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成因及其与原特提斯洋的联系
1
作者 张帅 罗冰 +1 位作者 汪泽成 谢武仁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0,共14页
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及其周缘震旦系—寒武系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层系,裂陷对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的沉积、成储与成藏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但业界对裂陷的成因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存在早震旦世灯影期和早震旦世灯影期后2种启... 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及其周缘震旦系—寒武系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层系,裂陷对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的沉积、成储与成藏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但业界对裂陷的成因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存在早震旦世灯影期和早震旦世灯影期后2种启动时间认识以及继承性发育的裂谷盆地、侵蚀槽以及拉张侵蚀槽等3种成因观点,此外还有裂陷内上震旦统灯影组缺失与否、硅质岩成因等问题悬而未决,制约了对盆地深层/超深层天然气成藏规律与地质条件的认识。为此,在综合分析前人关于裂陷成因观点、总结目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震旦纪—寒武纪重大转折期(ECT)超大陆和全球性冰期旋回、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和扬子板块古纬度变化等重大地质事件,探讨了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成因及其与原特提斯洋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的形成受控于ECT期间不同规模的地质作用,全球及区域构造域规模的地质作用是形成内裂陷的主控因素;②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是具有弧后伸展性质的构造单元,早寒武世发生了由伸展向挤压的构造转换并于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消亡;③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含油气系统的形成受控于ECT期间扬子板块向低纬度地区的快速漂移,低纬度地区温度、大气降水以及大量输入的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烃源岩与储层的发育。结论认为,区域构造域及盆地规模的地质事件对于小克拉通构造分异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至关重要,是有利生—储—盖组合的主控因素,明确了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 震旦系—下寒武统 成因机制 原特提斯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形成动力机制与演化模式
2
作者 夏茂龙 文龙 +3 位作者 罗冰 徐诗雨 张玺华 祝怡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7,共18页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周缘震旦系—寒武系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已发现威远、安岳、蓬莱等大型—特大型气田群,但关于该裂陷的成因机理、发育时期及形成演化尚无统一的观点。为此,根据裂陷周缘最新的勘探进展,通过野外露头、钻...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周缘震旦系—寒武系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已发现威远、安岳、蓬莱等大型—特大型气田群,但关于该裂陷的成因机理、发育时期及形成演化尚无统一的观点。为此,根据裂陷周缘最新的勘探进展,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性、岩石薄片的沉积特征分析,然后结合三维地震与重磁电资料的分析,最后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基底结构与沉积充填特征研究,探讨了裂陷形成的构造动力机制和沉积充填、演化模式,厘清了其演化阶段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裂陷内部至周缘台地区发育完整的深水—浅水的相序组合;②南华纪火山热事件导致地壳减薄、重力均衡沉降,是裂陷发育的关键构造动力学机制;③裂陷发育始于南华纪,持续发育于震旦纪,延续至早寒武世逐渐消亡,表现出多阶段连续演化的特征,构造—沉积演化可分为3期,即南华纪陆内裂谷期、震旦纪克拉通内坳陷期、早寒武世克拉通内坳陷充填消亡期;④克拉通边缘拉张伸展构造背景下裂谷火山作用和快速海侵背景下的清水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是控制裂陷发育的两大核心因素。结论认为,四川盆地北部、西部地区长期处于扬子克拉通西北缘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震旦系发育快速海侵背景下的清水碳酸盐岩沉积,是寻找克拉通内裂陷天然气的重点地区;同时该认识也可为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及中国南方等海相克拉通盆地寻找受裂陷控制的大型富油气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 构造动力 沉积机制 演化阶段 陆内 地壳减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地震识别及油气地质意义
3
作者 张本健 彭思桥 +5 位作者 陈骁 张玺华 刘冉 陈延贵 杨翰轩 杨涛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受资料条件的限制,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位置一直尚未明确,极大地阻碍了区域内灯影组沉积格局的研究及上覆二叠系气藏的勘探。针对该问题,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比德阳—安岳裂陷槽东侧地质特征,对裂陷槽北段西边界进行... 受资料条件的限制,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位置一直尚未明确,极大地阻碍了区域内灯影组沉积格局的研究及上覆二叠系气藏的勘探。针对该问题,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对比德阳—安岳裂陷槽东侧地质特征,对裂陷槽北段西边界进行了重新刻画,并从控储、控烃及控藏的角度探讨了西边界对川西南地区中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意义。研究表明:川西南部震旦系灯影组地层整体呈南西厚、北东薄的趋势,丹棱地区灯影组地层厚度大且稳定,无裂陷槽沉积的特征;德阳—安岳裂陷槽北段西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其大致沿井研—仁寿—彭山北—新津—温江一线分布;德阳—安岳裂陷槽整体表现为东陡西缓的箕状形态,川西南地区台缘坡度较缓,不存在明显的台缘丘滩体建隆。德阳—安岳裂陷槽分布特征研究对川西南地区中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格局、储层分布、烃源岩展布及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识别 边界刻画 地质特征 德阳—安岳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震旦纪德阳-安岳裂陷钙质空间模型及其演化
4
作者 王文之 杨跃明 +7 位作者 文龙 罗冰 张本健 阎泽昊 袁倩 唐志娟 谭杰 陈曦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9,共12页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不仅控制了优质烃源岩和优质储层的展布,而且还控制了震旦系灯影组气藏的分布格局,因此研究该裂陷演化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为此,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和取样分析,结合地球物理特征,研究了震旦系与寒...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不仅控制了优质烃源岩和优质储层的展布,而且还控制了震旦系灯影组气藏的分布格局,因此研究该裂陷演化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为此,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和取样分析,结合地球物理特征,研究了震旦系与寒武系的接触关系,在分析裂陷及其周缘灯影组沉积环境演化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钙质空间模型新概念,并重建了德阳—安岳裂陷钙质空间的演化规律及其对裂陷碳酸盐岩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裂陷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裂陷及其周缘麦地坪组普遍发育,且灯影组没有明显缺失。②德阳—安岳裂陷内灯影组由浅水沉积环境向深水沉积环境演化,其中浅水环境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为正值,深水环境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为负值;裂陷内灯影组由下至上碳同位素由正值演化为负值,顶部发育凝缩层,凝缩层同位素以负值为主,更接近灯影组深水盆地相特征,裂陷外不具备该特征,裂陷内、外灯影期沉积环境发生重大分异。③海平面之下发育一个控制碳酸盐岩沉积速率的钙质空间,并随海平面的升降而变化,钙质空间是控制生物、碳酸盐岩沉积速率的关键,钙质空间可细分为有机化学型和无机化学型,两者的沉积速率差异较大。④裂陷内灯影组沉积环境由早期的浅水台地相演化为晚期的深水斜坡相,其钙质空间类型由早期的有机化学型演化为晚期的无机化学型,导致裂陷内碳酸盐岩沉积速率急剧降低并发育凝缩层,这是裂陷内灯影组大面积减薄的根本原因。结论认为:①钙质空间的变化是德阳—安岳裂陷演化成型的根本原因;②基于钙质空间模型的研究可以更合理地重建德阳—安岳裂陷的形成过程,将钙质空间的大小等效于岩层厚度,为定性、半定量研究沉积旋回、沉积环境的时空演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 碳酸盐岩 海平面 钙质饱和面 钙质空间 凝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东西两侧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5
作者 宋泽章 金世贵 +12 位作者 罗冰 罗情勇 田兴旺 杨岱林 张子羽 张文锦 武鲁亚 陶佳丽 何家欢 李文正 葛冰飞 王冠 高嘉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以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两侧(裂陷东侧高石梯—磨溪地区和川中古隆起北斜坡;裂陷西侧威远地区和大探1井区)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对比不同地区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组分、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明确裂陷槽两侧... 以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两侧(裂陷东侧高石梯—磨溪地区和川中古隆起北斜坡;裂陷西侧威远地区和大探1井区)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对比不同地区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组分、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明确裂陷槽两侧灯影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①裂陷槽两侧灯影组气藏以原油裂解气为主,成熟度高,为典型的干气;②受较强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改造,裂陷东侧灯影组气藏的H_(2)S、CO_(2)含量高,δ^(13)C_(2)偏重(平均值大于−29‰);威远地区灯影组气藏受TSR影响小,遵循水溶气析出成藏模式,δ^(13)C_(1)较裂陷东侧稍重,部分碳同位素组成发生倒转;大探1井灯影组气藏基本不受TSR影响;③裂陷西侧大探1井区及威远地区基底花岗岩广泛发育且断裂垂向输导高效,灯影组气藏He含量显著高于裂陷东侧;④受烃源岩沉积期的古水介质盐度控制,裂陷西侧灯影组气藏的δ^(2)H_(CH4)较东侧稍轻;⑤大探1井区灯影组天然气除了来自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外,还有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及陡山沱组烃源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 大探1井 富氦气藏 震旦系灯影组 德阳—安岳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筇竹寺组古地貌、沉积模式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雨然 石学文 +7 位作者 李彦佑 何一凡 朱逸青 张入化 徐亮 杨雪 杨一茗 张亦弛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1,共15页
德阳—安岳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潜力巨大,筇竹寺组沉积关键时期裂陷槽形态及对页岩气的影响尚无系统认识。通过层序地层搭建筇竹寺组沉积格架,结合页岩储层厚度、页岩储层品质等分析沉积地貌对页岩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1)基于... 德阳—安岳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潜力巨大,筇竹寺组沉积关键时期裂陷槽形态及对页岩气的影响尚无系统认识。通过层序地层搭建筇竹寺组沉积格架,结合页岩储层厚度、页岩储层品质等分析沉积地貌对页岩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1)基于地震追踪关键层序界面,结合沉积相、页岩厚度等将已取得勘探突破的筇一段二亚段古地貌划分为槽内、斜坡、槽外3个单元;(2)古地貌与物源控制了筇一段二亚段页岩地质特征,包括页岩厚度与页岩储集特征;(3)古地貌、微相与储层厚度具有良好耦合关系,槽内单元发育富长石的硅质泥岩陆棚微相,页岩储层厚度大于20m;斜坡单元发育(含)粉砂质泥岩陆棚微相,页岩储层厚度为5~20m;槽外单元发育泥质粉砂岩陆棚微相,页岩储层厚度小于5m。综合认为,筇一段二亚段古地貌对页岩有明显控制作用,槽内和斜坡单元页岩厚度大、埋深5000m以浅的区域,是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已有井实施效果好,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槽外单元以近源粉砂质页岩为主要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 筇竹寺组 页岩气 古地貌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通内裂陷及周缘大型岩性气藏形成机制、潜力与勘探实践--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为例 被引量:31
7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9 位作者 谢武仁 苏楠 谢增业 曾富英 马石玉 金惠 王志宏 朱秋影 郝翠果 王小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477,共13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构造、沉积、储集层及成藏组合等方面的深化研究,取得4项新认识。①德阳—安岳裂陷发育期,拉张动力作用下裂陷内发育多组断裂,形成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简称灯二段)多条垒控丘滩带;裂陷发展期边界断层... 通过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构造、沉积、储集层及成藏组合等方面的深化研究,取得4项新认识。①德阳—安岳裂陷发育期,拉张动力作用下裂陷内发育多组断裂,形成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简称灯二段)多条垒控丘滩带;裂陷发展期边界断层控制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发育规模台缘丘滩带;萎缩期,裂陷边缘发育寒武系沧浪铺组规模台缘颗粒滩。②灯二段、灯四段、沧浪铺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4套规模丘滩体储集层与裂陷内外发育的筇竹寺组烃源岩及灯影组泥质灰(云)岩等多套烃源岩大面积叠合,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致密岩性在侧向和上倾方向的封堵,形成各气藏独立保存的大型岩性气藏。③综合评价出6个大型岩性气藏有利勘探区带,分别是裂陷内北部灯二段垒控丘滩体、南部灯四段孤立岩溶丘滩体,北斜坡区灯二段、灯四段、沧浪铺组多期台缘丘滩体叠合区,裂陷西侧灯二段、灯四段台缘丘滩体,南斜坡区灯四段台缘丘滩体等。④在裂陷内灯二段垒控丘滩体上评价优选的蓬探1井和北斜坡台缘丘滩体上评价优选的角探1井,在多个目的层获得高产气流,发现了新的大气区,有望再形成(2~3)×10^(12) m^(3)的超级大气区,展示了与克拉通内裂陷相关的大型岩性气藏群巨大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内 大型岩性气藏 成藏机制 四川盆地 震旦系—寒武系 德阳—安岳 台缘丘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大探1井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文龙 谢继容 +6 位作者 张本健 赵容容 王文之 周刚 武鲁亚 汪华 马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8,I0001,共13页
近期,部署实施于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以下简称裂陷西侧)的风险探井大探1井,在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二段、灯四段)分别测试获天然气42×10^(4)m^(3)/d、81×10^(4)m^(3)/d,取得了裂陷西侧天然气勘探... 近期,部署实施于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以下简称裂陷西侧)的风险探井大探1井,在震旦系灯影组二段、灯影组四段(以下简称灯二段、灯四段)分别测试获天然气42×10^(4)m^(3)/d、81×10^(4)m^(3)/d,取得了裂陷西侧天然气勘探的重大战略突破。为了评价裂陷西侧灯影组沉积、储层和油气成藏地质条件,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及测试资料等进行分析,重新厘定了区内老井地层、沉积格局、有利区带展布特征,深化了裂陷西侧灯影组油气成藏地质认识,指导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研究结果表明:①裂陷西侧震旦系地层完整、序列齐全,灯影组地层广泛分布,灯四段与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桐湾Ⅱ幕位于麦地坪组顶部,因此灯影组未遭受到广泛剥蚀;②裂陷西侧灯二段、灯四段丘滩体面积分别约为3000 km^(2)、4000 km^(2),丘滩相储层特征与裂陷东侧基本一致,储集岩均以凝块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为主,差异主要体现在西侧灯影组渗透性更高,并发育大量晚期网状缝,此与该区受晚期强烈挤压密切相关;③川西南地区发育中元古界峨边群、震旦系陡山沱组、寒武系筇竹寺组3套烃源岩,受晚期构造挤压,通源断裂发育,3套烃源岩与灯影组形成下生上储、侧生旁储、上生下储高效天然气成藏组合;④大探1井所在的大兴场构造具备双层构造体系特征,保存条件好,而且关键成藏期位于古构造高部位,早期普遍成藏,晚期调整定型,具备规模成藏的含油气地质条件;⑤提出了非继承性构造演化区,在正向地质单元寻找规模化的滩带,在负向地质单元寻找烃源岩的勘探思路,并建立了“滩带—断层—烃源”跨时空配置成藏新模式。结论认为,大探1井在裂陷西侧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取得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展示了该区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且该区有可能成为继安岳气田之后一个重要的天然气开发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西侧 大探1井 灯影组 台缘带 成藏组合 勘探重大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震旦系灯影组台缘结构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7
9
作者 曾富英 杨威 +12 位作者 魏国齐 易海永 曾云贤 周刚 易士威 王文之 张三 江青春 黄士鹏 胡明毅 郝翠果 王媛 张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84,308,共13页
基于地震、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对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展布、结构类型、丘滩体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灯影组发育单阶断控型、多阶断控型、缓坡型和多期叠置型共4种台缘结构。(2)高石梯西... 基于地震、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对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展布、结构类型、丘滩体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灯影组发育单阶断控型、多阶断控型、缓坡型和多期叠置型共4种台缘结构。(2)高石梯西—威远东地区灯影组二段(简称灯二段)发育单阶断控型台缘,呈近北东东向展布,受断裂和泥岩遮挡,形成断控-岩性圈闭。(3)乐至—蓬莱地区灯二段发育相互独立、多阶断控型台缘,呈北东向排列式展布,受同沉积断裂控制,丘滩体沿断裂上盘加积建隆,被滩间致密带和下寒武统烃源岩多方位遮挡,形成断控-岩性等复合圈闭。(4)威远—资阳地区灯二段发育缓坡型台缘,呈北西向展布,丘滩体多为薄互层连片带状,受上倾方向滩间致密带遮挡,形成岩性圈闭。(5)高石梯—磨溪—盐亭地区,灯影组二段、四段发育叠置型台缘,丘滩体加积叠置呈巨厚台缘建隆,受上倾方向滩间致密带和下寒武统泥岩封盖,在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形成规模岩性圈闭。蓬莱—中江区块、磨溪北—盐亭地区及威远—资阳地区的灯影组台缘丘滩体规模大,估算资源量1.58×1012m3,是四川盆地灯影组未来拓展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德阳—安岳 台缘结构类型 台缘丘滩体 岩性圈闭 震旦系灯影组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德阳—安岳裂陷槽南段地质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黎荣 王永骁 +4 位作者 汪泽成 谢武仁 李文正 谷明峰 梁子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基于最新钻井、地震和野外露头资料,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南段的地层发育与沉积充填演化等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裂陷南段地层发育较全,灯一+灯二段厚度较稳定,为400~550 m;灯三+灯四段... 基于最新钻井、地震和野外露头资料,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南段的地层发育与沉积充填演化等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早寒武世裂陷南段地层发育较全,灯一+灯二段厚度较稳定,为400~550 m;灯三+灯四段槽缘与槽内厚度差异较大,厚度差最大可达250 m;川南寒武系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厚度相对较薄,且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厚薄变化频繁。(2)灯四段沉积期德阳—安岳裂陷槽向南延伸,影响至川南地区。与裂陷槽中段和北段相比,南段总体具有宽、缓、浅的特征,且存在多个台阶,隆凹相间,呈指状展布。(3)川南地区灯一—灯二段沉积期以碳酸盐台地为主,沉积分异不明显;而灯四段沉积期存在较明显沉积分异,由槽内向槽缘发育盆地—斜坡—次级斜坡—斜坡—次级斜坡—台地边缘—局限台地。(4)川南地区裂陷槽的演化经历了灯一—灯二段沉积稳定期、灯三—灯四段开启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充填期以及沧浪铺组消亡期等4个关键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 地质特征 次级斜坡 发育演化 寒武系麦地坪组 寒武系筇竹寺组 震旦系灯影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特大型气田形成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安岳和蓬莱气田为例
11
作者 魏国齐 张本健 +6 位作者 谢增业 杨威 李剑 崔会英 国建英 王晓波 谢武仁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领域震旦系—寒武系已发现安岳、蓬莱两个超万亿立方米规模的特大型气田,为寻找接替领域,亟须明确其富集主控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安岳、蓬莱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 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领域震旦系—寒武系已发现安岳、蓬莱两个超万亿立方米规模的特大型气田,为寻找接替领域,亟须明确其富集主控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安岳、蓬莱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深层—超深层特大型气田形成主要受控于四大因素:(1)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发育德阳—安岳和万源—达州两个克拉通内裂陷,控制下寒武统优质主力烃源岩发育,裂陷内烃源岩厚度是邻区的3~4倍,生气强度是邻区的2~3倍;(2)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发育安岳—奉节陆架镶边台地,控制震旦系灯影组二段、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寒武系沧浪铺组下段和龙王庙组台缘丘滩体或颗粒滩4套优质储层形成,台缘带储层厚度大,储集性能好;(3)桐湾期形成的高石梯—磨溪巨型古隆起长期继承性发育,控制古隆起核部大型构造—岩性和斜坡区岩性圈闭群形成,古隆起核部和斜坡区灯影组圈闭群面积分别达7500km^(2)和5720km^(2);(4)大型古油藏原位裂解成藏,聚集效率高,不同宿主矿物中发现大量液态烃包裹体,丰度达10%~80%,天然气富集区储层沥青含量高,主要介于1%~8%。根据台地边缘丘滩体、台内滩、规模烃源岩、目的层构造与勘探程度,以及研究区具备立体成藏复式富集的地质条件等因素,评价提出3类形成大型—特大型气田的有利区,Ⅰ类区是已发现安岳、蓬莱气田的安岳—蓬莱台缘丘滩/台内滩发育区;Ⅱ类区是已有突破或具备规模勘探潜力的洪雅—乐山、仪陇—广元、荣昌—古蔺、巴中—达州、石柱—利川等台缘丘滩/台内滩发育区;Ⅲ类区是重庆—梁平、威远—泸州等台内滩发育区。研究成果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克拉通内 陆架镶边台地 主控因素 震旦系—寒武系 安岳气田 蓬莱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震旦系灯四段储层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
12
作者 罗冰 周刚 +5 位作者 马奎 王文之 徐少立 武鲁亚 王玥蕴 张新 《岩性油气藏》 2025年第5期49-58,共10页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刻画了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展布、储层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明确了其成储、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裂陷西侧灯... 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刻画了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西侧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展布、储层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明确了其成储、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裂陷西侧灯四段发育局限台地和台地边缘2种亚相,局限台地亚相可划分出丘滩、台坪和台洼3个微相,台地边缘亚相可划分出丘滩和滩间海2个微相。②研究区灯四段优质储层主要为丘滩微相的藻砂屑云岩、藻凝块云岩和藻叠层云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可为孔隙型、溶洞孔洞型和裂缝型三大类,以格架孔、粒间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储层经历了多期成岩改造,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为多期溶蚀作用。③裂陷西侧灯四段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包括古裂陷控源、岩相岩溶控储、古隆起控油气聚集和晚期构造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 丘滩 藻云岩 岩溶作用 古隆起 灯四段 震旦系 德阳—安岳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寒武系筇竹寺组地层划分及勘探意义
13
作者 王振 王兴志 +5 位作者 朱逸青 杨雨然 杨一茗 康家豪 黄柏文 吕豪 《岩性油气藏》 2025年第5期97-110,共14页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及周缘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已获重大突破,展现出较大勘探潜力。综合钻井岩心、测井以及地震剖面资料,开展了筇竹寺组精细划分和展布特征研究,深入解析了裂陷槽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四...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及周缘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已获重大突破,展现出较大勘探潜力。综合钻井岩心、测井以及地震剖面资料,开展了筇竹寺组精细划分和展布特征研究,深入解析了裂陷槽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寒武系筇竹寺组可划分为8个小层,其中1,3,5,7小层以泥页岩为主,2,4,6,8小层以粉砂岩为主,各小层可依据沉积旋回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岩石颜色与岩性特征、含生物特征实现精确识别。②德阳—安岳裂陷槽内部地貌单元(槽内深水区、槽内斜坡区、槽外隆起区)对寒武系筇竹寺组的沉积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筇一段(1—6小层)为裂陷槽控制下的充填式沉积,南北均存在厚度高值区,沉积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扩大;筇二段(7—8小层)则转变为广覆式沉积,厚度高值区相较筇一段明显东移。③裂陷槽控制了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内部4套富有机质页岩储层(1,3,5,7小层)与其上覆致密泥质粉砂岩盖层(2,4,6,8小层)构成了有效源-储-盖组合,具有“生储倒置”成藏模式,槽内、槽缘多套源-储-盖叠置体系主导了震旦系—寒武系大型岩性油气藏的形成。裂陷槽内优质页岩储层与槽缘台地带丘滩体岩性圈闭为下一步勘探的两大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等时地层 古地貌 生储倒置 台地丘滩体 德阳—安岳 筇竹寺组 寒武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脱层性质对正反转构造变形影响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谭志海 尹宏伟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正反转构造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多个盆地中普遍存在。开展正反转构造变形模拟,可以深化主控因素认识,识别断层反转程度,助力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文章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滑脱层的有无、滑脱层的厚度、滑脱层的强度以及滑... 正反转构造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多个盆地中普遍存在。开展正反转构造变形模拟,可以深化主控因素认识,识别断层反转程度,助力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文章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滑脱层的有无、滑脱层的厚度、滑脱层的强度以及滑脱层的纵向深度等因素对含先存裂陷的褶皱冲断带变形特征与变形机制的影响,观察模拟结果中先存裂陷边界断层的反转时间及最终反转程度。实验表明:先存裂陷上部存在区域广覆性滑脱层,褶皱冲断带将随着挤压的进行由前展式逆冲叠瓦构造进一步转化为更具有流变性的揉皱构造,滑脱层之上地层沿着滑脱层远距离滑脱。区域广覆性滑脱层对下伏先存裂陷边界断层的反转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区域广覆性滑脱层厚度越大、能干性越弱、纵向深度越深时,对下伏先存裂陷边界断层的抑制作用越强,边界断层发生反转的时间更晚,最终的反转程度越小甚至不发生反转。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雷口坡组的膏岩层对下伏先存断层活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下伏德阳—安岳裂陷的边界断层在后期喜山运动时未发生明显的活化反转作用,具备了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转构造 离散元 滑脱层 构造变形 德阳—安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槽-隆”控制下的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骁 郑马嘉 +8 位作者 刘勇 赵群 石学文 姜振学 吴伟 伍亚 宁诗坦 唐相路 刘达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439,共20页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是继五峰组-龙马溪组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层位,目前在德阳-安岳裂陷槽中心和槽缘部署的Z201井和WY1井页岩气勘探取得良好效果,但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仍不清楚。以槽内中心Z201井和槽缘WY1井...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是继五峰组-龙马溪组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层位,目前在德阳-安岳裂陷槽中心和槽缘部署的Z201井和WY1井页岩气勘探取得良好效果,但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仍不清楚。以槽内中心Z201井和槽缘WY1井为重点,结合其他页岩气勘探开发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各小层矿物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储层及储集空间特征、含气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筇竹寺组可划分为8个小层,页岩整体以脆性矿物为主,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大于1%,为优质烃源岩,且槽内TOC高于槽缘,具备良好的生气条件。②筇竹寺组页岩有机孔与无机孔均发育,槽内孔隙发育更好,具有极高的含气量。1,3,5和7小层黑色页岩储层品质较好,5小层储层品质最优。③德阳-安岳裂陷槽控制了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槽内Z201井钻遇的筇竹寺组页岩储层优于槽缘WY1井。④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古隆起内筇竹寺组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普遍低于古隆起外,隆起区适中的热演化程度具备大规模富气的条件。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各项条件较好,是未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接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储层特征 页岩气 筇竹寺组 寒武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探1井灯影组灯二段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98
16
作者 赵路子 汪泽成 +9 位作者 杨雨 段书府 魏国齐 罗冰 文龙 马石玉 冯庆付 刘静江 孙夕平 谢武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蓬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内以震旦系灯影组为主要目的层的风险探井,探索裂陷主力烃源灶区灯影组储层及含气性。利用蓬探1井钻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分析了蓬探1井地层与沉积序列,探讨裂陷内灯二段台缘丘滩分布控制因素,指... 蓬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内以震旦系灯影组为主要目的层的风险探井,探索裂陷主力烃源灶区灯影组储层及含气性。利用蓬探1井钻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分析了蓬探1井地层与沉积序列,探讨裂陷内灯二段台缘丘滩分布控制因素,指出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裂陷北段灯影组地层序列表现为灯四段缺失,灯三段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假整合接触;②德阳—安岳裂陷内灯二段发育受同沉积断层控制的丘滩体,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③灯二段储层以藻砂屑云岩、藻凝块云岩为主,溶蚀孔洞发育,储层储集物性良好;④灯二段含气性良好,测井解释气层厚度为119.26m,气水界面为-5550m。研究认为裂陷内灯二段发育多排断阶控制的台缘丘滩带,与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直接接触,近源成藏条件优越,是规模勘探的重要领域。2020年5月4日蓬探1井在灯二段测试获天然气121.98×104m3/d,展示裂陷内灯二段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 灯二段 断控型台缘带 同沉积断层 构造—岩性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亮 苏树特 +4 位作者 马梓柯 蒲静 姚蔺芳 刘宇 罗洋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1,共13页
基于区域构造特征、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川中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重建了古沉积环境,明确了各沉积相的横向展布特征并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德阳—安岳裂陷槽内发育深水陆棚相,以... 基于区域构造特征、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川中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重建了古沉积环境,明确了各沉积相的横向展布特征并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德阳—安岳裂陷槽内发育深水陆棚相,以碎屑岩沉积为主;裂陷槽以东高磨—龙女寺—北斜坡地区为浅水陆棚相,可细分为3种亚相,碳酸盐浅水陆棚亚相以细晶或颗粒灰岩、细晶或颗粒白云岩为主,见古杯、腕足类等生物,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均呈箱形;碎屑浅水陆棚亚相以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为主,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均呈钟形或漏斗形;混积浅水陆棚亚相表现为砂质白云岩、砂质灰岩和泥岩互层,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均呈齿状。(2)研究区整体上为西高东低的沉积古地貌格局,由西向东水体逐渐加深,地层厚度逐渐增大;高磨—龙女寺—北斜坡地区沧一下亚段主要为混积浅水陆棚,沧一上亚段主要为碳酸盐浅水陆棚;沧二段主要为碎屑浅水陆棚相。(3)研究区沉积相的展布控制着优质储层的发育,沧一上亚段碳酸盐浅水陆棚中,颗粒滩白云岩储层最为有利、灰岩储层次之;平面上优质储层主要沿德阳—安岳裂陷槽边缘的构造高部位发育,呈条带状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 浅水陆棚 颗粒滩 白云岩储层 沉积特征 沧浪铺组 寒武系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