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里达文论思想中的柏拉图精神
1
作者 曹山柯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15,24,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德里达和柏拉图文艺思想中的相似之处,认为他们的文艺思想都企图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抹杀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并且他们都提倡灵感对作者和读者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德里达 柏拉图 理念 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里达“药”的修辞性
2
作者 王晶石 《外语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86-92,共7页
通过分析德里达《柏拉图的药》一文,确立修辞在德里达思想中的关键地位,从而进一步弥合由柏拉图带来的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分裂状况。对书写的贬低贯穿着形而上学的历史,并以此建立自身的结构体系。德里达则通过分析柏拉图《斐德罗篇》中... 通过分析德里达《柏拉图的药》一文,确立修辞在德里达思想中的关键地位,从而进一步弥合由柏拉图带来的文学和哲学之间的分裂状况。对书写的贬低贯穿着形而上学的历史,并以此建立自身的结构体系。德里达则通过分析柏拉图《斐德罗篇》中对修辞的探讨,认为修辞是哲学话语的必要构成,文学性潜在于哲学书写之中,成为哲学的必要构成,进而解构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学和哲学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修辞性 文学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德里达到德勒兹:关于重复与差异的电影哲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焦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7-40,共4页
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具有源远流长的本体论传统,包括关注怎样的问题具有解释的资格,事物的本质为何,又是如何变化的等等。在20世纪的语言学转型后,强调重复、差异与变动的后结构主义取代了长久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深刻影响了电影学科的... 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具有源远流长的本体论传统,包括关注怎样的问题具有解释的资格,事物的本质为何,又是如何变化的等等。在20世纪的语言学转型后,强调重复、差异与变动的后结构主义取代了长久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深刻影响了电影学科的理念建构。其中,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作为后结构主义的哲学著作闻名于世,德勒兹则借一本同样讨论差异的《重复与差异》重拾了德里达对于矛盾或不兼容的思考,并延续了尼采以来颠覆柏拉图主义、瓦解形而上学的计划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主义 德勒兹 形而上学传统 哲学著作 理念建构 后结构主义 电影哲学 德里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之意象与鲁迅精神
4
作者 张靖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中国文学界在世纪之交出现了“鲁迅论争”。学者们扛着法国解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的大旗,对鲁迅先生进行解构和颠覆。本文拟从这场争论中出现的一个比喻——“鲁迅精神是药”——入手,
关键词 鲁迅精神 意象 解构主义 鲁迅论 文学界 德里达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理论的“始基”及其重建——重新反思文字的起源、媒介与我思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戴登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9,共9页
如果把德里达的"差异、踪迹、异延"思想视为是解构理论的"始基",那么,这一"始基"就既表征了解构理论的创见,又表征了德里达的言说困境及其局限。基于此判断,本文引入言说或文字书写的"媒介"维... 如果把德里达的"差异、踪迹、异延"思想视为是解构理论的"始基",那么,这一"始基"就既表征了解构理论的创见,又表征了德里达的言说困境及其局限。基于此判断,本文引入言说或文字书写的"媒介"维度,重新解读了德里达的名文《柏拉图的药》,以及柏拉图的《斐德罗篇》,重新反思了文字的起源、媒介与我思的关系,进而重构了解构理论的"始基"并进一步分析了此重构对于当今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柏拉图的药》 柏拉图《斐德罗篇》 文字的起源 媒介 我思的困境 解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