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清初州县陋规的产生和地方财政之关系——以徽州府休宁县为例
1
作者 牛建强 刘姝婷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7,共11页
陋规是清代州县财政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依据陋规内涵查检“陋规”一词在史籍中出现的时间和频次推断,其产生于明万历初张居正赋役改革之后。赋役折银及其定额化,加上银两价值受市场波动而缩水的影响,以及中央财政更容易从地方财政... 陋规是清代州县财政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依据陋规内涵查检“陋规”一词在史籍中出现的时间和频次推断,其产生于明万历初张居正赋役改革之后。赋役折银及其定额化,加上银两价值受市场波动而缩水的影响,以及中央财政更容易从地方财政中攫取更大份额的因素,造成作为地方行政基础的财政状况出现困局。为对冲和纾解这一财政窘局,清代地方政府各种陋规名目的征收成为某种必然。明末清初徽州府休宁县收取陋规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特定事项办理费用的收取和操纵词讼贿金的所得,透露出地方陋规征取的操作情形。立足于休宁县财政变化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清初休宁县用于政务运行的存留部分较之明代大幅削减,因而导致陋规问题日益趋重。休宁县的实例为清代州县普遍存在的陋规现象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徽州府休宁县 地方财政 陋规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徭役与市场之间:明代徽州府上供物料的派征与审编 被引量:5
2
作者 丁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徽州府的上供物料派征情况,系统反映了一条鞭法前明代上供物料的派征特点与变迁过程。明初由里甲制与'配户当差'制相互配合完成物料派征。随着物料负担的增加,'配户当差'的方式被里甲役吸收,最终形成了里甲役的财政负担... 徽州府的上供物料派征情况,系统反映了一条鞭法前明代上供物料的派征特点与变迁过程。明初由里甲制与'配户当差'制相互配合完成物料派征。随着物料负担的增加,'配户当差'的方式被里甲役吸收,最终形成了里甲役的财政负担。'正统事例'说明,随着宝钞的贬值,中央政府将部分买办物料摊派给地方政府,并最终转嫁给里甲负担,成为'岁办'物料的一部分。嘉靖以后,'不时坐派'物料负担增大,'均平'成为地方财政关注的主题,宁国、徽州两府先后推行'一条编派'法。但改革的反复说明,审编路径的成熟不代表一条鞭法的稳定推行,徭役财政内在的结构性难题需要中央政府以更大的权限统筹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徽州府 上供物料 一条编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州府治祭祀空间
3
作者 周海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39-141,共3页
明清地方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地方城市建设中祭祀空间的布局占据了地方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位置,形成了地方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布局形成了一般范式,并对明清地方城市的建设形成影响。
关键词 徽州府 祭祀空间 明清地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徽州的清明会及其清明墓祭活动初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卞利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清明会是明代中叶以降徽州重要的墓祭组织。文章通过分析大量徽州文书和家谱等文献,对清明会的创立原因、结构、功能、特点、资金筹措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在明朝礼制变革和徽商崛起、徽州科第兴盛以及跨地域联宗的时代背景下,由族... 清明会是明代中叶以降徽州重要的墓祭组织。文章通过分析大量徽州文书和家谱等文献,对清明会的创立原因、结构、功能、特点、资金筹措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在明朝礼制变革和徽商崛起、徽州科第兴盛以及跨地域联宗的时代背景下,由族长或宗子主持的徽州宗族墓祭,开始转向由清明会主持。这一转向,反映了徽州宗族族长、宗子以尽义务形式主持的墓祭制度已难以维系,不得不采取由族众以会员入股集资、会首轮流值守司年制的清明会或墓祀会方式,开展祭祖活动。它既为墓祭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也调动了会首和会员参与墓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了清明墓祭活动的开展与维系。但清明会主持的清明墓祭等活动,不仅没有削弱徽州的宗族控制,反而强化了宗族上层精英在祖先名义下对宗族成员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代 徽州府 清明会 坟墓祭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名变更的文化与经济之争 被引量:2
5
作者 保继刚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2期8-9,共2页
地名是区别个体地物的语言符号,也是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蕴含着人类对地理实体的感悟和寄托,是地方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了某类社会群体的情感认同。因此,地名承载着区域发展的文化基因,其拟定与变更往往也透视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 地名是区别个体地物的语言符号,也是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蕴含着人类对地理实体的感悟和寄托,是地方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了某类社会群体的情感认同。因此,地名承载着区域发展的文化基因,其拟定与变更往往也透视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轨迹。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地名是一种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地理名称 黄山市 徽州府 徽文化 日瓦乡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清词·顺康卷》曹贞吉词补遗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蓓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全清词 补遗 《四库全书》 山东省 徽州府 康熙 别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