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增殖培养基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丽金 陆兆新 袁勇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3-107,共5页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14增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MR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12种乳酸菌生长促进因子以及培养基的初始pH等13个因素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14生长的影响进行评...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14增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MR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12种乳酸菌生长促进因子以及培养基的初始pH等13个因素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14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筛选出番茄汁与胡萝卜汁为LB14的生长强化因子,且培养基的初始pH值也是影响该菌体生长的关键因子,而其它物质对LB14增菌量的影响不显著。然后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强化因子的最佳浓度以及最佳的培养基初始pH值。在优化培养基中,LB14的菌体浓度达到1.1×109cfu/ml,比优化前的2.4×108cfu/ml提高了近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增殖培养基 Plackett—Burman设计 旋转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乳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延华 王伟军 +2 位作者 张兰威 邹宇 马微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7-259,共3页
本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谱-质谱(SDE-GC-MS)联用技术对5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01、L.b-3、L.b-MYC、L.b-SP1.1和L.b-M01A发酵乳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经分析分别有13、19、11、9、12种成分为发酵乳的风味物质,共涉... 本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谱-质谱(SDE-GC-MS)联用技术对5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01、L.b-3、L.b-MYC、L.b-SP1.1和L.b-M01A发酵乳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经分析分别有13、19、11、9、12种成分为发酵乳的风味物质,共涉及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羰基化合物、芳环和杂环化合物6大类、22种物质。除L.b-M01A菌产乙醇、乙酸含量较高外,其他各菌株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代谢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风味物质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SD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婷婷 崔艳华 +1 位作者 曲晓军 郝梦圆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4,55,共5页
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乳酸菌,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尤其是酸奶的生产。二者通过共生的作用使牛奶快速酸化,进而赋予酸奶特有的风味和良好的质地。本文就两种乳酸菌的全基因组、基因遗传进化、发酵特性... 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乳酸菌,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尤其是酸奶的生产。二者通过共生的作用使牛奶快速酸化,进而赋予酸奶特有的风味和良好的质地。本文就两种乳酸菌的全基因组、基因遗传进化、发酵特性等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二者深入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分子研究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游庆红 尹秀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193-8193,8271,共2页
[目的]优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产亚油酸异构酶工艺。[方法]以亚油酸为诱导物,考察不同因素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的影响。[结果]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最佳工艺为:在底物添加量1.5‰、发酵温... [目的]优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产亚油酸异构酶工艺。[方法]以亚油酸为诱导物,考察不同因素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的影响。[结果]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最佳工艺为:在底物添加量1.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5h时,亚油酸异构酶酶活可达21.67U/ml。[结论]以亚油酸为诱导物应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亚油酸异构酶,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亚油酸异构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良好风味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筛选及其产香性能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丹彤 田佳乐 乔少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29-234,共6页
风味是评价酸奶发酵剂及其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以科汉森公司提供的商业发酵剂为对照组,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具有良好发酵特性的6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试验菌株,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良好风味的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 风味是评价酸奶发酵剂及其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以科汉森公司提供的商业发酵剂为对照组,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具有良好发酵特性的6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试验菌株,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良好风味的菌株。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GC-MS技术测定牛乳发酵终点时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从中筛选出1株与对照组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相似度较高的菌株,并继续分析该菌株在牛乳发酵和贮藏期间所产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情况。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MGA17-6在牛乳发酵和贮藏期间产生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包括酸类、醛类、酮类、酯类、醇类等,其中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如乙酸、乙醛、庚醛、乙偶姻、1-庚醇等对发酵乳的风味产生重要的影响。筛选出1株具有良好风味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MGA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固相微萃取技术 GC-MS技术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D-乳酸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文静 梁颖超 +1 位作者 陶进 张广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4-5,9,共3页
[目的]筛选适合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长条件。[方法]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最适生长温度为42℃,最适p H为6.5,最适发酵时间为72 h;代谢生成D-乳酸... [目的]筛选适合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长条件。[方法]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最适生长温度为42℃,最适p H为6.5,最适发酵时间为72 h;代谢生成D-乳酸的适宜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7%、接种量10%、装液量125 m L/250 m L,在上述条件下发酵该菌种,D-乳酸产量达37.8 g/L。[结论]试验结果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D-乳酸条件摸索及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D-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萍 粟桂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31,共3页
从酸奶异常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保加利亚乳杆菌Lb2噬菌体LP5。以自然选育方法筛选出其抗噬突变株,再经紫外线诱变,获得3株产酸与出发菌株相当的抗噬株N491,N492,N761。对三抗株进行多次传代和酸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三抗株的抗噬性稳定,其... 从酸奶异常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保加利亚乳杆菌Lb2噬菌体LP5。以自然选育方法筛选出其抗噬突变株,再经紫外线诱变,获得3株产酸与出发菌株相当的抗噬株N491,N492,N761。对三抗株进行多次传代和酸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三抗株的抗噬性稳定,其中N761酸奶发酵产酸达94°T,酸奶的组织状态及风味优于Lb2,可应用于酸奶的发酵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抗噬菌体菌株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酸奶 菌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耐酸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曲晓军 崔艳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2,共3页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是最具经济价值的乳酸菌之一,其耐酸能力是影响其发酵性能和发挥益生功效的关键因素。本文就该菌的耐酸能力调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耐酸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atpA抗原的表达及抗体制备
9
作者 刘飞 焦月华 +3 位作者 郭文奎 于微 谷春涛 霍贵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利用原核表达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atpA抗原并进行抗体制备,以便用于Western blot分析。首先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atpA蛋白的基因片段,利用大肠杆菌pQE 40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atpA抗原,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后,常规免疫两只新西... 利用原核表达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atpA抗原并进行抗体制备,以便用于Western blot分析。首先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atpA蛋白的基因片段,利用大肠杆菌pQE 40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atpA抗原,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后,常规免疫两只新西兰长耳白兔。利用ELISA检测兔血清的效价来制备多克隆抗体,然后用Protein A纯化抗体。最后得到的atpA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验证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两只新西兰长耳白兔的血清效价分别为1∶20 000和1∶80 000;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制备的抗体能够与H+-AT-Pase蛋白进行特异性的结合。本研究成功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atpA蛋白,并利用其制备了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作为一抗用于Western blot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atpA抗原 蛋白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自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玉玉 于江 +4 位作者 马建军 苏文政 黄保华 吴家强 王可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0,共3页
采用核酸溶出检测法检测了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下的自溶活性变化,并比较了12株菌株在对数生长中期的自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对数生长期的菌体细胞自溶活性最高,稳定期和衰退期的菌体细胞... 采用核酸溶出检测法检测了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下的自溶活性变化,并比较了12株菌株在对数生长中期的自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对数生长期的菌体细胞自溶活性最高,稳定期和衰退期的菌体细胞自溶活性依次降低;不同菌株在对数生长中期的自溶活性差异显著,筛选到3株高自溶活性菌株和4株低自溶活性菌株;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高自溶活性菌株自溶菌体细胞表面出现孔洞,而低自溶活性菌株自溶菌体细胞表面出现轻微萎缩。本研究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溶活性的调控和改造以及开发优良酸乳发酵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自溶活性 核酸溶出检测法 生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B61-3耐冻干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汤静月 葛绍阳 +2 位作者 桑跃 赵亮 刘贵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152,共9页
本研究针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B61-3,分别测定了其对16种氮源的利用情况,筛选出能够提高菌株冻干耐受的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并进一步测定该氮源对菌株冻干粉发酵活力、菌体形态、发酵关键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源为30 g/L牛骨蛋... 本研究针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B61-3,分别测定了其对16种氮源的利用情况,筛选出能够提高菌株冻干耐受的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并进一步测定该氮源对菌株冻干粉发酵活力、菌体形态、发酵关键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源为30 g/L牛骨蛋白胨时可提高菌株冻干存活率及冻干粉发酵活力,冻干存活率由9.68%提高到18.90%,冻干粉平均发酵活力较对照组提高22.15%;电子显微镜显示,牛骨蛋白胨培养后菌体大小及形态有所改变,对照组发酵菌体表现出不规则、卷曲的形态且菌体较长,而牛骨蛋白胨为氮源时菌体形态呈表面光滑的短杆状,菌体长径比(l/d)和面积体积比(S/V)显著降低(P<0.05),可能与菌株更高的存活率和发酵活力有关。发酵关键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显著降低菌株酶活力(P<0.05),牛骨蛋白胨培养菌株冻干后胞内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脱氢酶、Na^(+)K^(+)-ATP酶及β-半乳糖苷酶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30、1.52及2.75倍,且胞外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低于对照组。结果证实,牛骨蛋白胨培养B61-3菌体能够抵抗冷冻干燥过程对菌体细胞膜造成的损伤,减少酶外泄,从而提高冻干存活率和发酵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氮源 冷冻干燥 发酵活力 菌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对牛乳中β-酪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萍 罗永康 +1 位作者 李铮 刘晓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4,共4页
复原脱脂牛乳经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至凝乳,然后在4℃下冷藏5 d。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了其中β-酪蛋白(β-CN)的抗原残留量,并且对发酵样品的蛋白水解程度与滴定酸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原脱脂乳经90~95℃处理5 min后,β... 复原脱脂牛乳经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至凝乳,然后在4℃下冷藏5 d。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了其中β-酪蛋白(β-CN)的抗原残留量,并且对发酵样品的蛋白水解程度与滴定酸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原脱脂乳经90~95℃处理5 min后,β-CN的抗原残留量为60.25%,发酵过程中其抗原残留量持续下降,凝乳时下降到55.46%,而冷藏1 d后降到了最低值54.03%,随后又缓慢上升,冷藏3 d后为55.87%,继续冷藏至5 d,β-CN的抗原残留量基本没有变化,维持在55.5%与55.9%之间。因此采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牛乳中β-CN的抗原性,但是在冷藏5 d的过程中其抗原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发酵样品 保加利亚 抗原性 酪蛋白 亚种 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拉曼光谱对比分析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及其VBNC态细胞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秋华 马学波 +3 位作者 任艳 王丽娜 张雨虹 代利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对比分析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ND02)正常及其非可培养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细胞的表观形态和细胞内部大分子化合物的变化。...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细胞拉曼光谱技术对比分析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ND02)正常及其非可培养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细胞的表观形态和细胞内部大分子化合物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的VBNC态细胞变短、变粗,且细胞表面发生褶皱;VBNC态细胞的拉曼光谱与正常细胞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1673、1650、1459、1030、1005 cm^(-1)等处的12个峰,主要反映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变化,结果表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在诱导进入VBNC态时可能通过调整核酸、脂类和蛋白质适应不利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也证实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及其VBNC态细胞内大分子物质进行无损、无标记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D02 活的非可培养态 诱导 单细胞拉曼光谱 细胞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乳清蛋白利用能力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嘉琪 崔树茂 +3 位作者 唐鑫 刘小鸣 赵建新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34,共7页
为了探究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对乳清蛋白的利用能力,研究了8株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在乳清蛋白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和产酸情况,发酵过程中氨肽酶PepN、PepC和PepX活力变化及乳清蛋白主要组分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和牛血清白... 为了探究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对乳清蛋白的利用能力,研究了8株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株在乳清蛋白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和产酸情况,发酵过程中氨肽酶PepN、PepC和PepX活力变化及乳清蛋白主要组分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利用情况,探讨了不同菌株氨肽酶活力变化与乳清蛋白水解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乳清蛋白培养体系中,最适宜菌株生长的初始pH是5.5,该条件下菌株在3 h内快速生长到达稳定期。在发酵过程(12 h)中,3种氨肽酶活力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不同菌株的酶活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8株菌株均表现出对α-乳白蛋白较强的水解能力(26.93%~31.33%),但对于β-乳球蛋白的水解能力存在菌株差异性,β-乳球蛋白的变异体A和B的水解率分别是10.56%~22.82%和9.04%~23.83%。菌株的氨肽酶活力与β-乳球蛋白的水解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DQHXNS8L6和DQHXNS15M2在3 h内即能达到最高的氨肽酶活力并有效水解β-乳球蛋白,具有发酵乳清蛋白饮料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氨肽酶 清蛋白 Β-球蛋白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对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 XLⅥ的微生物转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慧敏 高雅军 +1 位作者 曾鸣 朴香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ⅩLⅥ的微生物转化产物。方法:利用益生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脱脂牛奶培养基对GypenosideⅩLⅥ进行微生物转化,并利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方法鉴定GypenosideⅩLⅥ的微生物转化产物。结... 目的:分析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ⅩLⅥ的微生物转化产物。方法:利用益生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脱脂牛奶培养基对GypenosideⅩLⅥ进行微生物转化,并利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方法鉴定GypenosideⅩLⅥ的微生物转化产物。结果:GypenosideⅩLⅥ的微生物转化产物为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 L、Gypenoside LI、Damulin B和Damulin A。结论:通过微生物转化方法可以获得更多天然产物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 绞股蓝 GYPENOSIDE ⅩLⅥ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筛选 被引量:5
16
作者 乌仁图雅 德亮亮 +5 位作者 扎木苏 秦艳婷 陈红霞 刘文俊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64,共5页
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11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eueckii subsp.bulgar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脂乳单菌发酵,对其发酵乳的发酵时间、pH值、滴定酸度、乙醛和双乙酰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1株具有优良... 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11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eueckii subsp.bulgar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脂乳单菌发酵,对其发酵乳的发酵时间、pH值、滴定酸度、乙醛和双乙酰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1株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菌株IMAU20775。该菌株发酵时间较短,后酸化能力弱,产乙醛能力较好,产双乙酰能力较稳定,适于进一步作为发酵剂菌种的筛选和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特性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产酸关键酶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懿琳 方伟 +1 位作者 田辉 霍贵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7-191,共5页
以四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详细比较了四株菌产酸关键酶酶活的差异,从而找出菌株KLDS1.1006和KLDS1.1011后酸化较弱的主要原因及控制其产酸的关键酶。结果表明,H^+-ATPase可以控制菌株的能量代谢,是产酸关键酶;β-半乳糖... 以四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详细比较了四株菌产酸关键酶酶活的差异,从而找出菌株KLDS1.1006和KLDS1.1011后酸化较弱的主要原因及控制其产酸的关键酶。结果表明,H^+-ATPase可以控制菌株的能量代谢,是产酸关键酶;β-半乳糖苷酶对于分解乳糖产酸的贡献非常大,是乳糖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和蛋白酶与后发酵产酸过程并没有必然联系;H^+-ATPase和β-半乳糖苷酶酶活性较弱是引起菌株KLDS1.1006和KLDS1.1011后酸化程度弱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H^+-ATPASE Β-半糖苷酶 酸脱氢酶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发酵夸克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颖 蒋纬 朱秋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6-190,共5页
以脱脂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制备夸克。以乳清OD500nm值、夸克校正产率及感官品质为评定指标,对凝乳酶添加量、CaCl2添加量、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配比、切割pH值4个因素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 以脱脂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制备夸克。以乳清OD500nm值、夸克校正产率及感官品质为评定指标,对凝乳酶添加量、CaCl2添加量、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配比、切割pH值4个因素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夸克感官评分进行四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凝乳酶添加量0.015%、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配比3:2、CaCl2添加量0.02%、切割pH值为4.5时,所得夸克的感官评分最高,具有浓郁的奶香味,酸味清爽无颗粒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夸克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嗜热链球菌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突变株与亲本菌株H^+-ATPase基因的相似性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飞 焦月华 +3 位作者 郭文奎 于微 谷春涛 霍贵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27-130,135,共5页
为了确定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H+-ATPase的调控机制,以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突变菌株和亲本菌株KLDS1.9201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提取亲本和突变菌株的基因组DNA,随后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H+-ATPase蛋白的全部编码... 为了确定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H+-ATPase的调控机制,以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突变菌株和亲本菌株KLDS1.9201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提取亲本和突变菌株的基因组DNA,随后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H+-ATPase蛋白的全部编码基因并测序,最后利用DNAMAN软件比较亲本和突变菌株的H+-ATPase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亲本和突变菌株H+-ATPase编码基因的相似性为100%。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突变菌株KLDS1.9201-11和亲本菌株KLDS1.9201的H+-ATPase活力之间的差异并不是由于编码基因发生了突变,可能是转录水平的降低导致H+-ATPase酶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进而影响酶活力。为进一步研究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H+-ATPase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H+-ATPase 相似性 后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后酸化保加利亚乳杆菌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飞 焦月华 +3 位作者 郭文奎 于微 谷春涛 高学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4,共4页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得到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KLDS 1.9201-4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将突变菌株进行连续传代,观察形态学变化,利用HPLC分析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情况,RAPD分析基因组DN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突变菌株KLDS1.9... 对从传统乳制品中筛选得到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KLDS 1.9201-4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将突变菌株进行连续传代,观察形态学变化,利用HPLC分析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情况,RAPD分析基因组DNA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突变菌株KLDS1.9201-4能够稳定遗传至第8代,在传代过程中菌落和菌体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KLDS 1.9201-4对初始葡萄糖的代谢率逐渐升高,终产物中乳酸的浓度也逐渐升高。KLDS 1.9201-4的基因组DNA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明显变异。弱后酸化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自发突变株KLDS 1.9201-4具有适宜的遗传稳定性,可被用于制作弱后酸化的酸奶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遗传稳定性 突变株 后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