研究毛茛总苷对离体蛙心和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方法:制备离体蛙心,观察毛茛总苷对蛙心基础张力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收缩力的影响;制备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观察毛茛总苷对主动脉基础张力、去甲肾上腺素诱导主动脉环收缩和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主动脉环舒张的影响。结果:1μg/mL和10μg/mL毛茛总苷可以降低离体蛙心的基础张力,并具有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蛙心收缩作用,但对心率没有影响;1mg/mL和2mg/mL的毛茛总苷对主动脉环的基础张力和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主动脉环舒张均没有影响;2mg/mL的毛茛总苷能够明显拮抗由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主动脉环收缩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与酚妥拉明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1mg/mL的毛茛总苷也能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管环收缩作用,但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毛茛总苷具有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蛙心收缩作用;毛茛总苷具有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作用,但对主动脉环的基础张力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动脉舒张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总苷 主动脉环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冠以存有论名称的存有论思想——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存有论思想辨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泽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8,共6页
在写作《心体与性体》的时候,牟宗三的存有论思想已经基本成形。由于他此时仍不承认知性有其存有的意义,所以并没有将有关的思想直接冠以存有论的名称。深入研究这部著作中的有关思想,是全面理解牟宗三存有论思想的入门捷径。
关键词 牟宗三 与性 存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对道家智慧的融摄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从心体的内涵、心体的存在状态和心体所表征的境界看,阳明四句教的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也是阳明立足儒门、融摄道家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 智慧 道家 王阳明 存在状态 四句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类O原子波函数对H_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与能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俊 曹乐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 ,选用类O原子解析函数 ,用变分法计算了H+9团簇体心立方结构与能量。结果表明当中心氢原子核到顶角氢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 =1.97a0 时 ,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E =- 4.376h0 (a0 =0 .5 2 9177× 10 -10 m ,h0 =2 7.2... 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 ,选用类O原子解析函数 ,用变分法计算了H+9团簇体心立方结构与能量。结果表明当中心氢原子核到顶角氢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 =1.97a0 时 ,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E =- 4.376h0 (a0 =0 .5 2 9177× 10 -10 m ,h0 =2 7.2eV)。这表明H+9团簇的体心立方结构是稳定的结构 ,H+9团簇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团簇 单中球模型近似 变分法 立方结构 能量 类氧原子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四逆汤化合物H对豚鼠离体工作心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 张春晓 +1 位作者 张文杰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8-539,564,共3页
目的 :观察人参四逆汤化合物 H (H)对成年豚鼠离体心的心肌收缩性能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豚鼠 1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H小剂量和 H大剂量组 ,采用 L angendoff离体心脏灌流法和悬浮玻璃微电极法观察离体心工作... 目的 :观察人参四逆汤化合物 H (H)对成年豚鼠离体心的心肌收缩性能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豚鼠 1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H小剂量和 H大剂量组 ,采用 L angendoff离体心脏灌流法和悬浮玻璃微电极法观察离体心工作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H可使离体心脏的左室内压 (L VSP)、左室舒末压(L 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 (± dp/ dtmax)和动作电位时程 (APD50 )、动作电位幅值 (APA)、超射(OS)和最大除极速度 (Vmax)等动作电位相关参数增加。结论 :H对豚鼠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 ,H可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除极参数增加 ,动作电位时程延长 ,提示 H可能对钠和钙通道有激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四逆汤化合物H 工作 动作电位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心立方单晶体塑性应变比的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骧 蒋奇武 +1 位作者 左良 梁志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经过比较 ,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体心立方单晶体塑性应变比的两种计算方法连续体力学法和晶体力学方法的特点·并对晶体力学法提出了改进措施 ,即考虑拉伸过程中体心立方晶体 3个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的差别 (3个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τ... 经过比较 ,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体心立方单晶体塑性应变比的两种计算方法连续体力学法和晶体力学方法的特点·并对晶体力学法提出了改进措施 ,即考虑拉伸过程中体心立方晶体 3个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的差别 (3个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τ{ 110 }〈111〉:τ{ 112 }〈111〉:τ{ 12 3 }〈111〉的比值为 1∶1.0 3∶1.0 8)和引入晶格的转动 ,且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连续体力学法便捷 ,易于实施 ,但只能进行档次预测 ;改进后的晶体力学法在理论上更符合逻辑 ,更趋于合理·因此 ,深冲钢板塑性应变比 (r值 )的在线监测和监控以改进的晶体力学法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冲钢板 塑性应变比 连续力学法 力学法 Taylor模型 屈服函数 在线监测 立方单晶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体心立方IF钢中剪切带的形成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凯 B.J.Duggan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1-575,共5页
剪切带是在高应变时冷轧金属中形成的重要微观结构,这种微结构与塑性变形行为有密切关系。本文基于塑性变形理论,运用T ay lor弛豫模型、B ishop和H ill最大功原理,对变形体心立方晶体中滑移系上的切应变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剪切带是在高应变时冷轧金属中形成的重要微观结构,这种微结构与塑性变形行为有密切关系。本文基于塑性变形理论,运用T ay lor弛豫模型、B ishop和H ill最大功原理,对变形体心立方晶体中滑移系上的切应变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晶粒的轧制方向平行于〈1 1 2〉和轧制面法向平行于〈1 1 1〉冷轧时,几乎全部切应变都能聚集在某一滑移面上,这一高度局域性的切应变是形成剪切带的原因。此时,剪切带与轧制方向之间夹角为35°。而对其他取向的晶体,切应变却呈均匀分布,因而不产生剪切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剪切带所在晶粒的取向和所在的滑移面证实了这一剪切带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塑性变形 形成机制 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