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艳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294-296,共3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医学领域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医德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德性文化、修身文化与生命文化四个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文化建设,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医学领域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医德文化包括先进文化、德性文化、修身文化与生命文化四个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引力;以生命文化渗透为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是当代医德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德文化 德文化建设 文化 生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茶德文化中“精行俭德”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鑫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1-411,共1页
就学生培养来说,其并不简单,无论是学生教学的素材选择,还是教学理念的确定,只有立足现实,立足学生学习的内涵要素,才能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完善的前提出发,结合茶德文化中"精行俭德"思想认... 就学生培养来说,其并不简单,无论是学生教学的素材选择,还是教学理念的确定,只有立足现实,立足学生学习的内涵要素,才能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完善的前提出发,结合茶德文化中"精行俭德"思想认知,通过融入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要求,从而提出茶德文化中"精行俭德"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文化 精行俭 思想理念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渗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精神视角下的茶德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峰 《福建茶叶》 2023年第8期187-189,共3页
儒家精神对我国茶德文化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从儒家精神视角下了解茶德文化内涵,还是弘扬茶德文化中蕴含的儒家精神,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从儒家精神视角研究茶德文化的意义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 儒家精神对我国茶德文化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从儒家精神视角下了解茶德文化内涵,还是弘扬茶德文化中蕴含的儒家精神,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从儒家精神视角研究茶德文化的意义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儒家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做出了探讨,并从文化内涵与儒家精神两个层面,对茶德文化进行了审视,以期能够深入了解儒家精神对茶德文化形成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精神 德文化 意义 关系 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德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特色和启迪
4
作者 许志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50-54,共5页
顺德,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四小虎”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以其强劲的活力和崭新的业绩,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中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在文化事业的建设方面,也辛勤耕耘,努力开拓创新,取得可观的成就,笔者考察其文化事业... 顺德,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四小虎”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以其强劲的活力和崭新的业绩,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中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在文化事业的建设方面,也辛勤耕耘,努力开拓创新,取得可观的成就,笔者考察其文化事业,颇受启迪.顺德本是佛山市所辖的一个县,199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现有11个镇,总人口为92.3万人.199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按90年不变价计)达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文化 艺术节 文化事业发展 书市 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 文化事业建设 会员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玛·马基德文化遗产中心
5
作者 施桦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5年第2期45-46,共2页
朱玛·马基德文化遗产中心,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是一个着重进行文化、思想遗产研究的大型文化机构。它为各国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
关键词 德文化 遗产部 文化机构 民族遗产 阿拉伯联合酋长 文献资料 阿联酋 大学图书馆 伊斯兰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德文化视角下的常德传统乡村聚落民居生态思想初探
6
作者 姚妍 杨光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8期6-7,共2页
善德文化是常德独特的地方文化,它的精神内核与中国道教的自然生态观如出一辙.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锤炼和自然条件选择,常德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主要有茅屋、瓦屋、吊脚楼和窨子屋四种.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的选址、平面布局、建筑技术和建... 善德文化是常德独特的地方文化,它的精神内核与中国道教的自然生态观如出一辙.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锤炼和自然条件选择,常德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主要有茅屋、瓦屋、吊脚楼和窨子屋四种.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的选址、平面布局、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等,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善德文化影响下的生态思想内涵,力求对常德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的构建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文化 自然生态观 传统民居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弘扬舜德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7
作者 刘友红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5期19-20,共2页
舜德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源头,对我们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学校应立足实际,继承和弘扬舜德优秀传统文化,从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将校园建... 舜德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源头,对我们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学校应立足实际,继承和弘扬舜德优秀传统文化,从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将校园建设成为师生共同健康成长的乐园和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文化 校园文化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传统德孝文化助力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以河南省息县弯柳树村为例
8
作者 王雷松 张雨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21期29-31,共3页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村民精神面貌的提升能够推动乡村治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乡村凝聚力和乡村治理效果。传统德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村民精神面貌的提升能够推动乡村治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乡村凝聚力和乡村治理效果。传统德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河南省息县弯柳树村将传统德孝文化融入治村过程,解决村民思想问题,提高村民个人素养,通过扶“心”扶“志”,激发村民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鼓励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实现弯柳树村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路径研究——以运城雷家坡村德孝文化建设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嘉凌 董江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进入了治理有效的新阶段。长期以来,农村妇女在乡村治理中参与程度较低,为此,运城雷家坡村以德孝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农村妇女广泛参与乡村治理,取得了显...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进入了治理有效的新阶段。长期以来,农村妇女在乡村治理中参与程度较低,为此,运城雷家坡村以德孝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农村妇女广泛参与乡村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德孝文化建设通过农村妇女个人、家庭与村庄的结合点,以生活性和内生性的德孝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妇联会、妇女志愿服务队及其他组织建立了德孝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农村妇女对建设幸福家园的重要作用,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妇女 文化 乡村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德”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桂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1-133,2,共13页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以"德"为主的文化。从古到今,"德"的文化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变化不大,大致是以传统...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以"德"为主的文化。从古到今,"德"的文化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变化不大,大致是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主体,在中国的民间尤其如此。在儒家思想中,"德"的核心理念为孔子所说的"仁爱之心"、孟子所言的"本善之性",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道、理、志、向。迄今为止,该体系在中国人的精神中依然发挥着作用,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内涵 思想演进 “仁爱之心” “本善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宋朝“八德”文化在保险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雪梅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4期71-72,共2页
近年来,保险行业作为朝阳产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种骗保案例层出不穷。在当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扬工匠精神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宋朝"八德"文化在保险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 近年来,保险行业作为朝阳产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种骗保案例层出不穷。在当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扬工匠精神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宋朝"八德"文化在保险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期帮助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实务 课程思政 “八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豫商德性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
12
作者 李发亮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3-145,共3页
先秦豫商文化根源深长,内涵厚重,价值特性明显,为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这主要源于先秦豫商思想中富有生命活力的德性文化,其主要体现在:崇尚"仁义"之德;注重"仁智"之勇;强调"忠... 先秦豫商文化根源深长,内涵厚重,价值特性明显,为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这主要源于先秦豫商思想中富有生命活力的德性文化,其主要体现在:崇尚"仁义"之德;注重"仁智"之勇;强调"忠恕"之情。诸如这些丰富的商业德性文化遗产对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隐形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豫商 文化 内涵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孝文化元素在乡村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浣 谢静 曾维静 《黑龙江粮食》 2021年第6期73-74,共2页
实用性与美的价值体现是一个好的文化文创产品所传达的要素,这要求产品从内涵上不仅要迎合主流消费群体,更要具有创新精神价值,丰富资源载体,服务旅游客体,赋予产品文化底蕴。而在四川周边特色文化IP中,德孝文化元素一直是中华精神传承... 实用性与美的价值体现是一个好的文化文创产品所传达的要素,这要求产品从内涵上不仅要迎合主流消费群体,更要具有创新精神价值,丰富资源载体,服务旅游客体,赋予产品文化底蕴。而在四川周边特色文化IP中,德孝文化元素一直是中华精神传承的符号,也是德阳旅游宣传的代表名片。因此,围绕带有德孝故事的人物、情节与微景观生态相结合的现代文创产品,引得消费者心向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本土元素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性文化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书翠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89,共8页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它主张性善论;在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它强调克己、追求和谐;在对自然的态度上,它强调天人合一。当下中国,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既有社会现实层面上的...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它主张性善论;在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它强调克己、追求和谐;在对自然的态度上,它强调天人合一。当下中国,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既有社会现实层面上的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紧张、生态问题突出,也有社会走向层面上的自我迷失。德性文化不仅对于社会现实层面上的问题有着显著的现实价值,而且还有助于确认民族主体性,为社会转型提供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社会转型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互构:德孝文化与乡村善治的耦合机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邢继雯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8-101,共4页
建设和繁荣乡村先进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新气象,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路径。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礼治、政治、自治的不同阶段,正在向善治的方向发展。当前,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实施载体,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和全面推进... 建设和繁荣乡村先进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新气象,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路径。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礼治、政治、自治的不同阶段,正在向善治的方向发展。当前,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实施载体,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实践中,产生于乡土社会的德孝文化与推进乡村善治相耦合成为重要的路径选择。目前,各地已成功开展了孝行天下、孝道文化大餐、孝道村民学堂等活动。以各地实践为参考,可以发现,通过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孝因子,凭借道德和关系在乡村社会的双重耦合,可以促进现代乡村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具体而言,就是以道德耦合涵养乡村文明生态、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以关系耦合构建乡村共同体、强化乡村社会关联,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乡村治理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德教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春晓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133,共6页
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以儒家道德理念为核心,从设计传播到教育实施再到传承发展,历经了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教文化。探究中国传统德教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时代意义,对于当... 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以儒家道德理念为核心,从设计传播到教育实施再到传承发展,历经了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教文化。探究中国传统德教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时代意义,对于当前拓展思想教育途径、提升思想教育效果有着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伦理秩序 价值体系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奥林匹亚德——从奥林匹克艺术比赛到奥林匹克文化计划的实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军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从古至今,正如顾拜旦先生所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每届奥运会体育比赛只有短短的16天,但筹办奥运会(包括申办奥运会)则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奥林匹克文化活动也伴随着它的始终。奥运会... 从古至今,正如顾拜旦先生所强调的,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每届奥运会体育比赛只有短短的16天,但筹办奥运会(包括申办奥运会)则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奥林匹克文化活动也伴随着它的始终。奥运会不仅吸引着世界最著名运动员,也吸引着世界最著名艺术家来此展示才华、创造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艺术比赛 奥林匹克文化计划 文化活动 文化奥林匹亚 组织形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及其与“五德终始说”之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克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五德终始说"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流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可是历来的研究者对其少有探讨。所谓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实际属于中国古老的"德"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这一文化传统萌芽于"五帝"... "五德终始说"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流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可是历来的研究者对其少有探讨。所谓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实际属于中国古老的"德"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这一文化传统萌芽于"五帝"时代,完善于西周,发展出"以德配天"的政治文化理论,再到春秋时期,又被总结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历史文化常识,而到战国重建政治秩序的帝制再造时期,阴阳学派邹衍将这一价值观念植入"五行"学说之中,从而推导出"五德转移,治各有宜"的"五德"循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终始说” 五行说 开放的王权更迭观念 德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文化生态的构建探析——基于学术“腐败门”的文化困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石勇 马卫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201,共4页
文章从常规监管缺位、制度执行不力、学术风气败坏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学术腐败的文化困境。提出要改变当前学术腐败局面,需从学术文化层面着手,构建一种以德性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内核的学术文化,建构这种学术文化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对学... 文章从常规监管缺位、制度执行不力、学术风气败坏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学术腐败的文化困境。提出要改变当前学术腐败局面,需从学术文化层面着手,构建一种以德性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内核的学术文化,建构这种学术文化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对学术腐败的惩处力度;要建设稳定、公平、公正的学术秩序;要大力弘扬学术自主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文化 生态构建 制度文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木雕的工艺及其文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封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本文从桃源家具木雕艺术的题材与表现风格上与其它区域家具木雕的相似性,说明桃源木雕作为民间传统艺术对于保存传统文化遗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对桃源木雕这类物证管窥地域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善德文化,总结出桃源木... 本文从桃源家具木雕艺术的题材与表现风格上与其它区域家具木雕的相似性,说明桃源木雕作为民间传统艺术对于保存传统文化遗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对桃源木雕这类物证管窥地域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善德文化,总结出桃源木雕常见使用材料、工艺及造型的风格特征,结果认为它独特的形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夸张造型、主次分明和大量留白。由此得出结论:在今后发展中想成为独特艺术流派,不仅要加强雕刻技法的提高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加强精神文化深层次的挖掘和整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木雕 德文化 木雕工艺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