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法兼治与治国安邦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纪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7,共3页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 体现了人类文化选择的根本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唯物辩证法在治国领域中的出色运用,也是人类历史上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方略 ,必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 体现了人类文化选择的根本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唯物辩证法在治国领域中的出色运用,也是人类历史上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方略 ,必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法兼治 国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法兼治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成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雷希夷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道德人格 大学生 德法兼治 思想政教育 成因 道德教育 人与社会 人格教育 范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祺 黄进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3,102,共6页
"德法兼治"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以"立德树人"为主旨,对中国传统"德法兼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必要途径,"显隐结合"... "德法兼治"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以"立德树人"为主旨,对中国传统"德法兼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必要途径,"显隐结合"并有效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是重要手段,将"德法兼治"的思想、方法有机协调,相互融合,有效地贯穿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当中,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与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法兼治 高校思想政教育 教书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看德法兼治的治国方略
4
作者 贺昌友 《湖湘论坛》 2002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依法国方略 以德 德法兼治 国方略 国家 江泽民同志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道德基础 否定 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的德法兼治观
5
作者 李志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7,共5页
习近平的德法兼治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广的实践关切以及鲜明的价值旨归,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的道德考量以及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如此双重关照中的实践旨趣融通成“德法结合”的国家治... 习近平的德法兼治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广的实践关切以及鲜明的价值旨归,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法治领域突出问题的道德考量以及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如此双重关照中的实践旨趣融通成“德法结合”的国家治理实践视域;它突出中国道路的鲜明特点,彰显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制度优势,并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作为最终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德法兼治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文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丽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0-161,共2页
法治文化是现代社会法治的内涵与核心。法治文化要体现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只有两者在实践中互通互动,才能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实际作用和优化作用,从多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文化 德法兼治 国家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利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33-40,共8页
法律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特征 ,呈现出极端国家主义的公法文化和私法规范极度落后的特征。可资借鉴的经验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互补”、“德法兼治” ;立足于社会总体利... 法律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特征 ,呈现出极端国家主义的公法文化和私法规范极度落后的特征。可资借鉴的经验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互补”、“德法兼治” ;立足于社会总体利益的“集体本位”精神 ;“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的“混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礼法互补 德法兼治 集体本位 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理论特质、价值指向与形态实质
8
作者 万健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9,87,163,164,共9页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是着眼于人民关注的突出生态问题,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借鉴西方生态哲学思维,对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秉...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是着眼于人民关注的突出生态问题,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借鉴西方生态哲学思维,对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秉承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特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思想基础,以统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民生的三维发展观为价值指向,坚持德法兼治的原则,推进生态治理全过程、全方位、全地域的系统实践。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治理思想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理思想 生命共同体 三维发展观 德法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犯罪控制研究——以重庆市为视角
9
作者 熊瑛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9-182,共4页
重庆市职务犯罪具有大案要案多、行业性腐败突出、贪污受贿犯罪严重等特点。这主要是由于人的贪欲、体制转轨、法网疏漏、监督乏力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遏制职务犯罪,既要坚持德治,又要厉行法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重庆市 职务犯罪 现状 原因 德法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诚信友爱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10
作者 丁锐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1,共2页
当今中国诚信缺失已成为众矢之的,且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指出法治使诚信友爱得到体现和保障,德治使诚信友爱得到巩固和升华,德法兼治是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治国方略。
关键词 德法兼治 诚信友爱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与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法治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德法兼治”,而公民意识是德治与法治的平台。因专制主义、法制文化的积淀,形成公民意识被漠视。本文从纵向、横向分析其缺乏原因、培育的紧迫性、可能性。
关键词 德法兼治 公民意识 公民社会模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樊市第十九中学
12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襄樊市十九中学建于1979年4月,学校以创办人民满意的寄宿制名校为奋斗目标,秉承“以人为本,身心两健,促学生全面发展;德法兼治,科学管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深化课程改革和创建襄樊市寄宿名校这两项核心工作开展。
关键词 襄樊市 学生全面发展 人民满意 以人为本 德法兼治 科学管理 办学理念 十九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