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化工德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研究
- 1
-
-
作者
顾史佳
-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14-I0015,共2页
-
基金
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重点研究课题(2021JG006)。
-
文摘
随着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日益繁盛,苏州职业大学提出了“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着力提升中外师资的国际化教学能力,打造国际通用标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德国作为中国化工的主要供应商,化工德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化工德语翻译课堂中,逐渐暴露出了许多不完善、不科学之处,例如教师习惯通过静态语言学理论解释翻译化工实验和技能.
-
关键词
德语翻译教学
国际通用标准
静态语言学
主要供应商
国际化教学
融合式
交际活动
化工实验
-
分类号
H33
[语言文字—德语]
TQ0-4
[化学工程]
-
-
题名数据库在德语教学与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
-
-
作者
张树明
王苏
-
出处
《计算机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25-28,20,共5页
-
-
关键词
数据库
德语教学
德语翻译
CAI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称谓作为文化意象在电影《叶问》中的翻译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万云慧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57-158,共2页
-
文摘
影视作品的特性对文化意象的翻译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称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象,是制度习俗文化的体现,其繁复多样、等级分明的特点是德语文化中所不具备的。本文在归纳了电影《叶问》中的所有称谓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文化意象理论,从翻译策略、社会规范、语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电影中称谓的德语翻译,肯定了译者为准确恰当地翻译文化意象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手段,总结了译者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应遵循的原则。
-
关键词
《叶问》
称谓
文化意象
德语翻译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