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高校德育实施中主体对客体的积极同化
- 1
-
-
作者
闵春发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18-21,共4页
-
-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德育主体
德育客体
专业素质
实施中
德育实施
德育目标
人格特征
先进性
素质要求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德育学与心理学之相关性及实践意义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杨明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5期9-10,共2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现代化变迁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心理世界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变化,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引起心理学者的关注,其中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尤为引人注目。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甚至障碍或变态,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的需求,目前,高校德育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
关键词
德育学
心理学
相关性
心理素质培育
德育思想
高校德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
德育过程
德育客体
心理发展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世纪之交的德育与社会环境刍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红娟
-
机构
中山大学理论部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61-63,共3页
-
文摘
世纪之交的德育与社会环境刍议张红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德育工作者...
-
关键词
社会环境
世纪之交
德育工作者
新时期德育
校园文化
德育客体
高校学生
家庭德育
思想品德
内部环境
-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德育结构与功能初探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玉堂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0-26,共7页
-
文摘
德育问题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问题。研究全局问题就要从结构入手,因为任何一个全局都是一个系统,而系统的具体构成形式就是结构。所以研究德育问题首先就应研究德育结构.但是在过去的德育科学研究中,德育结构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具体要素或品德结构的研究上,使得德育科学研究没有明显的进展,很不适应90年代的新形势。本文拟从德育结构与功能角度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 德育结构及其原则 结构一词起源于拉丁文structurd,意指统一物的各部分、各要素。
-
关键词
德育结构
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
德育行为
德育功能
“环境”
德育客体
要素
德育科学研究
德育目标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功利化大学德育观的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9
- 5
-
-
作者
王学川
-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2010年第4期23-28,共6页
-
文摘
忽视或遮蔽大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替换或抽空大学德育的实质内容,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和手段,从而使德育陷入困境,是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之主要危害。从历史根源看,中国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仍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大学德育。从社会根源看,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功利化以及教育自身推行的产业化,造就了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从认识根源看,规范性伦理、功利主义思维方式和客体化德育模式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功利化的大学德育观。大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德育观为指导,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超越性、主体性和可行性等。
-
关键词
大学德育观
功利主义思维方式
客体化德育模式
-
Keywords
the university morals
utilitarian mindset
objectified moral education mode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从“法轮功”现象看高校德育误区
- 6
-
-
作者
李敏
-
机构
四川师院政法系
-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9年第4期18-20,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法轮功”打着科学的旗号,以练功为手段,以所谓“度人”为目的,蛊惑人心,蒙骗群众,祸国殃民。党中央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取缔了“法轮功”,切除毒瘤,肃清其思想影响。
-
关键词
“法轮功”
高校德育教师
误区
德育工作者
德育教育
李洪志
德育客体
受教育者
道德主体
学历结构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