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日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借鉴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93,共7页
德日刑法中均存在较多的以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基础的刑法规范。在德国,期待可能性理论已经基本被刑法规定为犯罪阻却事由,在日本其不仅被承认、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期待可能性不仅存在有无的问题,还存在程度问题。期待可能性判断具有...
德日刑法中均存在较多的以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基础的刑法规范。在德国,期待可能性理论已经基本被刑法规定为犯罪阻却事由,在日本其不仅被承认、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期待可能性不仅存在有无的问题,还存在程度问题。期待可能性判断具有次序性,即应先判断有无、再判断程度,如无,则阻却责任;如有,则进一步判断其程度以确认减免。对期待可能性有无的判断,应当兼采国家标准和平均人标准;对程度的判断,应当采行为人标准。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法治理念出发,我国有必要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基于我国刑法理论界重视并积极倡导引入和刑法中实际包含体现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法规范的实际,引入该理论具有可行性。当然,对该理论的借鉴和适用也必须掌握必要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日刑法
期待可能性理论
判断标准
理论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的渊源考察与命题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被引量:
5
2
作者
魏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113,共18页
我国共犯论逻辑体系的历史嬗变和最终形成是一种历史的文化选择,其刑法知识渊源主要有我国传统刑法知识、苏俄刑法知识和德日刑法知识三个方面,是综合吸纳和考量既有的"自我"和"他者"刑法知识的结果,因而难以简单...
我国共犯论逻辑体系的历史嬗变和最终形成是一种历史的文化选择,其刑法知识渊源主要有我国传统刑法知识、苏俄刑法知识和德日刑法知识三个方面,是综合吸纳和考量既有的"自我"和"他者"刑法知识的结果,因而难以简单地以刑法知识"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命题来进行某种学术上的是非判定。"从苏俄化到德日化"的学术命题在本质上是某种"全盘西化"思想意义上的学术立场,其核心是主张以西方德日刑法文化为中心来审查中国现有刑法知识体系并重新建构中国未来的刑法文化,因而其本质上是某种"移植刑法学"的学术主张,难以获得正当性。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体系建设只能是在借鉴吸纳包括德日刑法学和苏俄刑法学等在内的他国刑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改进完善自我,但绝不是丧失自我的"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完善方向应当是"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建设性地审查和完善既有的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汉语刑法知识体系框架,以刑法知识"中国本土化汉语化"命题取代"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命题,科学理性地反思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宏观体系定位,全面深入地研讨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微观疑难问题,以加固我国共犯论汉语刑法知识体系的规范定型并稳中求进地实现我国汉语刑法知识增量、逻辑自洽与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论
德日刑法
知识
去苏俄化
中国本土化
汉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日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借鉴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勇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93,共7页
基金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轻罪法律制度的建构"(15YJ820006)
黑龙江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轻罪论"(YJSCX2017-001HLJU)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德日刑法中均存在较多的以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基础的刑法规范。在德国,期待可能性理论已经基本被刑法规定为犯罪阻却事由,在日本其不仅被承认、且得到更为深入的研究。期待可能性不仅存在有无的问题,还存在程度问题。期待可能性判断具有次序性,即应先判断有无、再判断程度,如无,则阻却责任;如有,则进一步判断其程度以确认减免。对期待可能性有无的判断,应当兼采国家标准和平均人标准;对程度的判断,应当采行为人标准。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法治理念出发,我国有必要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基于我国刑法理论界重视并积极倡导引入和刑法中实际包含体现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法规范的实际,引入该理论具有可行性。当然,对该理论的借鉴和适用也必须掌握必要的限度。
关键词
德日刑法
期待可能性理论
判断标准
理论借鉴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的渊源考察与命题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被引量:
5
2
作者
魏东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113,共18页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刑法解释原理与实证问题研究"(12AFX009)
文摘
我国共犯论逻辑体系的历史嬗变和最终形成是一种历史的文化选择,其刑法知识渊源主要有我国传统刑法知识、苏俄刑法知识和德日刑法知识三个方面,是综合吸纳和考量既有的"自我"和"他者"刑法知识的结果,因而难以简单地以刑法知识"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命题来进行某种学术上的是非判定。"从苏俄化到德日化"的学术命题在本质上是某种"全盘西化"思想意义上的学术立场,其核心是主张以西方德日刑法文化为中心来审查中国现有刑法知识体系并重新建构中国未来的刑法文化,因而其本质上是某种"移植刑法学"的学术主张,难以获得正当性。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体系建设只能是在借鉴吸纳包括德日刑法学和苏俄刑法学等在内的他国刑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改进完善自我,但绝不是丧失自我的"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完善方向应当是"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建设性地审查和完善既有的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汉语刑法知识体系框架,以刑法知识"中国本土化汉语化"命题取代"从苏俄化到德日化"命题,科学理性地反思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宏观体系定位,全面深入地研讨我国共同犯罪理论的微观疑难问题,以加固我国共犯论汉语刑法知识体系的规范定型并稳中求进地实现我国汉语刑法知识增量、逻辑自洽与理论创新。
关键词
共犯论
德日刑法
知识
去苏俄化
中国本土化
汉语化
Keywords
joint commission of a crime
German-Japanese criminal law knowledge
elimination of for- mer Soviet Russian influence
localization
Chinese language first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日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借鉴
高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的渊源考察与命题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魏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