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霞 杨洋 邹凤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19,共6页
目的:构建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医院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院内专家会议法,初步拟定电视胸腔镜下纵... 目的:构建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医院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院内专家会议法,初步拟定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采用德菲尔函询法修改与论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00%,第2轮函询专家的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97,指标的重要性均分为4.23~5.00分,变异系数(CV)为0.000~0.147;2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714和0.825(P<0.05)。构建的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科学、可靠,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可系统地为胸外科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 护理质量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敏感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2
作者 彭佳玲 杨青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3-1261,共9页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权重,并在其基础上增加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模糊指标的量化...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权重,并在其基础上增加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模糊指标的量化,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各对比矩阵一致性比率(CR)均<0.1。结论: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合理,有效融合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数,可为我国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护理服务 SERVQUAL模型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玉洁 袁玲 +2 位作者 武丽桂 李善萍 董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0,共6页
目的:构建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临床进行系统、规范的安宁疗护患者分级转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主题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形成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采用类实验研究法,随机抽取南京市参与安宁... 目的:构建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临床进行系统、规范的安宁疗护患者分级转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主题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形成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采用类实验研究法,随机抽取南京市参与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的医疗机构中的80名患者,进行体系运行前后的向上转诊率、向下转诊率、患者家属对转诊服务满意度及患者死亡质量的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00和0.82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41和0.632(P<0.01);最终确定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标准、患者转诊标准、信息共享机制、质量控制指标)、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70项。且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提高了向下转诊率、降低了向上转诊率、提高了死亡质量(P<0.05)。结论:安宁疗护分级转诊服务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专科性和实用性,能为临床更好地开展安宁疗护患者分级转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分级转诊 服务体系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欢 张彩芸 +1 位作者 郑利娜 张菲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641-3647,共7页
目的:构建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Bentall手术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以促进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 目的:构建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为Bentall手术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以促进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为模型,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由小组成员最终确定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和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均>0.80;2轮函询的结构、过程和结果指标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协调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轮函询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及满分率均高于第1轮函询,第2轮函询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15~0.115。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均>4.0分、变异系数均<0.25。结论:构建的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涵盖了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的关键内容,可准确、系统、全面地反映临床真实的护理工作质量,为医疗机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促进Bentall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 护理质量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