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世龙 马月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49-1149,共1页
孕妇,25岁,孕27周,孕1产1,平素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常规产前超声:胎儿四腔心切面示左心房较右心房小,实时动态显示左心房后壁连续光滑,未见肺静脉汇入,降主动脉与左心房距离增大,其间显示肺总静脉(CPV)横断面(图1A)。实时超声可... 孕妇,25岁,孕27周,孕1产1,平素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常规产前超声:胎儿四腔心切面示左心房较右心房小,实时动态显示左心房后壁连续光滑,未见肺静脉汇入,降主动脉与左心房距离增大,其间显示肺总静脉(CPV)横断面(图1A)。实时超声可见肺总静脉经垂直静脉穿膈肌汇入门静脉(图1B)。胎儿上腹部横断面显示胃右侧可见垂直静脉(图1C)。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完全性肺静脉心上型畸形引流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2
作者 倪金洪 孙锟 +1 位作者 高玲玲 陈树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是一种罕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构成比为0.2%。按照畸形引流的部位可将其分成心上型、心内型、心下型、混合型,其中心上型在TAPVC中占45~47%。我们近4年中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是一种罕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构成比为0.2%。按照畸形引流的部位可将其分成心上型、心内型、心下型、混合型,其中心上型在TAPVC中占45~47%。我们近4年中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2例,并经手术证实,现总结如下。 资料及结果 一、临床资料 自1991年5月至1995年4月超声诊断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心上型(TAP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畸形引流 超声动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下型完全性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诊断经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燕 王浩 +4 位作者 段福建 朱振辉 逄坤静 李永青 孟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与外科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下型完全性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8-01至2012-12,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为部分性肺静... 目的:与外科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下型完全性和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8-01至2012-12,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为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诊断要点,与外科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例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中,超声心动图均明确诊断,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为共同肺静脉干走行向右下穿过膈肌,汇入门静脉或下腔静脉,但4例患儿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肺静脉狭窄,超声心动图仅提示1例肺静脉流速偏快。1例心下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初次超声漏诊,术前复查时参考磁共振成像结果,发现异位引流的肺静脉走行途径。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异常血流走行及汇入部位,可以准确诊断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并具有无创、简便等优点,但应注意肺静脉狭窄等合并畸形的诊断。应加强对心下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认识,有意识去剑突下切面探查以提高其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下肺静脉异位引流 超声动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守军 宋民 +1 位作者 杨研 吴清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对两例患儿实施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方法 :2 0 0 1年 3月~ 11月 ,我院分别为 1例 9个月的婴儿和 1例 4岁儿童成功实施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两患儿左肺静脉通过垂直静脉流入无名静脉 ,右肺静脉回流... 目的 :对两例患儿实施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方法 :2 0 0 1年 3月~ 11月 ,我院分别为 1例 9个月的婴儿和 1例 4岁儿童成功实施混合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治术。两患儿左肺静脉通过垂直静脉流入无名静脉 ,右肺静脉回流至冠状静脉窦。结果 :患儿术后恢复顺利 ,术后 7天出院。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完全性肺静脉畸形 引流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悦航(综述) 吴春(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21-423,共3页
自1798年wilson报道了第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以来,对该病的认识在数百年来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手术治疗方式.1957年Darling对于该病的分型更进一步使得该病的诊断具体化和合理化.该类畸形占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3%.随着医... 自1798年wilson报道了第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以来,对该病的认识在数百年来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手术治疗方式.1957年Darling对于该病的分型更进一步使得该病的诊断具体化和合理化.该类畸形占小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效果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该类患儿若不采取手术矫治,75%的患儿在1岁内死亡.因此,正确认识和诊治该类疾病有着显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先天性血管畸形 诊疗 WILSON 医疗技术水平 手术效果 治疗方式 手术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手术前后心下型完全性及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6
作者 孙旭东 陈良龙 +3 位作者 陈良万 陈道中 Roofthooft MTR Beekman RP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85-2288,共4页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心下型完全性及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判断术后肺动脉压力及是否存在吻合口狭窄。方法回顾分析25例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及30例心下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资料。结果超声心...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心下型完全性及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判断术后肺动脉压力及是否存在吻合口狭窄。方法回顾分析25例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及30例心下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对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率可达100%。手术后近期未发生吻合口狭窄者,肺动脉压峰值及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比值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吻合口狭窄者,肺动脉压峰值及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比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有利于确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动描记术 心下肺静脉异位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内型完全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
7
作者 陈娇 唐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35-1335,共1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完全肺静脉畸形引流 先天性脏病 房间隔缺损 脏杂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漏诊合并肝左静脉异常引流1例
8
作者 侯义华 吴凤霞 +3 位作者 赵志坚 高尔立 陈菊华 宋继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肺左静脉异常 完全肺静脉畸形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嬿 唐红 +1 位作者 饶莉 杨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1-91,100,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实时三维超声动图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电图 查体 舒张期 杂音 连接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国平 叶菁菁 +4 位作者 何瑾 赵镭 彭学慧 何彧 杨秀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方法。方法:超声从胸骨上、胸骨旁、剑突下、心尖多个切面,观察肺静脉异位引流的途径,右房、右室的扩大程度,房间隔缺损引流方向及上下腔静脉是否扩张等,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方法。方法:超声从胸骨上、胸骨旁、剑突下、心尖多个切面,观察肺静脉异位引流的途径,右房、右室的扩大程度,房间隔缺损引流方向及上下腔静脉是否扩张等,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手术证实的28例TAPVC患儿中26例超声诊断为TAPVC,1例超声诊断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另1例诊断为三房心和TAPVC可能。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符合率为92.86%。28例TAPVC患儿中心上型17例,心内型11例。所有患儿的右房右室扩大,房间隔缺损右向左分流。心内型TAPVC中肺静脉干或4支肺静脉直接入右房或经冠状静脉窦入右房。心上型TAPVC经垂直静脉-左无名静脉-右上腔静脉入右房。结论:超声在胸骨上及剑突下多个切面探查可提高小儿TAPVC的诊断准确性。4支肺静脉各自入右房的TAPVC需与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和三房心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动描记术 肺静脉/畸形 房间隔缺损/超声检查 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书堂 王勇 +4 位作者 周建华 龙进 王翠华 李冬蓓 黄云洲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3-888,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婴幼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6年12月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8例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5~195d,平均年龄79.8 d。超声从胸骨旁、剑突...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婴幼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6年12月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8例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5~195d,平均年龄79.8 d。超声从胸骨旁、剑突下、心尖多个切面,观察肺静脉异位引流的途径及位置,右心房、右心室的扩大程度,心房水平分流方向等。结果:8例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中,6例行CT检查,5例行手术治疗。超声心动图检出7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87.5%。本病的间接超声征象为小的畸形左心房和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肝、门静脉扩张迂曲,肝内血流丰富;直接征象为左、右肺静脉未回流左心房,汇成共同肺静脉干,汇入垂直静脉后经右下行穿越膈肌至门静脉或肝静脉。剑突下切面可显示3条平行走行的血管,即垂直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二者与后者血流方向相反。8例患儿垂直静脉膈下回流部位均为门静脉,3例患儿存在降垂直静脉与门静脉或肝静脉连接处梗阻。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小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具有重要价值,能为外科术前评估提供结构及血流动力学信息。采用多声窗、多切面及连续追踪法观察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异位引流的肺静脉行程,可对其作出准确诊断,但须与混合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及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或肝动脉-静脉瘘等疾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动图 血管畸形 心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悦 马毅 +1 位作者 穆学涛 钟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2-862,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立波 张秀和 +1 位作者 赵洪序 张柏民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528-529,共2页
目的 :提高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TAPV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 3例 ,余均为术中确诊。心上型 8例 ,心内型 1例。全组无死亡。8例随访 1~ 1 0年 ,心功能 (NYHA) 0~ 级。身体发育与... 目的 :提高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TAPV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 3例 ,余均为术中确诊。心上型 8例 ,心内型 1例。全组无死亡。8例随访 1~ 1 0年 ,心功能 (NYHA) 0~ 级。身体发育与活动能力与正常同龄人无异。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术前易误诊为房间隔缺损。采用左右心房联合切口矫治本病 ,保证足够大的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吻合口 ,可获得满意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矫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误诊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为三房心1例
14
作者 茹翱 田新桥 吕夕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6-166,共1页
患儿女.99d,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外院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右房增大。考虑年龄较小.未予治疗,建议3个月后复查。期间患儿出汗明显,生长发育落后。3个月后外院复查:先天性心脏病:三房心。遂来我... 患儿女.99d,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外院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右房增大。考虑年龄较小.未予治疗,建议3个月后复查。期间患儿出汗明显,生长发育落后。3个月后外院复查:先天性心脏病:三房心。遂来我院手术治疗。术前心脏超声第1次检查:(1)右心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 三房 超声误诊 动脉导管未闭 生长发育落后 先天性脏病 脏超声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误诊左侧三房心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素霞 张超 战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07-707,共1页
孕妇28岁,孕1产0。孕25周常规胎儿超声检查显示四腔心对称,左、右心室比例正常,左、右心房基本对称,左心房顶部光滑,左、右肺静脉角消失,左心房与降主动脉间距离增宽(图1A);CDFI示左心房后方探及异常血管影(图1B),考虑完全性肺静脉异位... 孕妇28岁,孕1产0。孕25周常规胎儿超声检查显示四腔心对称,左、右心室比例正常,左、右心房基本对称,左心房顶部光滑,左、右肺静脉角消失,左心房与降主动脉间距离增宽(图1A);CDFI示左心房后方探及异常血管影(图1B),考虑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内型)。孕妇决定终止妊娠,接受中期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三房 超声检查 产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外科治疗
16
作者 萧明第 朱晓东 +4 位作者 郭加强 孙立忠 阎军 唐跃 代宝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5期368-370,414-415+417,共6页
本院自1976年1月至1989年12月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58例。心上型38例,心内型19例,混合型1例。死亡5例,死亡率8.6%。本文对该病的发生率、诊断和手术方法进行讨论,着重介绍作者采用左右房联合切口矫治本病的经验。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左右房联合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附7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倪金洪 张玉奇 +3 位作者 高玲玲 汪洁 张志芳 孙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7例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并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的正确率为10 0 %。结论 彩色多...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7例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并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的正确率为10 0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地诊断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下肺静脉异位引流 二维超声动图 彩色血流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
18
作者 夏军 周燕发 丁晖 《放射学实践》 1998年第1期45-46,共2页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夏军,周燕发,丁晖肺静脉畸形引流较少见,现将我院1例经MRI诊断、心导管检查及手术证实的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女性患者,25岁,因反复咯血4年,伴胸前区压迫2年来院就诊,体检...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夏军,周燕发,丁晖肺静脉畸形引流较少见,现将我院1例经MRI诊断、心导管检查及手术证实的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女性患者,25岁,因反复咯血4年,伴胸前区压迫2年来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可,无紫绀。胸廓无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畸形 引流 病例报告 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
19
作者 刘连波 李磐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76-76,共1页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on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畸形的1.5%-3%。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先天性畸形 PULMON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评估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术后早期死亡风险 被引量:8
20
作者 秦嫣然 白科 +2 位作者 刘成军 许峰 李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23-1228,共6页
目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评估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儿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TAPVC并行一期根治术的≤1岁患儿99例。记录患... 目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评估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儿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TAPVC并行一期根治术的≤1岁患儿99例。记录患儿各项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死亡情况,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计算术后24 h内最大VIS及平均VIS,又根据影响TAPVC术后早期死亡的VIS临界点,将患儿分为高VIS组和低VIS组。分析VIS与TAPVC患儿术后早期死亡的关系。结果:99例患儿中,术后早期死亡13例(13.1%),存活86例(86.9%)。死亡组术后最大VIS、平均VIS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最大VIS为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4,95%CI:0.54~1.00,P<0.05)。VIS关于术后早期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1,其临界点为29分。根据VIS是否大于29分,将患儿分为高VIS组(n=15)和低VIS组(n=84),发现高VIS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早期死亡、心肺复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腹膜透析和血液净化的使用率、术后PRISMⅢ评分、24 h血乳酸值明显高于低VIS组,而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24 h pH值、总住院时间、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则明显少于低V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APVC术后24 h内最大VIS≥29分的患儿术后早期死亡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排综合征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PRISMⅢ评分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