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尼采主义的怀疑解释:尼采/德里达的解释学道路疏论
1
作者
黄旺
萧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1,205,206,共12页
尼采一般被视为现代解释学的伟大先驱,而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则被卡普托等人发展为基于尼采解释学的“激进解释学”。利科将这种解释进路表述为怀疑解释学道路,与正统的信心解释或神圣解释相对立。这两种解释学道路的差异,可以还原为德国...
尼采一般被视为现代解释学的伟大先驱,而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则被卡普托等人发展为基于尼采解释学的“激进解释学”。利科将这种解释进路表述为怀疑解释学道路,与正统的信心解释或神圣解释相对立。这两种解释学道路的差异,可以还原为德国解释学与法国的尼采主义者之间的差异。其中,“力与力的解释”问题是一个中心问题,通过将“激进解释学”与伽达默尔解释学进行对照可以梳理出这一激进解释学道路,并最终得出结论:一方面,伽达默尔的辩证法解释学因为使反应力最终占据支配地位,而没有完全摆脱在场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能动力不能脱离反应力而存在,德里达的激进解释学最终不能拒斥辩证法,而是已经将辩证法纳入自身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激进解释学
尼采
德里达
伽达默尔
德法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调”的艺术:论西美尔《勃克林的风景》中的艺术哲学
2
作者
何珏菡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西美尔的艺术评论《勃克林的风景》在其思想演化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篇评论虽然包含了德法之争的民族主义背景,但更多是出于生命哲学立场反对印象主义所依赖的艺术实在论。西美尔以“情调”概念阐明勃克林风景画的内在统一性...
西美尔的艺术评论《勃克林的风景》在其思想演化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篇评论虽然包含了德法之争的民族主义背景,但更多是出于生命哲学立场反对印象主义所依赖的艺术实在论。西美尔以“情调”概念阐明勃克林风景画的内在统一性,摆脱了科学主义的“抽象”方法论,转向以“下垂线”喻指的精神科学方法论。这篇评论关于“情调”的理解不仅可追溯至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源流,而且主要源自西美尔对李格尔艺术哲学的改造。不同于李格尔视“情调艺术”为自然科学世界观的补充,西美尔深刻领会了勃克林艺术创作与历史思考深刻的一致性,赋予情调艺术创造历史世界新的统一性、为现代人经验世界重新奠基的历史使命。西美尔由此将艺术哲学提升至现代哲学的核心位置,凸显了艺术弥合现代主客体对立的救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美尔
勃克林
德法之争
风景
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尼采主义的怀疑解释:尼采/德里达的解释学道路疏论
1
作者
黄旺
萧遥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1,205,20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记忆现象学:认识论、存在论与伦理政治的研究”(19FZXB0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尼采一般被视为现代解释学的伟大先驱,而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则被卡普托等人发展为基于尼采解释学的“激进解释学”。利科将这种解释进路表述为怀疑解释学道路,与正统的信心解释或神圣解释相对立。这两种解释学道路的差异,可以还原为德国解释学与法国的尼采主义者之间的差异。其中,“力与力的解释”问题是一个中心问题,通过将“激进解释学”与伽达默尔解释学进行对照可以梳理出这一激进解释学道路,并最终得出结论:一方面,伽达默尔的辩证法解释学因为使反应力最终占据支配地位,而没有完全摆脱在场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能动力不能脱离反应力而存在,德里达的激进解释学最终不能拒斥辩证法,而是已经将辩证法纳入自身之中。
关键词
解释学
激进解释学
尼采
德里达
伽达默尔
德法之争
Keywords
hermeneutics
radical hermeneutics
Nietzsche
Derrida
Gadamer
Franco-German dispute
分类号
B516.47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调”的艺术:论西美尔《勃克林的风景》中的艺术哲学
2
作者
何珏菡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资助项目“西美尔与本雅明现代性艺术理论的关联研究”[项目编号:2021M7004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西美尔的艺术评论《勃克林的风景》在其思想演化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篇评论虽然包含了德法之争的民族主义背景,但更多是出于生命哲学立场反对印象主义所依赖的艺术实在论。西美尔以“情调”概念阐明勃克林风景画的内在统一性,摆脱了科学主义的“抽象”方法论,转向以“下垂线”喻指的精神科学方法论。这篇评论关于“情调”的理解不仅可追溯至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源流,而且主要源自西美尔对李格尔艺术哲学的改造。不同于李格尔视“情调艺术”为自然科学世界观的补充,西美尔深刻领会了勃克林艺术创作与历史思考深刻的一致性,赋予情调艺术创造历史世界新的统一性、为现代人经验世界重新奠基的历史使命。西美尔由此将艺术哲学提升至现代哲学的核心位置,凸显了艺术弥合现代主客体对立的救赎功能。
关键词
西美尔
勃克林
德法之争
风景
情调
Keywords
Georg Simmel
Arnold Böcklin
German-French dispute
landscape
mood
分类号
J0-02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尼采主义的怀疑解释:尼采/德里达的解释学道路疏论
黄旺
萧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调”的艺术:论西美尔《勃克林的风景》中的艺术哲学
何珏菡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