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鄂西与川边改土归流之比较研究——以容美土司与德格土司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岳小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土司制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一种民族政策,它是一种过渡性的管理策略,因而改土归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清代的改流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其实施存在着地域、民族间的差别。从鄂西、川边地区的改土归流运动来看... 土司制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一种民族政策,它是一种过渡性的管理策略,因而改土归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清代的改流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其实施存在着地域、民族间的差别。从鄂西、川边地区的改土归流运动来看,二者同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但改流的背景、目的及影响却大不相同。以史为鉴,鄂川两地改流的比较研究或可为我们当前民族地区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川边 改土归流 容美土司 德格土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格土司的特点 被引量:5
2
作者 杜永彬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6-74,共9页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实施的一种统治方式,其基本特点为“世官其地,世有其土,土民世耕其地,世为其民。”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上各地的自然环境的悬殊,因而土司制度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作为西南民族地区...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实施的一种统治方式,其基本特点为“世官其地,世有其土,土民世耕其地,世为其民。”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上各地的自然环境的悬殊,因而土司制度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作为西南民族地区一部份的康巴藏区,也曾是土司制度推行得广泛而长久的地区,“历代之于西康番人,皆以羁縻之术,官其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土司 白利土司 土司制度 自然环境 康巴藏区 辖区 自然经济 政教关系 康区 基本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谷川 《西藏研究》 1987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四川西部横断山脉北缘的德格县境内,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的雪山峡谷之中,有一座傍山而建的两楼一底的普通藏式楼房,红墙紧围,貌不惊人,乍一看和藏区的一般寺庙并无两样。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藏族文化艺术宝库。
关键词 德格土司 藏传佛教 藏族文化 金沙江 概述 宗教 印刷工人 经书 藏文 藏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格印经院今昔
4
作者 戴作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29,共3页
德格印经院今昔戴作民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东欧普尤沟的沟口,有座更庆寺。驰名中外的藏文典籍书版宝库──德格印经院,就在这座寺内。德格印经院,全名“吉祥聚慧大法宝库印经院”。院内分藏版库、储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 德格印经院今昔戴作民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东欧普尤沟的沟口,有座更庆寺。驰名中外的藏文典籍书版宝库──德格印经院,就在这座寺内。德格印经院,全名“吉祥聚慧大法宝库印经院”。院内分藏版库、储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以及佛殿、经堂等。藏版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藏文典籍 书版 编辑加工 《甘珠尔》 德格土司 刻版 藏文大藏经 印刷术 《丹珠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藏区封建农奴制下的政教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嘉铭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2-49,共8页
关于甘孜藏区封建农奴制下的政教关系(或称政教制度)问题,目前存如下认识:一种认为是“政教合一”;另一种看法是“政教联盟”;还有一种未见睹于著述,但正在酝酿讨论过程中的认识,是“政教合一”与“政教联盟”并存。诸多著作和文章对于... 关于甘孜藏区封建农奴制下的政教关系(或称政教制度)问题,目前存如下认识:一种认为是“政教合一”;另一种看法是“政教联盟”;还有一种未见睹于著述,但正在酝酿讨论过程中的认识,是“政教合一”与“政教联盟”并存。诸多著作和文章对于政教制度的提法,总趋势是以“政教合一”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合一制度 政教关系 甘孜藏区 德格土司 农奴制 寺庙 西藏研究 封建 中央王朝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康区的政教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先毅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8-122,共5页
解放前封建农奴制时期的康区,其政教关系属“联盟”、还是“合二为一”,学术界向来便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西南民族学院一九八八年第二期学报所载的《论康区的政教联盟制度》一文中,曾文琼先生所持观点为解放前的康区,包括原德格土司... 解放前封建农奴制时期的康区,其政教关系属“联盟”、还是“合二为一”,学术界向来便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西南民族学院一九八八年第二期学报所载的《论康区的政教联盟制度》一文中,曾文琼先生所持观点为解放前的康区,包括原德格土司所辖石渠、邓柯、德格、白玉和今西藏江达县全境均为“政教联盟”关系,而不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笔者则认为不然,本文仅依据所掌握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关系 政教合一 康区 西藏地区 德格土司 政治制度 宗教领袖 农奴制 政治体制 甘孜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庄浅说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显铭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9-,83,共2页
锅庄,系藏语 SKU—drag 的音译,义为贵族。锅庄一词的出现,约起于明代。彼时藏人来到康定之西的营官寨,作大营官、二营官者,以后世袭其职,其属下六十多家头目,都叫做 SKU—drag。又,南宋末年,来到木雅乡河西务后世称之为明正土司的,约... 锅庄,系藏语 SKU—drag 的音译,义为贵族。锅庄一词的出现,约起于明代。彼时藏人来到康定之西的营官寨,作大营官、二营官者,以后世袭其职,其属下六十多家头目,都叫做 SKU—drag。又,南宋末年,来到木雅乡河西务后世称之为明正土司的,约在清初,他们移住康定,闻大营官、二营官之风而悦之,也把他的头目,叫作 SKU—drag。当时康定就有四十八个 SKU—dr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庄 康定 音译 藏语 头目 德格土司 大营 明代 住宅 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诗《格萨尔王传》及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上官剑璧 《西藏研究》 1982年第1期61-68,共8页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的一部史诗,在国内有藏文本和蒙文本。藏文本流传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广大的藏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和纳西族部分地区。蒙文本称为《英雄格斯尔可汗》,国内流传在内蒙古...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的一部史诗,在国内有藏文本和蒙文本。藏文本流传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广大的藏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和纳西族部分地区。蒙文本称为《英雄格斯尔可汗》,国内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蒙古族地区,国外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匈牙利、伊朗等国。现在国内搜集到的藏文版本已有六七十种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藏族地区 藏族人 手抄本 纳西族 藏文 布里亚特 西藏自治区 德格土司 木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文史籍叙录之二
9
作者 王继光 才让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9-156,共8页
新红史《新红史》,藏文全称为《王统幻化之钥新红史》,又称《王统幻化之钥》,简称《新红史》。成书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新红史》的作者班钦·索南查巴,全称泽塘巴夏孜班钦索南查巴。藏历第八饶迥阳土狗年(明成化十四年,... 新红史《新红史》,藏文全称为《王统幻化之钥新红史》,又称《王统幻化之钥》,简称《新红史》。成书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新红史》的作者班钦·索南查巴,全称泽塘巴夏孜班钦索南查巴。藏历第八饶迥阳土狗年(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生于泽塘,父名囊巴朗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典籍 目录学 西藏研究 宗喀巴 史料价值 三万户 藏传佛教 德格土司 叙录 史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宁玛派与西藏几大政治势力的关系
10
作者 朱丽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宁玛派 五世达赖 西藏 政治势力 准噶尔 德格土司 朗达玛灭佛 格鲁派 家族 佛教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蕃噶氏家族发展考述
11
作者 洲塔 玖玛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27-38,共12页
作为藏族历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杰出的吐蕃噶氏家族,其家族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吐蕃建功立业时期;第二阶段,即入唐后,为唐朝建功立业时期;第三阶段,即唐亡后,忠于历代中央王朝时期。文章综合藏汉文献对噶氏家... 作为藏族历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杰出的吐蕃噶氏家族,其家族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吐蕃建功立业时期;第二阶段,即入唐后,为唐朝建功立业时期;第三阶段,即唐亡后,忠于历代中央王朝时期。文章综合藏汉文献对噶氏家族在吐蕃的兴起和没落、入唐以后为唐王朝建功立业以及唐末至宋明以后噶氏家族的延续等问题作一梳理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噶氏家族 论氏 德格土司 卓尼土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