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及其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侯怀银 温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14-121,共8页
“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5—1918年,《教育杂志》等教育期刊和教育学教材是主要的接受平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主要的接受对象;第二阶段为1919—1927年,商务印书馆和《教育... “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5—1918年,《教育杂志》等教育期刊和教育学教材是主要的接受平台,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主要的接受对象;第二阶段为1919—1927年,商务印书馆和《教育杂志》等教育期刊是主要的接受平台,接受的目的性更强,接受的对象扩大。这一时期对德国教育学著作的接受丰富了中国教育学人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促进了中国早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推动了中国教学实践的发展,推进了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展开。“五四”时期德国教育学著作在中国的接受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立足本土的教育实践去接受,基于中外文化交流去接受,开展对教育学家及其作品的多元探索,在批判与反思中进行文化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德国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