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育视角下小学信息科技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1
作者 李本海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随着新课改方案的广泛推行,各地的小学纷纷开设了信息科学课程,让学生通过接触信息技术掌握相关科技知识,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科技技能。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尝试融入现阶段主流道德思想理念。本文围绕... 随着新课改方案的广泛推行,各地的小学纷纷开设了信息科学课程,让学生通过接触信息技术掌握相关科技知识,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科技技能。为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尝试融入现阶段主流道德思想理念。本文围绕爱国主义思想、是非观、绿色上网习惯等方面,从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出发,尝试对小学生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素养进行全面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视角 小学 信息科技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从德育视角切入《法律基础》课的课程教学
2
作者 林瑞青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5期115-119,共5页
《法律基础》课是以法制知识为载体的思想品德课 ,文章试图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教学切入点、教学相关改革等为着眼点展开讨论 。
关键词 《法律基础》课 课程教学 德育视角 思想品德课 教学改革 教学切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背景下对“主体性德育视角”的坚守
3
作者 梅亚萍 《江苏教育》 2023年第21期22-24,共3页
“主体性德育视角”集中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突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的道德主体为根本。在大思政背景下,我们应建立交往式“主体性德育视角”,注重在一定的社会交往中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作用,服... “主体性德育视角”集中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突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素质的道德主体为根本。在大思政背景下,我们应建立交往式“主体性德育视角”,注重在一定的社会交往中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作用,服务其全面自由发展。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交往式“主体性德育视角”的路径包括:推动育人理念从灌输向自主成长转变;推动育人环境从单纯学校教育向广阔社会生活转变;推动育人方式从单向线性向双向互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主体性德育视角 交往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视角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4
作者 陈本昭 《改革与开放》 2019年第18期48-50,共3页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快速演变,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当今世界的文化政治交流也愈发频繁和密切。基于这一大环境的变革,我国当代大学生也逐渐转变了一些较为传统的思想观念,这对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及相关工作...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快速演变,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当今世界的文化政治交流也愈发频繁和密切。基于这一大环境的变革,我国当代大学生也逐渐转变了一些较为传统的思想观念,这对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及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塑造高校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高校首先需要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在工作中不断渗透德育发展观,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视角 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的区域性实践探索
5
作者 陈文 章国伟 《江苏教育》 2021年第27期38-40,共3页
新时期德育视角下立德树人区域性实践路径,应围绕教育要素,从教育者队伍培养、家长学校建设、学生品格生长等方面着手,开展教育规划的顶层设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德育视角 区域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